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到西安与上次不同,因为有迈克这个美利坚洋人,县长林文派了四个背枪的士兵护卫。
还是苗帮办一同前行,不过马车变成了三辆,一辆专门给洋人准备,李志行和苗帮办同乘一辆,另一辆没有车棚的大车,给4个当兵的坐。此行一应费用,由县里开销,李志行不用花一分钱。
苗帮办想趁机向李志行了解一些更深一点的情况,李志行只是简要说自己到上海,通过关系结识了有实力的美国洋人迈克,迈克恰好想办纱厂,李志行觉得关中棉花多又没有纱厂,前景很好,便设法说服迈克在陕西开厂。
另外,因为这是一个赚钱的好事情,便又请求迈克允许他在陕西募股,让乡梓、相与们雨露均沾。
苗帮办还想多问,那边迈克却是无聊,要找志行谈天,便不得已让李志行先去照顾好洋人,于是便成了苗帮办独乘一车。
及至到了西安,美国人迈克瞪大了双眼,因为他从来没有见过西安城这么雄伟的城池!志行便向他解释,西安曾经是中国的伟大王朝的都城,一千多年前,这里就是人口过百万的大城市,又宣讲了不少中国的辉煌史。
迈克对中国历史并不了解,听后由衷感叹。他想了一会说“李,中国过去这么厉害,为什么现在谁也打不过,人们都过得很穷?”
李志行不禁一噎,这个问题很复杂,主要是闭关锁国造成的,但李志行觉得,深层次的原因还是满清政府文化落后造成的。
满族人入关前的文化,本就和汉文化不能相提并论,以武力打败明朝后,开始励精图治,拥抱汉文化,不料学来了汉文化中愚民奴化的糟粕,并奉为金典,以一个新兴王朝的强盛,硬是将汉文化即将突破的萌芽扼杀,生生为垂死的封建文化续命几百年。
这种情况,对于之前接近奴隶制的满清文化来讲,自然是前进了一大步,但对于正在酝酿突破的汉文化来说,却是当头一棒,立刻沉寂下去。
也正是在满清统治的几百年间,中国被世界远远抛在后面,最终迎来了那些“蕞尔小国”的无情嘲笑和肆意凌辱。
百年已往,那些导致历史倒退的统治者,自然灰飞烟灭,但却留下亿万人民,在灾难深重中挣扎。
不过,将这些讲给迈克,估计是对牛弹琴!所以李志行说“你们外国有机器,有洋枪洋炮,所以我们穷,又打不过你们。你也看到了,很多中国人没有饭吃,没有衣服穿,所以我想在陕西办纱厂,让多一点的人有衣服穿,有饭吃。”
迈克看着李志行忧国忧民的样子,有些感动,认真地说到“哦,李,你不但对你的朋友好,还想对你不认识的人好,这正是上帝教导我们要做的,你是个好人。”并对李志行竖起了大拇指。
人皆有向善之心,洋鬼子也不例外,况且迈克之前又不是盗匪。
办工厂的事情归实业厅管,所以众人到了西安城三原会馆,稍作安顿后便去了实业厅。由于有洋人来,厅长直接接见,听完苗帮办汇报和李志行解释后,实业厅也定不了,需要汇报陆督军,于是一行人便又往督军府。
迈克知道督军是陕西最大的官,所以客气了一些,说了几句后便坐下喝茶。督军府没人懂英语,就由李志行解释。
李志行遂按事先编好的一套话讲给督军,着重鼓吹这是一件赚钱的大好事,不是赚小钱,是赚大钱,不是个别人赚钱,而是很多人赚钱!
李志行陆督军是认识的,印象还不错,听了李志行一番话,也觉得是件好事,不过陆督军毕竟老成持国,知道和洋人打交道一切要谨慎,吩咐实业厅打电报请示北京政府农商部,并让迈克暂住西安等消息,还派爱子陆承武陪伴,这也算个办外交和实业锻炼。
陆承武和李志行相熟,此次见其带了洋人来,便感叹此子不凡,竟然能搭上洋人的势力,便殷切招呼,让他们先回会馆休息,晚上安排宴请。
话说这边陕西实业厅急忙打电报将此事汇报北京农商部,农商部收到电报,一看涉及洋人,也不敢耽搁,直接呈报了部长。
此时农商部部长周学熙正好告假,由章宗祥暂代部长,没错,就是那个后来在学生运动中被学生痛打的章宗祥。章宗祥此人,做过袁世凯的秘书,很得袁的信任,此时以司法部部长之职兼任农商部部长。
章对实业并不怎么精通,却也不是无能,拿了来电研究了一番,最终发现了一个关键问题:洋人有没有借办厂要挟什么利益? 比如向陕西派军队,或者要求以税收作为抵押之类的。而此点电报上并未说明,便赶紧让打电报去问。
陕西这边收到电报,立刻赶到会馆询问此事,李志行信誓旦旦,说任何条件都没有,纯粹是商业行为,并且当面问过迈克,迈克很确定地回答没有。当然,陕西的官员只能看迈克说话的神态确定,因为不懂英语。
陕西遂发报回复北京,章宗祥拿着回电翻来覆去的看,搞不清洋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还是不放心,又让发电报问为什么洋人没有附加条件,还要去陕西办厂?
陕西收到电报也愣了,这怎么回答?后来把苗帮办找来商量,最后只好回复说:有商民李志行者,素有才干,先办财务学校培养经济人才,后立志实业报国,因与洋商相厚,遂力劝洋人在陕西投资以利民生,洋人对其态度友好,并未有其他所图云云。
章宗祥收到回电,又与部里得力人员商议,终于回复,准予民间筹资办厂,政府不得入资及干预办厂事宜。这是怕洋人赖上政府,至于会不会导致商民受骗?并不在考虑之列。
如此一来二去,北京那边倒是知道了陕西有个李志行,志行顺便扬了个名。
陆督军得到结果后,并未马上通知李志行等人,却将爱子陆承武叫来,细细嘱托一番,让陆承武晚间宴请时注意探听虚实。
晚间陆承武设宴,山珍海味,飞禽走兽,极尽丰盛。迈克自然高兴,但牢记自己的绝招,显得高兴而不失傲慢,除了向陆承武适当表示谢意外,话也不多说,只是与李志行互知根底,言谈自然而亲切。
陆承武自然设法探听,但李志行早有准备,一通谎话说的有理有据,由浅入深,从棉花谈到纺纱,又从纺纱谈到机器、又从机器谈到棉布、从棉布谈到民生。
总之,这个会很赚钱!这个在座的洋商也和他看法相同,并且已经以巨资入股,钱已经在上海的美国花旗银行入了账户,但李志行从迈克那里,争取到了入股的机会等等。
陆承武被说的五迷三道,甚至动了入股的念头。
回到督军府,陆承武将情况详细报告父亲。陆督军听罢,思量了半晌,遂叫了人进来,吩咐动用关系调查上海汉堂公司的账户资金情况。
查花旗银行客户的资料是很难的,银行本来就有替用户保密的义务,纵使陆建章身为一省督军,也是要耗费不少关系和时间,所以第二天陆督军并没有等来消息。
迈克则由陆承武、李志行等人陪同,在西安城里看古迹名胜,其间陆承武趁机询问及李志行募股的具体设想。
李志行只说欲购的纱厂本来价值约30万元,因机器已旧,经过努力谈到26万元,加上开办费等,总共需要约28万元。自己从其中,争取到了大约5万元的募款额,打算以每100块大洋为一股,在陕、沪两地筹款,此事由上海汉堂商行办理。
陆承武则暗暗盘算入股的问题。
隔天,上海传回消息,花旗银行里上海汉堂商行李志行的户头下有高达14.5万美元的巨资,是由美国美亚洋行转入的。
一切都没有问题!陆建章指示实业厅签发批准文书。李志行趁热打铁,直接在发行最广的报纸《秦报》上公开募股,要求连发两周。
一切办妥,就准备打道回府。陆承武却亲自找来,原来陆承武要入股,50股,计5000大洋!志行自然笑纳,先代表三秦商民感谢小陆将军对陕西实业的支持,随即收了钱给了签收证明,后续兑换股权证明,因为事情发展太快,股权证明的样票还没做出来。
为什么小陆将军只入股5000元呢?原来是这么回事,上海消息传回,陆承武即想入4万大洋的股份,拿下募股份额的80%。
但陆督军觉得并没有必要。纱厂若办不好,4万大洋就打了水漂;若办得好,自然有办法将股份慢慢夺来,除了那个洋人的股份不好动,其他人哪个需要考虑?若陆承武顾及李志行情面,可给他留少许便是,何须自己花钱冒险?
陆承武听了父亲的话,便决定只拿出5000块大洋试水。
不得不说,小陆将军还没有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官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