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知道两个种族的尘世间,居然还存在灵气差异。
而灵气,会是人鬼和兽人鬼,各方面情形都不同的原因吗?
很快,丁贵意识到,身为菜鸟居然想探索冥地奥密,自然难以得到答案,只好作罢。
不过,石四说,虚幻尘世的概念,他曾听人鬼提过。当时,他很哀叹,也很好奇。甚至询问过有黄引的同族,对方一样无法看见,也不能做隔界沟通。因为压根见不到虚幻尘世,如何着手沟通?
但是,石四在查探灵气的时候,却有了意外收获。
在无法见到虚幻尘世的情况下,他居然能够定位到尘世,甚至可以简单沟通尘世!
实在是无心插柳,歪打正着。
这里,便要归功于通灵之戒!
石四说,在尘世里,无论何时何地,灵气的浓度并不一样,而且可能差异极大。
所以女卿每回召唤,都会安排数个地方任他挑选,以期获得最多的灵气。
而手艺人石四的最大凭仗,便是石戒。
其看似拙朴,戴在手中,却能感知灵气的浓度差异。
真不知,此石为何如此特殊。
因为石戒的温度,竟能完美的和灵气浓度相匹配。
详细说来,石四感到石戒温热时,那么,此时此处的灵气必然浓郁。
他只须立即开始冥想,便能接受灵气灌体,进而昏睡,只待女卿前来“接触”。
若是感到石戒稍温,则表明灵气稀薄,灌灵效率会大降。
当然,若是冰凉,则表明没有灵气。
这种感受,在生前,自是极少出现,只是入冥后,石戒才一直冰凉。
正是基于石戒的这种原理,石四才能开启在冥地的“寻灵”——寻找灵气。
在他探访了平断山城及周边的大部分地界,终于,石戒有了变化。还是两处地方,石戒一旦靠近,便会出现微热。若不是身负通灵之体,他也无法体会出这种极其微弱的差异。
相较明显的一处,是一个叫连湖的地方,据说在平断山城极西。其实,距三洞已经很近了,数十个时辰不歇,便能到达。石四落居三洞,也是存着就近的心思。要不是连湖有个强大的同族坐镇,他都想搬到那里去。但是,只要有水泊出现,情形必然复杂,难以长久维持,他在一番计较后,还是留在了三洞。
令人吃惊的是,连湖往北,几个时辰内,还有一处湖泊,叫平湖。
平湖,丁贵想了很久,才起了点印象。
正是刘农最初想择一处新的水源地,飞行十天十夜,所到之地……
至于另一处,热感稍次的地方,居然就在绝尘崖。
微断山以南过去,丁贵只需半盏茶而已。
看来,石四一切准备就绪,是打定主意,要尝试一次通灵了。
……
事实上,丁贵同样期待。
想着待会唤醒石四,便飞赴绝尘崖尝试。
因为他已明白,若是别人,比如止三和自己,仅凭石戒,没有通灵之体,绝对不能感知到灵气。
因为石戒的温差极小,依赖于通灵之体,才能捕捉到差异。
尤其止三,就算有了石戒,不光感受不到灵气,还无法进行接下来的通灵。
所以,他才一直想要捉拿石四。
此外,石四解释称,他所发现的灵气,并不是生于冥地,而是由尘世溢到冥地!
存量还极少!
丁贵被说糊涂了,灵气还能溢过来?
这可是隔界啊!
对方在天方夜潭吧。
石四当时只好承认,这只是个人猜测。
因为其自称有种直觉,灵气可能无法存在于冥地!
所以很久都没发觉。
证据,便是他的通灵之体!
但凡进入一个陌生环境,主要是针对其中的无形物质,通灵之体都能感知到不同。虽无法描述出各种不同,但身体很诚实,像是给每种环境都储存了一段记忆。只要曾经经历过某一环境,再碰到时,必能辨识出来。这种,可以理解为通灵之体的一种伴生能力。
现在他没有肉体,只有魂躯,情形依旧如此。
比如,他到了冥地后,不仅能体会到冥地的阴寒,也在冥地个别地方,体会到了阳热。他说,阴寒是冥地特有的普遍环境。这个丁贵稍有理解,应该就是他曾猜测过的阴气弥漫。而阳热,相对的,便是尘世里的普遍环境,可以理解为阳气的前身或更前身,充斥整个空间。
这种差异,像丁贵和其他人,自然是无法体会出来,唯有石四这样的通灵之体才能感知。
通灵之体,的确有些门道。
重点来了,石四在走过的大部分地方,只体会出阴寒和少量阳热。
这便说明,无论因为什么原因,灵气不能存在于冥地是极可能的。
但是,他在连湖和绝尘崖,却感受到了不一样的环境。
先是通过石戒感受到了温差变化,起初还不确定是不是灵气,毕竟这里是冥地。待追本溯源,确定具体的差异发生地。他便假设是灵气所在,直接进入冥想。不料,没用多久,真被他沟通到灵气。虽然灌体很弱,但确实在进行。明显魂躯被“侵入”,像有一种钻体之感。而这种感受,果然与他在尘世里,灵气稀薄时透体的的记忆,完全一致!
起初发现时,他也以为,冥地存在灵气。
可是随着探索,他发现这两处灵气,居然都是“凭空而生”!
连湖灵气的源头,是在水下。
绝尘崖灵气的源头,根本就在地面以上!
当他已石戒相就时,通过灵气流动而产生的温热反馈,他几乎确定,它们不属于冥地!
因为,在这两处源头,居然存在着一条极小极短的无形裂隙!
灵气正是出自于此,缓缓穿透。
即便无形,也被捕捉到。
多次验证后,他几乎确定,此裂隙,便联通着冥界和尘世。
说实话,丁贵很不相信。
哪敢相信,就像光天化日之下,眼前凭空开出一道无形大门,从门内荡出记忆中的饭菜香味,而周边根本就不可能存在厨房……
诡异吧。
不过,他忽想起,曾在宝钞行以北所见的大挪移。
当时虚幻中,就存在一条突兀的无形之界,隔开沁西省和原化邦。
界线两边,景物倒算和谐。
当然,这和灵气的情形不一样。
灵气乃是隔界之间溢动,而大挪移只是虚幻尘界内所发生。
考虑到石四的通灵之体本来就怪异,远非自己能想象,所以丁贵只沉默,未反驳。
这一切,须得亲看一眼,才能信服。
……
原来,灵气裂隙所在,便是石四宣称的定位尘世。
果然,只是“定位”尘世,至于尘世里的一切,便无法见闻了。
很鸡肋的定位,但可能找到了尘世的一个“联接口”。
进而,他所说的沟通,也是单方面沟通。
比如接下来,他要进行通灵,便会得到来自尘世的灵气。
好吧,这,的确算得上沟通。
……
若石四所说的灵气,的确是从尘世溢过来的,那便可以通灵了。
首先,须明白,通灵之体,在通灵时,若没有接触他人,则灌体得来的几乎所有灵气,都会溢散一空。
也就是说,石四在尘世里,若没有女卿“接触”,他也无法独自留下并利用这些灵气。
据他个人理解,普通人的肉体只相当于小酒杯,能容纳的灵气极其有限,所以只能在极漫长的时间里被灵气改造。他虽为通灵之体,但本质上也是普通肉体,只不过,算是比普通人大很多的水缸,可以暂时储存更多灵气。但古怪的是,水缸的作用,只限于中转作用,一旦通灵醒来,同样无法阻住灵气溢散。就像水缸里的水急速蒸发,而这种速度可以用瞬息形容。
否则,每次灌灵时,他也不会昏睡。
因为这种“冲击”,会令他大脑产生幻觉一般,无法清醒。
一旦清醒,便说明冲击减弱或已停止,水缸内的灵气也就瞬间所剩无几。
故而,他说,要将通灵之体,留给丁贵。
想起来,之前赠石戒,便是一种算计,现在这么说,正好是通灵的第二部步。
可谓,步步紧扣。
石四仓促间的心机,挺不简单。
丁贵也懒得追究了,只将一个疑问刚问出,石四马上就解答。
那便是,为什么石四之前说,就算止三得到此戒,又将他捉去,强行接触,仍未必有效?
原来,是因为魂躯和肉体的差异,导致灵气很难聚在“水缸”。
在尘世,灌灵后,只要他处于自然放松的昏睡状态,水缸里便会存有灵气,能通过“接触”中转让渡给别人。
可在冥地,当初试验后,他明显感觉力不从心。
一是灵气少,二则是魂躯留不住灵气。
魂躯就像一个大漏勺,进来多少,便漏出多少,灵气很难加以收集利用。
也就是说,他的水缸,在通灵时,根本存不住水!
止三若无手段,怎能采得灵气?
看来,在冥地,通灵中除了沟通,还应重视灌体和存储,之后才是接触,少了哪一步,都别想得到灵气。
普通人无法做到存储,至于修习之人,石四想当然地认为可以。
主要是,他不知从哪听说过,修习之人的各方面速度,必然数倍于普通人。
那么,在灵气灌体后,灵气刚进来,便抢先收集,应该能得到灵气吧。
正是这样想着,他才急于想要一试。
丁贵对此不置可否。
若仅是速度问题,自然有信心。
可若牵扯到接触,他便大感膈应了,无法接受。
好在石四称,接触只是女卿告诉他,中转让度灵气的最佳方法。
还存在其他手段,比如通过对接口腔,即亲吻来让度。
这一条,自然也被丁贵排除。
那么,便剩一条效率不是很高的手段——肌肤相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