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买回来的鸡,没等过年就开始吃,清炖鸡、炒鸡,买的便宜也舍得吃。做一只鸡全家一顿吃光,连鸡骨头都咂好几遍。
爸爸总是让别人吃,自己很少吃,妈妈挑块鸡肉放他碗里,他又挑给妈妈,挑给荣康。还说:“我在华阴经常吃,大家一块买鸡一块炖,都吃够了。”
妈妈嘲笑说:“瞎扯,鸡还有吃够的。”
爸爸又逗乐地说:“怎么没有,什么东西都有吃够的时候,譬如地瓜面窝头多甜,都吃够了。”全家哄堂大笑。
妈妈笑着说:“让你吃块鸡肉,你扯哪去了。”
爸爸看一家人贪婪的吃着,连盛鸡的碗都用水冲冲喝了。得意得比自己吃还香。
过年这天,我兴奋的穿上新尼龙袜子,和同事们一块去师傅家拜年,中午回来看荣慧光着脚坐在炕上,哪也没去。
往年过年我们都是分别找自己的同学、伙伴一块出去玩,弟弟他们出去玩还没回来。二妹常和王元清同学一块玩,今天怎么没出去?
我诧异的看看妈妈又看看二妹问:“你怎么没出去玩?”
二妹把头扭一边不吱声,妈妈在一旁懊恼的说:“你爸也是,家里有两个大姑娘,咋不一块买两双袜子。”听妈妈一说又看二妹光着脚,我什么都明白了。
原来二妹在为那双袜子怄气,我赶快脱下来塞给她说:“我穿太紧太小,还是你穿合适。”
二妹给扔一边,我捡回来拿她脚往上套,二妹使劲扭身不理我,不哭也不说话,就坐炕上怄气。怎么哄也不消气。
我自责后悔死了,当初我俩相让没看出她生气,今天怎么这样?我恨自己没头脑,怎么看不出二妹的心思,造成我俩争尼龙袜子让二妹怄气,让爸妈多难受,这年过的也不快乐。
我难受的坐下,妈妈看出我也不好受,安慰我俩说:“等看见有卖的,再买双新的好看的给荣慧。别怄气了,搞得全家不愉快。”二妹像啥也没听见似的,就那样坐着,一直到天黑了悻悻的去睡觉,给谁都不说话。
也不知她咋想的,不知她能理解我们吗?她这性格内向难以琢磨,真没办法。无法挽回不经意间带来的矛盾。
爸爸这次回来探亲,在家住几天就带荣康去蓬莱老家看望爷爷。这年年景好,市场开放,集市上卖东西的挺多。爸爸赶诸由观集,猪肉五角四分钱一斤,快到春节了,爸爸想多买些肉给爷爷,再分给老家的兄弟姐妹们。
这个集没买上又等下个集,已是腊月二十八,爸爸和荣康早早去赶集,这天肉更便宜,四角五分一斤。爸爸买半片子猪肉,用三十多元,那时哪有买这么多猪肉的,为了亲人真豁上了。
卖肉的人也很高兴帮忙把肉送到家。
爸爸怕爷爷知道责怪他不会过,就把肉先放到大伯家说:“哥,你把肉分分,让孩子给几个姑姑也送点,剩下的你多留点吃吧。”
爸爸把肉交给大伯处理,自己带着在集市上给爷爷买的小食品,回家看爷爷。
爷爷自从我爸回来看他,乐的合不上嘴,唠唠叨叨的说个没完。
一会大伯端来一块肥瘦相间的后臀肉送给爷爷说:“二弟买的这块肉最好,肉嫩不塞牙,过年吃吧。”
爷爷以为我爸就买这些肉,很满意的说:“这块太多了,你切块拿回去让大媳妇给孩子包饺子。”
大伯忙说:“我有,留下一点,这是给你们的。”
大伯放下肉走了,爷爷端着肉说:“咱家过年从来没买过这么多肉,腌起来慢慢吃。”
爷爷放下肉顺着搭在房梁上的梯子爬上去,拿下来一个小红包,亲切神秘的给爸爸说:“这都是你寄来的钱。”
看看荣康又说:“拿去给我孙子买点东西,看他喜欢什么?”
爸爸把钱又塞给爷爷说:“这是寄给你花的,别不舍得,平时想吃什么就买点什么,我们有。”
说着从兜里掏出十元钱递给爷爷说:“过年了再给你十元,买点好吃的。”
爷爷哪舍得花钱,连这十元一块放进小红包里,又藏到房梁上。
爸爸往房梁上看看,上面还吊着咸鱼,问爷爷:“那咸鱼吊多久了?平时怎么不吃?”
爷爷从梯子上下来说:“吃不了那么多,慢慢吃。”
爷爷从小过穷苦日子习惯了,现在有钱也不舍得花。原以为爸爸就够会过够省的了,没想到爷爷更会过更省。都穷怕了,难道这就是家风吗?
伯父更胜一筹,爸爸买肉让他分,他只给在老家的大姑、二姑、三姑、六姑每家一根肋条肉,几个姑姑来拿时都高兴的不得了。
大姑是他们的姐姐,爸爸和荣康去看大姑时,伯父就让爸爸带着那一条肉,还说:“给她们每家都这些。”
爸爸挺纳闷,那么一大片子肉,每家咋分这点?不好多问,怕问多了惹的不高兴。就想愿咋分就咋分吧,反正谁吃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