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空穴来风
书名:抗战之西北尘梦 作者:苏对月 本章字数:4679字 发布时间:2022-10-01

      李志行的纱厂太赚钱了!到第三个月,已经净赚了超过20万大洋。这得益于整个中国纺纱业的腾飞,也得益于纱厂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也得益于工厂的管理。

      首先,程名恭非常得力,他提拔的几个管事也非常卖力。其次,工人们自发性很高,工厂采取了奖金制,总体上按出货量发放,但也有一些具体要求,例如挡车工会参考断丝率高低发放奖金,机修工参考机器安全运转率发放奖金……等。

      在志行的指示下,厂里后勤很好,工人们吃饱了就玩命的干,只恨每天天黑得太早,影响自己的收入。

      很多工人家里,已经从之前的吃不起盐,到现在偶尔也敢买点肉解解馋了。当然,这指的只是工人的家属,并不包括工人,因为在厂里的生活,简直像在天堂!工厂食堂至少每10天会做一次肉菜,肉片上的肥油得有一掌厚!而且免费呀!那还不可劲吃?没事,工厂管饱!

      估计脂肪对人体补充作用很大,刚进厂时的很多黄毛丫头,胸脯象吹气球一样的鼓了起来,连屁股都慢慢圆了。有了钱的女娃子,把自己的头发梳的油亮油亮的,走在三原城的街道上,总有不少年轻后生在后面偷偷流口水。

      不过汉堂厂的人可不是好惹的,曾经有几个地痞流氓摸了女工屁股一把,就被随行的护厂队员如狼似虎地架起来在街上打,直打的哭爹叫娘,牙都被打掉了几颗。

      此后,几个小流氓低调了很多,以至于别人取笑他的时候,他漏着风说“这简直是一群恶霸,我可是好人,怎么能跟他们比?”,大家一阵哄笑。

      纱厂太赚钱,自然有人眼红,不过没人知道纱厂到底赚了多少钱。因为在志行和桂萌生的刻意设计下,各个经营环节账目独立,关键位置都是志行信得过的人,并要求所有环节的经营状况严格保密。

      所以,大家都知道李志行的纱厂很赚钱,但没人能搞清李志行到底赚了多少钱?清楚这个的,只有李志行和狗娃,因为总账目在他们这,而且狗娃负责做假账,让账目更加具有迷惑性。

      程名恭可能能估算个大概,但他明白,既然东家不想让他插足,他便不问,东家对自己已经非常好了,一听说自己家眷要来,就立刻在三原城买了一院房子送给自己,还给配了个丫鬟,这样的东家哪里去找?自己又怎会对东家多心?

      大家搞不清李志行赚了多少钱,但有一点大家都很明白,那就是李志行肯定赚了很多钱!所以,终于有人动心了。

      这天,厂里来了几个人,为首的名叫赵文喜,是三原城“文记煤炭行”的东家,也是纱厂的大股东之一,他有50股,也就是投了5千块大洋,其他几个也都是股东,只是投资比较少。

      志行安排刘绣娘给各位股东看过茶,便让退了出去。一阵寒暄,大家恭喜纱厂日进斗金。这个么,怎么说呢?自然是同喜,大家都是股东,除了赵文喜,几个东家笑的有点勉强和不安,志行看在眼里,却没有动声色。

      一阵客套之后,赵文喜开口了“李东家,最近厂里的生意真好呀,不知道现在赚了多少钱了?”

      几个小股东本就被赵文喜鼓动,说李志行侵吞利润,所以到底赚了多少钱他们最关心,大家马上支起了耳朵。

   “啊,这个么,生意是不错,我们几个人整天起早贪黑,尤其是程名恭厂长做事用心,几个月下来人都瘦了有十几斤呐,厂里的工人也都很卖力,当然,这也是各位股东的福气。只是厂子刚运转正常,账还没有合过,到底赚了多少现在还没数。”李志行笑着,不急不忙的回答。

   “那李东家怎么不让人合一下帐呢?”赵文喜又追问。

   “这个么,一般规矩都是一年才合一次账,所以一直没合。”

   “李东家这么说就有点欺人了,谁不知道您教出来的学生到各家店铺,都是每月一合账,怎么自己的工厂就一年一合呢?”赵文喜仿佛一下抓住了把柄,其他人也相信赵文喜的话,觉得李志行在搪塞。

   “这个么,一般店铺和厂子不能比的,厂子各项开支繁杂,交易频繁,合账不是一件容易事,哪能一月一合呢?合账要停账的,会耽误生产和销售,说白了大家会有损失的。”李志行说的也有道理,其他工厂就是这样合账的,不过李志行精通财务,其实不用停账也能计算。

      对呀,李东家说的很对,停账会影响大家的收入的,其他几个股东也点点头,不过这时候没人愿意开口发表意见,一开口就会得罪人。

   “不过大家既然都投了大本钱在厂里,总要搞明白到底赚了多少钱才好。老黄,你说是不是?”赵文喜马上明白谈财务自己根本不是对手,就又拉了一个同盟来。

      这个老黄是杂货店的东家,小本生意,投了800块大洋,一半身家在里面,所以被赵文喜鼓动前来。不过老黄是个老实人,一听赵文喜直接提到了自己,红着脸吭吭哧哧半天,说“我觉得李东家说的有道理,不过赵东家说的也对,这个么……”

      赵文喜一看老黄话也说不利索,就生气地打断他“好了好了,不过大家都是这个意思,账总归是要查一查。”

   “我说赵东家,刚才我已经讲得明白,查账会影响大家的收入,你却为什么总要查账?规矩都是年底再算,你却非要破规矩,你想必也知道,你并不是唯一的股东,比你投资多的大股东还有很多,就算你拼着自己的损失不要,别的股东的损失怎么办?”

      这是一道难题,那个黄头发洋人可是投了几十万大洋在里面,万一李志行算出来损失很大,自己怎么赔?再说他根本也没想过赔。

      赵文喜涨红了脸,却想不出个说辞,最后干脆来了一句“李校长,今天先这样吧,得罪了!”起身走了,其他几个人满脸通红,也急忙起身向志行道别,仓皇而去。

       出了纱厂,几个股东一个劲埋怨赵文喜拉自己来趟这滩浑水,赵文喜却狠狠地说“大家不要泄气,三天之内,我定让他给咱们查账!”遂丢下众人独自去了,众人见他如此言语,但又不知其中就里,只有瞠目结舌。

       赵文喜要来的事情,李志行其实提前知道,原因很简单,赵文喜的远房侄子赵琦,就是李志行的学生,而且是财务研究会的会员,早就将赵文喜最近的举动报告冯春霖,冯春霖便将此事上报,所以李志行早有准备。

       等到第三天,赵文喜又带着几个人来了,这次多了一个不认识的人,做派神态有点像师爷。赵文喜这次不再拐弯抹角,直接拿了一张纸,要求查账。

       李志行接过一看,脸不禁沉了下来,是陕西督军府开出来的命令,上面明确写着要求汉堂纱厂立刻查账,赫然盖着督军府的大印!

       就是么,赵文喜一个商人,就算再贪心,也不敢和李志行对着来,看来空穴真来了风,根原来在陆建章陆屠夫那里!那位师爷姓彭,正是陆建章的心腹,这个陆屠夫看来是要露出獠牙了。

       在民国,中国的民族资本家头上一直悬着两座大山,一个是列强,一个就是军阀官僚。列强是经济雄厚、技术先进又有外交优势,民族资本比不过;军阀官僚则是有枪有权,巧取豪夺是惯用操作,明抢算是补充操作,因人而异,活比较糙的,经常将补充操作当作常用操作使用。

       这不,因为汉堂厂所在的西北偏僻,列强没来,所以另一座大山----军阀这就来了,这个要想办法应对,搞不好就会全盘皆输。

    “既然是督军府的命令,我这就安排一下,明天开始查账,外地的股东我总要打电报通知此事,毕竟关系大股东的切身利益。”

       赵文喜看了看跟来的那位师爷,师爷微微点了点头,赵文喜便说“那就明天吧,明天一早我安排人来查账。”说完带着众人就走了。

       李志行脸色阴沉地盯着赵文喜离去的背影,坐在桌子后面一动不动。一直站在旁边的刘绣娘给李志行换好茶水,小心地说“少爷,我和我哥可以帮您解决此事,不会失手,也不会暴露。”

       刘绣娘在江湖上时间久了,行事不免有些极端。当然,她是一心为志行着想。

       哪知志行闻听此言,勃然变色,动不动就想杀人?这还了得!志行立刻厉声道“你说什么?你以后若再起此心,就不要呆在我身边!”

       刘绣娘被李志行的话突然吓了一跳,眼泪马上下来了,立刻跪下,哭着说“少爷,我看这个人总逼迫您,还动了督军府,只怕少爷您对付不了,我只是想帮帮少爷,以后再也不敢了,求您别赶我走!”,说完,竟然一把抱住志行的腿不放。

       志行这下有些被动了,其实刘绣娘的好心志行是知道的,刚才自己心情不好,说话吓着她了!现在当务之急,是让刘绣娘松开自己,被一个女人抱住腿成什么样子?

      于是志行便调整了一下语气,柔声说到“绣娘,你替我着想,我是知道的,就连你哥的心我也知道,但我不想你们去犯险。我刚才说话过分了,请你原谅。

上次,我之所以不愿收你们兄妹为仆,我就是不想辱没你哥的前程,你哥是个大英雄,是个连我也很佩服的英雄!虽然我从没亲口对他说过,但我心里其实一直很敬重他。

       而你,是你哥哥在这世上最牵挂的人,我看你也像妹妹一样,我怎么会舍得让你去做危险的事情?你就好好待着,我还是能保护你过个安稳生活的。好了,快别哭了,起来吧。”

      这是李志行第一次对刘绣娘说心里话,刘绣娘没想到自己在李志行心里这么重,眼泪止不住的流出来。

   “好了,绣娘,去给少爷我再换杯茶,你泡的茶最好喝了!再说了,你以为少爷我拿他们就没有办法了?你等着瞧,看少爷我怎么收拾他们!”李志行又朗声笑着说道。

      刘绣娘现在心里很美,急忙擦干眼泪,应了一声,给志行换茶,但她还是有点担心志行,官府的人怎么做事刘绣娘很清楚,要不也不会在义军里杀了不少官兵。

      刘绣娘泡好茶,志行让她先下去,然后开始写信。一会,几封信写好,第一个找来了小五,给了小五一封信和三千两银票,让他立刻动身到上海去找迈克,将银票和信一起给他,迈克知道怎么做,办完后打电报汇报情况,等李志行通知后再回来。

      第二封和第三封是写给山西常旭春和徐致的,这两人和李志行一见相知,也是股东,这次请他们帮帮忙,找了护厂队的副队长赵定安立刻动身。

      然后李志行亲自去了军营,和胡景翼密谈了半天。随后,胡景翼带李志行去见了一个叫“刘神仙”的人,此人是陕军旅长陈树藩最为信任的师爷,恰好有事情在三原停留,胡景翼介绍他给志行认识。

      李志行便立刻找借口请刘神仙在三原最好的酒楼喝酒,刘神仙也未推辞,席间志行曲意逢迎,两人谈的不错。最后,志行又给刘神仙叫了三原城最漂亮的窑姐。

      刘神仙人老成精,自然知道李志行必有所求,好在自己也喜欢起了这个会来事的年轻人,所以,刘神仙就在那窑姐丰腴的屁股上摸了两把,让先出去等着,随后说“小老弟,听说你是商界奇才,估计是生意上的事吧,不要客气,有事就说。”

      李志行忙又给刘神仙斟了一杯酒,说到“真的不好意思,没想到让老神仙您看出来了,我是有点事情想求您,但也是久闻您大名,想借这个机会结识您。”

    “呵呵,小老弟,你也是三原闻人呐!听说你和督军府的陆少爷交情也不浅,还有事能求到我?”李神仙笑笑说。

    “看您说的!我一点薄名,如何能与您相比,谁不知道您是陈旅长的陈平、子房?陈旅长对您言听计从,您也是我们陕军中地位最高的谋士,要不大家怎么都叫您神仙呐!”这马屁拍的震天响。

   “哈哈,志行老弟,你日后必定不凡呐,你跟老哥我不必客气,有事就说吧。”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此话不假,刘神仙很受用。

   “既然您这么说,我就厚着脸皮高攀一句,老哥哥您一定帮我一次!”说着,志行拿出两张股权证明,一张是两千大洋的证明,一张是一千的。

   “老哥哥,这是我纱厂的股权证明,两千块这张是我孝敬陈旅长的,请您转交。一千块这张,是我特意送给您的,请您一定笑纳。按目前厂里的经营,一千块的股权,每年大约可以分到七八百块的红利吧。”

      啥?每年坐收这么高的红利?这个比现大洋值钱!这年轻人下血本想干啥?刘神仙不禁动容,猛然直坐了起来。

   “老哥哥您别紧张,我只是想陈旅长在适当的时机,在陆督军面前说句话,也就提一提,说由我管理纱厂比较合适而已,就算夸夸我,其他没什么了。”

   “哦?就这些?这个倒也不难,没有别的要求了?”刘神仙问道。

   “其他的嘛,就求老哥哥您能常来三原县,让我好好招待招待,也好让小弟多跟您亲近亲近呀!”李志行笑着说。

   “哈哈哈,你这个小老弟我认了,此事包在我身上!”刘神仙哈哈大笑。

   “那小弟就先行告辞了,毕竟良宵苦短呀,老哥哥!”志行就笑着告辞。

   “哈哈,好,老弟,我们异日再好好亲近!”这时候那位窑姐已经扭着走了进来,旗袍侧襟露出白花花的大腿肉,刘神仙一把搂过来,进里屋去快活了。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抗战之西北尘梦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