第四卷第十五章、要么变法,要么丢命!
书名:穿越诸天,拯救不幸之人 作者:望月随风 本章字数:3365字 发布时间:2022-08-25

“老公,你说你这做的什么事,跟个二五仔一样。”

 

“大胆,居然敢嘲笑老公,家法伺候!”

 

“啊~不敢啦,不要啦!”

 

1128年3月份的一个早上,梅长苏在床榻上教训了妻子何雨倩。

 

在一阵打闹后,梅长苏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了:“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都讲究着弱肉强食的规则。如今宋朝收复了燕云十六州,把最强大的敌人金国打到了将近灭国的地步。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觉得宋朝统治者还会继续变法强国吗,有必要吗?”

 

何雨倩不解了:“怎么不会?这个皇帝,很支持变法啊。”

 

梅长苏轻轻捏了一下娇妻的鼻子,然后立马被拍飞了,然后他才解释道:“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会变法强国,并不是他们真的认识到人间疾苦。对于这些帝王来说,只要他们能大鱼大肉,百姓吃什么,对于他们而言都不重要。毕竟,他们从小生自帝王家,自认为是龙子龙孙,是天子的子嗣,那他们会把人间百姓当成同类吗?肯定不会,王子犯法与民同罪的民,在他们眼中是那些世家豪商,并不是真正的农民百姓。”

 

“他们想要变法强国,只是到了再不变法强国,那就会亡国的危机。改善民生,增强国力,就是他们为了躲避亡国危机,延续王朝的寿命。”

 

“像古时候商鞅变法之前,秦国由于常年打仗,国力损失严重,不变法的话,那些世家大族可能没事,但赢家说不定就会旁落。因此赢家还在执掌大权的时候,宁愿得罪世家大族,也要支持商鞅变法。”

 

“宋神宗要变法,也是国力衰落严重,打击到他作为帝王的自尊心了。毕竟宋朝综合国力明明在西夏、辽国之上,却混的跟个小弟一样,他能接受吗?接受不了,更严重的是,辽国没有入侵宋朝的心思,所以宋朝还能过上太平日子,一旦辽国南侵了,宋朝挡得了吗?宋神宗有危机意识,自然要变法强国,为此坚持了一辈子。”

 

“如今这一位皇帝支持变法,也是国难当头的缘故。他本来是太子,但是金军南下后,他老子不愿意当亡国之君,就把他推上位了,到时候亡国也好,卖国求荣也好,历史上所有的过错都可以推到儿子身上。他不是蠢人,特别是当皇帝这几年,他感受到了太多的悲凉和委屈了,所以没有人比他更渴望国力强盛,夺回他的帝王尊严,因此他支持变法。”

 

“但他支持的,也只是现阶段的变法。等到金国也好、西夏也好,都愿意臣服,外界没有压力后,他为了坐稳皇位,不给他老子和弟弟丝毫觊觎皇位的机会,他就一定会跟世家大族、满朝文武做妥协,成为他们眼中的圣明天子。到时候歌照唱,舞照跳,皇帝和世家大族继续过着优越的生活,唯有百姓继续吃苦受累。”

 

“别的不说,他肯定想过对我动手。但是不敢,毕竟我在他眼里就是一个货真价实的神仙,所以他还会对我妥协,看在我的面上,他也要给茂德帝姬等一干妹妹参政的权利。但最多就是他不管许州府、太原府两地的变法改革,其他各地的变法改革,他肯定会插手。”

 

“那样一来,等于开历史的倒车,中原百姓期盼的好日子依旧遥遥无期。所以,这时候我需要给到皇帝危机感,他如果不能善待百姓提升国力,那么宋朝将会灭亡,取代它的是制度更先进,对待百姓更好的蜀国。我让蜀国对那些蜀地的世家大族痛下狠手,也是让宋朝的世家大族做选择,要么变法,要么丢命!”

 

当然了,梅长苏的心思没有全部说出来,还保留了一部分,那就是跟茂德帝姬有关系。

 

直到现在,圣人们都没有通知说任务完成,那说明茂德帝姬依旧没有反抗之心,即便她变得很强大了,性格也变得强势了。

 

那就需要危机感,让茂德帝姬知道不反抗,就会出现严重后果。

 

话分两头,张叔夜带领的五万平叛大军走的是关中路线,目前主力抵达汉中,而前锋已经在四川地界的边缘。

 

在宋朝的区域规划里面,汉中一带也是列入蜀地区域当中,不过汉中和蜀地之间的道路也不好走,所以汉中也是名义上没失守的蜀地重镇。

 

张叔夜在赶到汉中后,从蜀地逃亡官员和世家大族的口中,知道了蜀地的情况更加严峻了,首先是叛军建国,所有叛军领导都得到了封赏,如今叛军上下一心,士气高昂,虽然叛军的战力不被张叔夜放在眼里,可叛军的数量达到了三十万,那就有点棘手了。

 

其次是叛军手段狠辣,许多世家大族都被攻破府邸后,抄家灭族,残存的世家大族不是逃到汉中,就是沿水路逃到鄂省,或者是干脆投奔云贵一带的部落。

 

这些世家大族的所有资产,都变成了叛军的军资,足以让叛军没有后顾之忧跟官军长期大战。

 

另外这些世家大族在过去可以扮演内应的角色,给官军传递情报,甚至是在官军攻城的时候,集结家丁夺取城门迎接官军,而后提供物资给官军恢复战力。没了这些世家大族,平叛官军等于自断一臂。

 

最后是蜀地的新法规和新制度,给了百姓更多的上升通道,在善待百姓方面,几乎完虐宋朝。那宋朝惩处了贪官污吏又如何,一样没办法争取到民心支持。

 

“来人,快把我写的急报送去汴梁面圣!另外,召集诸将议事!”

 

张叔夜将知晓的事情都写在书信上,告知宋钦宗和满朝文武情况,紧接着升帐议事,准备先攻打蜀地的第一道关卡广元城。

 

张叔夜不想夜长梦多,所以选择了最直接的取胜方式,逼近成都府,逼迫叛军与他决战。

 

而成都府有三道关卡,第一道关卡就是广元城,而只有拿下了广元城,对于官军而言才算是真正入川,并且有一个稳定的后勤供应点。

 

第二道关卡是阴平、剑阁、梓潼三地构建的防线。第三道关卡则是绵竹构建的防线。

 

三道关卡都是依赖着蜀地的严峻地势构建而成,每一道都很难攻下。当年宋朝能灭掉后蜀也是很费劲,还是后蜀主昏庸无能,才守不住。

 

因此尽管官军实力强于叛军,但叛军占据人和地利的情况下,饶是和金人打过仗的张叔夜,都有些头疼了。

 

蜀国最高十三人会议也讨论了迎战策略。

 

大元首任大侠是坚定的出战派:“打,一定要打出我们的威风!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我们是为保卫家园而战,我们无所畏惧!我建议调集三十万大军反攻回去,顺便把汉中府也收回来。”

 

大丞相祝庄主是圣母派:“正因为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我们才要爱惜子弟兵的生命,不能让他们白白牺牲在战场上!张叔夜带领的官军,训练有素,久经战阵,和金军也打过交道,相比起来,我们的子弟兵训练时日尚短,让他们主动去战,那就是白白牺牲。我建议前期防守为主,待官军士气低迷后,再与之决战,而在官军攻城期间,其余各军都好好训练。”

 

任大侠讥讽道:“贪生怕死!”

 

祝庄主反讽道:“脑子藏满肌肉。”

 

大元帅海波东合掌一声,大家把视线转向了他。其实论资历而言,海波东无论如何都担任不了大元帅一职,但是他拜师梅长苏,得到了梅长苏传(服)授(用)武(高)艺(科技)后,一身武艺强到离谱,真正达到了在万军中取敌将首级的成就,多次攻坚大战都是海波东身先士卒才拿下。

 

勇猛到如此离谱的程度,大元帅不给他,说不过去,且被他单人俘虏的官军就多达数万,而这些官军后面也愿意跟他,那他手下也有几万人,是真正的实权派。

 

海波东说出了他的想法:“大元首说得对,汉中府必须要收回,只要我们夺回了汉中府,宋军要侵犯我们的家园,就没那么容易了。”

 

见到大丞相表情有些难看后,海波东笑了一下,把全部想法全盘托出:“我也赞同大丞相的意见,我们的子弟兵不该白白牺牲。我的想法是,我们固收广元城,将张叔夜的五万大军拖住,而我率领三万子弟兵走巴州小道,攻打汉中府。只要拿下汉中府,那么张叔夜的五万大军只能被夹在三泉府。三泉府不足以供应五万大军所需军资,那到时候张叔夜要么和我们拼命,要么只能从撤到凤翔府,而三泉府到凤翔府之间地广人稀,地势险峻,只要我们沿途埋伏骚扰,那这五万大军必然全军覆没!”

 

“大元帅好大的手笔!”其余诸位高官细细一想后,也觉得这个战略确实不错,最关键的是,海波东确实有一人破城的实力。

 

虽然汉中府有数万精锐宋军,但这数万宋军也需要把守南郑、西乡、汉中城等好几个要地,那每个城镇最多不过三千官军,只要海波东突袭的足够快,宋军防守不及,那么拿下整个汉中府不是问题。

 

这个战术的提出者是梅长苏,没有人比他更懂得宋军的战力了。即便他给海波东强化了身体,但海波东终归是凡人之躯,不像终结者那样是钢筋铁骨,所以面对没有大型战争器械的宋军,海波东自然是生命无忧,天下无敌。

 

但是张叔夜带领的五万大军,是带足了大型战争器械,做好了攻城准备。海波东敢冲阵,那绝对会死的很难看,而海波东不敢冲阵的,又会影响到海波东天下无敌的声望,因此还不如让海波东避实击虚,断了张叔夜的后路。

 

张叔夜只在汉中府留下一万当地官兵,也不是他心大,而是汉中和蜀地之间的道路很难走,若是有大军行走,那他也有足够的时间回撤,而如果是小股几千人的叛军,那么留守的官军也足够应对。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