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这不是我的故事,却是一个真实的事情,在公交车上无意中看到这个故事,两位老人之间那份半路携手、相濡以沫的感情,让我在公车上当场流泪。
一份简单的感情,两位普通的老人,感人至深!请多多关爱我们的父母长辈,多多珍惜身边的人。
父亲已经90多岁了,白发白须。
没事的时候,我们姐妹六个,喜欢推着父亲出门溜达,带他看看家乡城市的风景。我们甚至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将他推上山,只是想让他从高处看看这么多年来家乡的变化。
父亲虽然年纪大了,但心里明镜一样的,什么都看得到,什么都知道,哪点哪点不同啦,哪地方又变啦,他如数家珍般,一一道来。
父亲年轻的时候,参加过抗美援朝。那些烽火硝烟的年代,造就了许多英雄,却也毁掉了多少人的人生,父亲被毁掉的,是一段持续半个世纪都未能释怀的感情。
听说,那时候的父亲将要成家,但为了国家,他毅然决然的选择告别亲人及那个与自己有婚约的女子,上了前线。他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受伤无数,等战争结束后,他迫不及待的赶回家乡,看到的,却是那个与自己有婚约的女子已嫁为他人妇。父亲心里的这份心痛绝望,让他接下来的人生都选择了孤身一人,直到,他已年近古稀,他遇到了我们的母亲。
是的,母亲与父亲是半路夫妻。
而当时早已成人的我们,根本没办法接受年过半百的母亲选择再嫁,毕竟那个年代,这种年纪、这种事情,最易引人非议。
可母亲说:他年轻的时候在战场上出生入死,打完仗又一直勤勤恳恳的工作,我和他一个单位,最知道他,他是个好人,一辈子都为了别人活,现在他年纪大了,我想去照顾他。
母亲的坚持最终让我们都妥协了,她与父亲就这样牵了手。
母亲后来因病卧床多年,父亲当时虽已经到了需要别人照顾的年纪,但仍坚持尽自己的能力,亲自照顾着没有行动能力的母亲,除了伺候母亲的日常生活。
他还总是得空便在母亲跟前与她说话,常常逗得母亲开心大笑。那份细心和尽责,连我们六个为人女儿的,都自愧不如。
在那些年间,父亲承担了大部分照顾母亲的任务,我们隔三五天去看母亲,竟发现连忙都帮不上。两个老人之间,已经默契到无法比拟的程度,不用言语,一个眼神、一个细微的动作,他们就对彼此的心思理解的分毫不差,两个人就像一个人一样,他人分不开也融不进去。
母亲临走前,被抬到他们的小屋门前。那时候母亲已经病危,不能动也不能说话,可是那个眼神,直盯盯的看向屋内。我记得很清楚,那个眼神,那个期盼的眼神,那个努力想去表达的眼神,让我们当时泣不成声!我们大家都明白,她心里最放不下的,是那屋里的人。
我们把因为年纪大了,而腿脚不便的父亲架出来,他只握了她的手,一言未发便嚎啕大哭。
一晃眼,母亲也走了好些年了,我们几个姊妹都记得母亲生前最大的牵挂,每天都去照看父亲,跟他聊聊天。
这一天,父亲跟我们说:“我前些日子做梦,梦到你娘了呢。”
“都这么多年了,还记着呢!”我替父亲盖了盖身上的小毯子,闲说着话。
“我忘不了她呢,我梦到她给我盛了一碗饭,还问我够不够吃的……”父亲说着说着,声音哽咽了,眼圈也红了。
“她对我好,我晚上肚子疼,她把我背到医院,一直在身边照顾着,忘不了呢!”父亲说。
我听着父亲絮絮叨叨的讲着,眼睛发酸。
这一辈子,母亲和父亲只是半路牵手,相伴不长,可怎么,就都忘不了对方?一个临死前还惦念,一个在死后还梦着,这份看起来平平淡淡的情,竟是浓厚的,生死都忘不了!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