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啸玉戴上了纱巾,拉着沈青姑的手出了家门,走出了巷子,走到了榆木街上。
天还早,榆木街上已经到处是人。偶尔会有兵卒三三两两地走来走去。
林啸玉雇了一辆车,和沈青姑一起坐了上去。驴车很快出了城,林啸玉在离静思居半里左右的地方下了车,带着沈青姑走到了院落门口。水布正蹲坐在一边。
“林姑娘,你可来了。里边有两个人守着,我进不去了。”
“之前没有?”
“有,可那是深夜。”
“敲门看看。”
“就这样敲门?”
“不然,闯进去?”
“那我敲门。”
水布走到门前,拍了拍门锁。不多时,一老一少出现在门口。
“有事?”老人问。
“石大小姐让我来取件东西。”
“什么东西?”
“荷花根。”
“取这个东西有什么用?”
“你要不要跟我回去问问大小姐?”
“那倒不必。你们进来吧。”
林啸玉带着沈青姑和水布进了院门,径直往后院走去。池塘的水几乎满了。水中飘着几朵荷花。
“青姑,你在上边等我。水布会照看你。”
“阿姊你早一点出来。”
“不用多久。”
林啸玉跳进了水里,钻到了水底。石窟顶开了,她跳了进去。虚弱无力的范正虫和他的手下正躺在一堆金银宝物中呻吟。
“范正虫醒醒。我带你出去。”林啸玉拍了拍范正虫的脸,叫醒了昏昏沉沉的他。
“林姑娘?总算等到你来了,我快要死了。”
“你叫醒其他人,我找找别的出口。”
林啸玉环顾了一下四周,和先前来时并没有什么区别。
她寻思墙壁上并没有可以打开石窟的机关,便把目光放在了一堆金银宝物上。
其中一个箱子很小,里边装满了金子,可它不能移动。林啸玉试了几次都没能挪动它。
她把金子都扔到了外边,剩下一块儿金子根本移动不了。她试着扭动了一下,北边墙壁正中出现了一道门。
“拿点金银,快走了。”
“林姑娘,门都开了,多拿点岂不是更好。”
“不要贪多,免得被石武发现,找你算账。东西都在这里,没有了再来。”
“林姑娘说的是。”
四个人揣了金银宝物往出口走去,林啸玉在最后边。
她正准备走,突然看到一个很小的翠绿色的玉镯子很漂亮,便把它拿了起来,放进了袖口里。
出口在池塘北边的一间房里。林啸玉一上去便叫住了范正虫等人。
“你们先等等,我出去把看守静思居的人带离后院,你们再翻墙走。”
林啸玉又回到了石窟里,关上了石窟的门,用金子把小箱子塞满了,从石窟顶冲了出去。
池塘的水已经少了一半,林啸玉的衣服也都湿了。一老一少甚至水布都盯着林啸玉看。
沈青姑冲上去一人打了几拳,他们才转过身不再盯着林啸玉。
“荷花根取到了,我们走了。”
林啸玉拉起沈青姑往前院走,水布跟在后边,一老一少先跑到了前边。
“冒犯林姑娘了。非礼勿视。”
“没什么,衣服湿透了就会贴着身体,这很正常。”
“不许看。”沈青姑回头警告水布,又仰着头对林啸玉说,“阿姊,我们还是赶紧回去吧,你好换套衣服。”
“车应该还在,我们坐车回城。”
林啸玉带着沈青姑走出了院门,一老一少关上了门。
水布这才问起范正虫:“东家怎么样了?”
“他已经出来了,在一个房间里。你去院外四周找找他,他应该很快就会出来。我先走了。”
水布转身走了。林啸玉看到车还停在不远处,便走了过去。
“刚才忘了让你留下来等我们,没想到你还没走。”
“我猜测姑娘不会在此地久留,就想着多等一会儿,真让我猜对了。姑娘上车吧。”
驾车的人是个二十岁左右的人,赤着脚。林啸玉先把沈青姑送上了车,自己随后才上去。车子动了以后,林啸玉便把玉镯子拿了出来。
“青姑你看,这镯子你喜不喜欢?”
“好漂亮。阿姊要送给我?”
“是啊,我看适合你戴,你试试。”
沈青姑把镯子戴在了左手上,大小刚好合适。林啸玉很欣喜自己选对了东西。
“你喜欢就行,别抱我了。你看我衣服都是湿的,你衣服湿掉了,就没衣服换了。”
“谢谢阿姊。”沈青姑施过礼后,自顾自欣赏起玉镯。
车子走到东城门口时,很多兵卒往东跑去,杜时图领着他们。林啸玉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也没看到异常的情况,也没去管它。
马车到了巷子口,林啸玉带着沈青姑下了车。巷子里有几个孩童在玩,几个老人坐在门前发愣,一个小商贩挑着担子叫卖辣菜。
林啸玉进了杨随家门,杨随娘正在后院捡豆子里的肉虫子。她和杨随娘打了声招呼,进房换衣服去了。
“你的衣服和青姑的衣服,我已经洗了。”杨随娘隔着门喊。
“我自己洗就可以,不能让你受累。”
“洗几件衣服说什么受累不受累的,在我这里你就是我女儿。”
“谢谢伯母。正好我要给青姑定做几套衣服,也给你定做几套。”
“我自己会做,何必要别人来。”
“那不一样。我去叫个裁缝来。”
“这里你不熟悉,我去叫。”
“不用,我来。”
林啸玉很快换好了衣服,从房内跑了出来,杨随娘还没动地方。她拉着沈青姑跑出了后院。
外院门口有两个孩童在打闹。林啸玉叫住了其中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儿。
“帮我去榆木街上叫个好裁缝来,我给你一两银子。”
“姊姊,怎样才算好裁缝?”
“能做漂亮衣服的!”
“那我知道了。”
小男孩儿丢下另外一个小姑娘往巷口去了。小姑娘本想拉沈青姑一块儿玩。沈青姑并不搭理她,她只好一个人走了。
没过多久,小男孩带着一个人进了巷口。没等那人走到门口,林啸玉便戴上了纱巾。来的是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妇人,带着尺子。
“银子给你,拿好了。”
林啸玉把早就准备好的一两银子送到了小男孩儿的双手里。他笑着跑走了。
“姑娘真是慷慨,不知道要做什么样的衣服!”
“进来说。”
林啸玉带着裁缝进了后院,先给杨随娘量了尺寸,接着是沈青姑,最后林啸玉自己也量了尺寸。
每套衣服的式样、花色、颜色等等讨论了近半个时辰才确定。林啸玉两套衣服,全是白色的,没有别的杂色。杨随娘三套衣服,沈青姑三套衣服。
林啸玉给了五两定金,裁缝欢欢喜喜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