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资本到人间3
书名:抗战之西北尘梦 作者:苏对月 本章字数:3790字 发布时间:2022-09-25

      李志行走后,在座的东家们纷纷向侯队长打听,希望再了解点内幕,侯局长却来了句直白话“呸!我有啥内幕,你们也不想一想,不赚钱陆督军能入股吗?”然后留下东家们一脸错愕,吆喝着自己的手下,吹着口哨走了。

      侯队长的举动,一下点醒了三原城的东家们,不能犹豫了!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认股踊跃。

      两天之内,认股已经超过了11000大洋,最多的一位东家认股5000块大洋,而5000大洋在三原城能买一个非常好的铺子,这算是个大手笔。

      随后渐渐缓了下来,直到总股本筹到一万八千多大洋时,来认股的就少了。

      可志行的计划是至少筹集4万大洋,现在还不到一半。但三原县毕竟不是大上海,李志行以私人名义筹股,这么多似乎已经到了极限,李志行不禁暗暗着急。

      李志行背着手在学校里走来走去,盘算怎么还能搞到钱。忽报来了两个客人,想参观学校。

      现在诚信财务学校也算有名,偶或有人前来参观,志行正好在学校,便去应付一下。

      出来一看,却是两位年轻人,一个是少东家打扮,一个是洋派打扮,两人正在一个教室外面,有说有笑地看着学生上课,桂萌生在旁陪着。

      以前到学校参观的,多是一些老成稳重的生意人,却不知这两位公子也会对财务有兴趣,还是觉得好玩?这个志行到不在意,随便谁感兴趣也对宣传有利,便上去与二人交谈。

      这二位公子一见李志行,发现这诚信财务学校的校长,竟然是一个和自己年纪差不多的俊朗年轻人,不由眼前一亮,见过礼后听志行介绍。

      少东家打扮的年轻人友善好问,洋派打扮的年轻人温润矜持,看得出两人都有好的教养,两人都一口山西话。

      志行不禁对二人感起兴趣,便问二人来历,原来这二人真是山西人,少东家打扮的名叫常旭春,是山西榆次人,洋派打扮的年轻人叫徐致,山西五台人。

      李志行一听山西五台,兴趣更浓,阎锡山就是五台人!此时阎锡山正是山西督军,这年轻人不会和阎锡山有关系吧?若真有关系,那这位姓常的年轻人怕也不是一般人。有了此种计较,李志行便对二人比较上心,言谈之间便有了倾向。

      慢慢地,李志行看出来了,这个叫常旭春的年轻人,绝对是生意人家出身!对记账方法很懂,对生意上也是行家。常旭春对李志行的诚信记账法很感兴趣,还和李志行讨论起了山西钱庄使用的龙门账的优劣,提了不少有见解的观点。

     李志行这一段时间,对记账方法研究已深,博博然灼灼然已成大家,所以往往一开口,就让常旭春茅塞顿开,如醍醐灌顶。徐致也听的津津有味,因为山西大家的子弟,没有不懂经商的,徐致时不时也插上几句,三人谈的兴致大发。

     狗娃在一旁听的眼神发亮,暗自学习,不但学习生意,也陶醉于李志行这位大哥的手段。当然,这也是生意,狗娃天性聪慧,这个他懂。

     一番谈论之下,志行发现此二人皆是不凡,可谓年少俊杰,遂邀请二人往校长室畅谈,有香茶润喉,几人谈兴更盛,由记账方法谈到生意、由生意谈到国家、由国家谈到民生、由民生谈到纺纱。

     对,就是纺纱!

     呵呵,一谈到纺纱,徐致却兴趣勃发,原来他留洋英国,学的就是机械。常旭春懂买卖,徐致懂机器,但恰好李志行两方面都懂,所以越谈越投机,足足谈到午饭时间,几人已兄弟相称,遂前往仙客来共饮。

     生意人谈到生意,有说不完的话,有打不消的兴致。

     谈到最后,常、徐二人却要入股纱厂。二人本来从报纸上看到此消息,就有兴趣,经与志行谈话之后,立刻决定入股。像李志行这样的人物,干个纱厂还能不赚?常旭春当场决定入股8千块大洋!

      多少?!没错,开口就是8千块!

      其实志行有所不知,常旭春是山西有名的商家榆次常家的公子,8千块对他来说真不算什么。徐致也要入股1千块大洋,随身带了银票,他也认定这是个好买卖。

      不料那位常公子一听,却说了句话“徐兄,志行兄这纱厂是个不可多得的机会,徐兄你干脆入3千块,余下2千块由兄弟我付,你我相知莫逆,望千万莫要推辞。”遂直接喊了伙计来,通知县里的裕源泰钱庄掌柜带1万块的银票来,原来裕源泰钱庄正是常家的生意!

      徐致只是推辞不受,常旭春却力劝不让。最后,还是李志行看常旭春的确有意,而且和徐致关系确不一般,便劝徐致不要拂了美意,兄弟之情,山高水长,来日有机会在回报便是。徐致便不得已,受了此情。

      你道这徐致是谁?原来徐致是有名的山西五台徐家的公子,其祖父乃徐一敬,徐一敬却是阎锡山的老丈人!徐一敬有的弟弟叫徐一清,一直帮阎锡山统管山西经济。徐致是徐家的长房长孙,又聪明上进,深得乃祖欢心,也深得姑父阎锡山和姑姑徐夫人喜爱。

      所以,这世间本就少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不管如何,1万1千大洋到手,李志行已经乐开了花,喊了一个帮忙的学生和一个学校的保卫,陪狗娃去办理手续。李志行和常、徐二人,当天喝了个大醉。

      不料大涝之后,竟是大旱,随后的几天一个认股的都没有。

      现在总共筹到2万7千多块大洋,加上自己手头的1千多块大洋还差斤1万2千块大洋,这可怎么办?

      志行和狗娃想尽一切办法筹钱,与三原城的东家们酒喝了又喝,但能认股的都已经认过了,认不了的喝坏了胃也无济于事。

      狗娃则抓紧时间找生意做,二十,五十的往回挣,连老魏、顾菲儿听说志行缺钱,也拿出自己平时攒下的十几块大洋前来帮助,志行也收了,计入股份,以后回报。

      但这一切都太少!无济于事!

      李志行想钱已经快想疯了,直接插手狗娃的生意。甚至一次和狗娃一起,做戏压榨了一个老实巴交的乡下生意人。

      这个可怜的人外号“甄老实”,是个布贩子,先辛辛苦苦到各村各寨收农村妇女织的粗布,达到一定数量后,拉倒县城来卖赚点差价。

      这一次甄老实经过数月劳累,凑足了一大车土布,原本有一个西路客商正好需要,不料被狗娃探知,李志行便亲自出马,邀请这位西路老客又参观学校又是喝酒,愣是拖着两天没让这位客商见外人。

      另一边,狗娃则出马欺骗甄老实,说这车货根本无法脱手,而且越放越赔钱,又指出了很多货物的缺点。甄老实本来就是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小生意人,经不住拖累和欺骗,最后只得哭丧着脸,以非常低的价钱将布卖给了狗娃。

      货一到手,志行便放了那个客商,狗娃马上联络,将货卖掉,这一次两人赚了121块大洋,是这几天赚的最多的一笔。

      这笔钱赚得志行脸红,狗娃不忍。可自己的确缺钱呀!这一百多块投入到纱厂,一年可能赚几百块,几百块要再投资,可能就是几千块!这能买多少条枪?又能买多少子弹?说不定能办成大事哩!

      现在的李志行,终于明白了那个以前自己认为很可笑的故事,就是那个商人将一颗鸡蛋当做一群鸡的故事。这就是资本的贪婪,这就是商人的思维!

      自己该不会变成这样一个黑心的无耻奸商吧?李志行心情沉重,把狗娃叫到身边说“狗娃,记住这个甄老实的名字,渡过难关后,我们一定要以十倍来补偿!我们不是只爱钱的商人,我们要做的是让大家能过上好日子的顶级商人!”

      狗娃郑重的点头,说“哥,你放心,我一定记住!我们要做最顶级的商人!”

      但钱这玩意,似乎是这世上最难得到的东西!

      李志行还是缺钱,缺很多钱!他现在走在街上,听见有银洋碰撞的声音,就会马上站住,寻找声音的来源。可以说,李志行现在想钱想得眼睛都绿了,着急上火,嘴上都起了泡!

      最后,李志行还是决定去一趟会友镖局,想办法让镖局入些股。

      他也知道镖局其实没多少钱,镖局看似家大业大,其实就没有一个会经营的人,师傅一家子人就没有一个对钱有概念的,也没人管账,一年到头,根本不知道自己能赚多少钱。

      李志行早评估过镖局的经营,看着红红火火,其实一年能赚几百块估计就不错了。

      镖局很穷,但是,李志行没有办法,还是决定去试一试。

      李志行见了师傅魏金仲,说明来意。

      魏金仲一看志行的样子,就知道这个小徒弟是真缺钱了,就把魏振山叫来,一问,家里总共有600多块现洋,其他也没了,可镖局要开张,几十号人要吃饭,不敢多给,投了200块大洋。至于纱厂挣不挣钱,他们根本就没考虑,主要是救小徒弟的急!李志行感动万分,再三感谢。

      志行拿了钱匆匆回家给狗娃上账,按2千块计股,给20股的股票,师傅一家纯粹是在帮自己,自己要懂感恩。

      志行在院子里走来走去,顾菲儿看着他的样子也跟着着急,又有点心疼,可没有办法,她也没有钱。

      于是菲儿特意出去买了冰糖给志行冲水喝,志行喝了一口,发现是冰糖,就来了一句“这花了多少钱?”

      顾菲儿一听,就知道志行嫌花钱,就赶紧说“只买了几块糖,没花做生意的钱,我把上次景翼大哥给我买的耳环卖了。”

      志行一看,菲儿的耳环果然不见了。他歉疚地看了顾菲儿一眼,不再说话,只是埋头喝水。

      老魏忽然提了两幅中药回来,说在朱先生那里专门给志行抓的,去火的。当然,也是顾菲儿给的钱。顾菲儿赶紧就去煎药,煎好了又端给志行喝。

      志行等药凉点,端起来喝。唉,是该败败火!可自己心里着急呀!

      老魏在一旁默然了半天,忽然温言对志行说“志行,你年纪轻轻就创下这么大成就,这已经很了不起了!我知道你心气高,但啥事都没有人重要,人好啥都好,你可不要急坏了身体。”

      他也知道志行是因为缺钱上火,可自己也没啥办法,但还是想给这孩子减轻点压力。

      菲儿听了老魏的话,似乎在偷偷抹眼泪,但却不敢让志行看见。

      志行正喝着药,听了老魏的话一愣,忽然笑了,说道“嘿,老魏,都说火烧财门开!我这火上的,你说咱们是不是要发大财了?到时候咱们喝豆浆的时候,就一次要两碗,一碗放白糖,一碗放红糖,菲儿,你说好不好?”

      老魏和菲儿一听,一起笑了。

      菲儿说“好!一碗放冰糖,一碗放红糖。”,眼睛亮晶晶地望着志行。

      志行就又笑着喝药。

      是哦,自己也算很努力了,能不能干大事,其实有时是天定的,自己不能太急功近利,给身边人太大压力。

      可一想到一个巨大的机会就在眼前,自己却得不到,志行还是不免着急。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抗战之西北尘梦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