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校同学按照‘非必要不离杭,原则上不离省’的要求,尽量减少跨市域流动,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地区。”
没办法,这就是学校的国庆期间的出行规定。
虽不能至,但也心向往罒(这个字竟然是“wang”)之。
至少是总要给七天的小长假找些事情做的,甚至有些苦命的娃子七天的假期都木有,更不用谈什么好好耍一耍了。
按理说,在国庆节的前一天这些东西都应该是策划好的,可是偏偏由于没有做核酸就导致出不去校门所以乎就只能延后打算。
国庆当天做完核酸就马上申请出入校,可是批准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钟了,这还能出去干嘛,而且还要晚上十一点之前返校,只得为以后的几天做一做规划。
西湖是绝对不能去的!
况且还要顶着三十六七摄氏度的太阳!
所以,最好还是选一些“阴间”活动。
上塘河演出还有经由拱宸桥的古运河夜游,似乎都是不错的,吹着二十七八度的晚风,行在千年的运河之上,欣赏千年来数不清的名人骚客在运河之上诉说自己和运河的故事。
宋城好像也是不错,尤其是演出《千年情》,“给我一天,还你千年”。不过看见这近二十公里的路程,就晚上那一点时间似乎也不会玩得太尽兴。
钱塘新城的灯光秀,杭州小巴黎——临平区的埃菲尔铁塔,也都是不错的选择。可是,太容易到手的东西总不会有很多的意外之喜,因为它就一直在那里。
亦如《游褒禅山记》中所言:“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见其愈奇。”
或许不见得就是越难以抵达的地方的景色就最好,可是一定是让自己最刻骨铭心的。以人之力,抵天之界,得地之华,这种成就感才是最“奇”的吧。
“宝石山看日出”等几个类似的视频介绍让我打定了主意——并不是宝石山,而是看日出!
说实话,日出谁能没有见过,毕竟总会有那么一两天早起的时候,心向往之也好,逼不得已也罢,至少总会饱过一次眼福。
可站在精心挑选的地方,期盼着太阳如期而至这种心情可不会常有。
既然要看日出,自然就是要去山上。宝石山?听说比较矮,而且没有专供赏日的人造观景台。王位山?连赵露思也来此处打卡,但又比较远,恨不能至。
最终选择——北高峰!
北高峰比宝石山要高,俯瞰效果绝对更加壮观,而且还有观景台。
地点选择好了,时间呢?
如果是要看日出,绝对就是要夜不归宿。还是放在假期的最后,有些人不到最后时刻是没有决心和勇气的。
看过天气之后,假期结束的那几天似乎都是阴天,只是冷就算了,可如果看不到日出那就是得不偿失了。
那就明天去!
为什么呢?为什么还要等呢?因为今天已经很晚了呀,可要看日出不就该夜爬吗?
于是在晚上十点四十分最终出了校门。
扫一辆单车,听着为我导航的于谦口中振振有词:“年轻人呐,就要有闯劲,闯红灯可不算啊。”
说来实在是惭愧,这一路下来,基本没有遇到几个绿灯。
就这样,一个人,自言自语的人,还有一个自言自语的导航语音。
起初拿出手机录像记录这第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而后转而用录音器记录一路上平平无奇却又动人心魄的零零碎碎。
“你这个狗狗,可不许乱撒尿。”
“怎么这路上都是一对对的,而偏偏都是骑电车的。”
“明明就他比较温柔,为何还主动把手勾。”
“oh——你擦肩而过,你耳机听什么,于谦的导航。”
十二点四十几分,路边还有卖臭豆腐、炸串之类的小摊车,还有带着黄蓝头盔的外卖小哥。
骑行一个多小时之后,实在有些如坐针毡的感觉,就下车步行。左肩挎上小包,谁也说不清凌晨这样的一个人究竟是犯了什么大病。
走过一千米之后就后悔了,这路边已经找不到单车了,可距离北高峰还有十公里呢。
十公里又算个什么,自己也曾经历时六个钟头徒步二十几公里从西湖走回学校,可是就算时间耽搁之后也能找到一个好位置,可自己到时候还有力气爬山吗?
幸好,它总在最关键的时候出现。
接着骑上我心爱的小单车,向目的地进发。
虽然晚上温度不是很高,可是额头也还是微微沁汗,尤其是等候红绿灯的时候,还是有些热的。
终于,近两个半小时,三十公里的路程,最后换来一个走错地方的结果。
本就是第一次去北高峰,加之凌晨一点半钟的缘故,找错路也没有好丢脸的吧。
行至一座牌坊,看来应该是找对地方的,接着上行,就遇到了检票卡口,心中一震,不是可以看日出嘛,怎么还把路拦得严严实实。最后向守夜的大爷打听之后才知道走错了地方,这里是灵隐寺,飞来峰。
这都一点半了大爷还不睡,啧啧啧。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嘴里念叨着,一边找去往北高峰的路。
只有一侧有路灯,且被行道树吸走一部分光,路上只有我自己一个人走着。没有风,也没有鸟鸣虫叫,也看不着月亮。
“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这才是游景赏物的意义吧。
行至北高峰脚下,前程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