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帝都隐患(四)
书名:凤凰天女之锦绣行 作者:晓月语斋 本章字数:3924字 发布时间:2022-10-13

圣元皇惋惜这位勇将出师不利早早殉国,对他的后代格外加恩。起汉成年后承袭了父亲的官爵,那时南五国已灭,元圣朝统一。

 

他最初时也参加过几次征讨和南疆的平叛,年纪轻轻便有了功勋。加官进爵,赐予府邸,与他的弟弟和两位姐夫都在朝中任职,可说是一门的家族荣耀。 

 

但他的心里始终未忘父亲的遗训,况朝廷对汉人的种种排挤和不信任,加上蒙古贵戚每每欺压汉族百姓,让许多汉族平民都归咎于亡国之故。起汉虽居官位,却心系父亲的复国宏愿,就在此时他结识了高垣。

 

当时的高垣满腹才情一腔抱负,结识了不少民间的隐士,与郑起汉一拍即和。起汉和弟弟、姐夫也已达成共识,秘密联络了外地的不少组织等待时机,准备里应外合。并利用职务之便,偷偷储备了不少兵器、火药,并偷运出京。

 

本是周密严谨的计划,却因帮派内的意见不合造成了行动的混乱。一部分过激的人,利用手中的兵器、火药,在多地搞暴乱,袭击蒙古贵族的领地,逞一时之快。不少无辜百姓死于械斗、爆炸中,这种结果,让高垣、起汉等人忧心重重,此时才知自己的行动是多么的鲁莽。

 

朝廷派了大批的军队在各地追剿,最后起汉兄弟两人和两个姐夫与兵部、工部以及下面枪械局的不少汉官,悉数被抓。近千人遭到斩立决,从几岁的孩童,到白发的老人,女眷家奴无一幸免。

 

一连几日,刑场四周在光天化日下仍能感受到空气的阴森恐怖。

 

郑起汉,这个从小就勤勉好学为官清正的儒学汉官,也曾经为圣元朝浴血征战。可为了民族的光复大业抛却了荣华富贵,却因对人心不一的浅识,落了个壮志未酬,反被灭门的下场。

 

定罪时,他对自己的所为供认不讳,痛心哀叹:“所做所为我不后悔,唯有痛心这复国大业葬在无知莽人手中,是天不助我,天不助汉。今日死不足惜,连累族家满门,既负父亲遗愿,又愧对至亲,还有何颜面见祖先于地下。”

 

在这次洗劫中高垣幸免于难,可心中的痛苦比死还难受,他认定是自己害了郑家满门。他曾在城外运河边躺了五天四夜,不吃不喝,以死殉友。不想天不绝他,被一老妇当做流浪之人救了他,此后他在将近半年的时间不与任何人说话,常常独自发呆。

 

那时父母双双离世,姐妹也弃他而去。 最后他卖了家产,流浪在民间,成了世人眼里半疯半癫的人。没人走进他的内心去窥探他的心理。一世的蹉跎,愤世嫉俗的清高,还有那唯一的心愿未了,勉强撑着他支离破碎的身心,独活于世。

 

少郡耐心听完高垣的陈述,心中说不出的感叹惋惜,世代风云淹没了多少热血之人。古来帝王将相改朝换代,一代崛起,一代沦落,对生命的轻薄炎凉,让人心寒。

 

她感喟颇多:“先生说的,本官年少时就曾听闻,京城这件谋逆大案牵涉之广,遍及两省,不想这事的来龙去脉竟与先生有关。过去十几年了,旧案重提,反觉这郑起汉确是一位令人尊敬的民族英雄,只是不逢世事,白白毁了一家老小,竟绝了郑氏一门的血脉,可惜了。”

 

高垣眼神复杂的看着少郡,略一思索,果断的屈身下跪,:“我相信自己的眼睛看人是准的,大人不但敏锐,还是位胸怀百姓的正直官员。我一生不跪朝廷,不跪官员,可今天我给您跪拜,是有一事相求,望大人成全。”

 

少郡见他这样,忙起身相扶:“先生不用这样,起来说吧。”

 

高垣并不起身,继续说道:“其实,当年郑家还逃出了一线血脉。抓捕时,郑家的大小姐正带着三岁的弟弟在郊外射猎玩耍,获知巨变,她处变不惊,让一位老家人带着弟弟逃出生天。自己则领着丫鬟回府赴难,遮掩官兵的耳目,这是郑家四门唯一存活的后代了。”

 

少郡甚感惊讶:“就说这个孩子还活在世上,如今他栖身在哪儿?”

 

高垣把头一磕到地:“我自知有罪不敢苟活,可郑家大人之罪,不该祸及妻儿。今日说出隐情,希望大人能念在郑家一族不是为一己私利被诛的份上,给这孩子一条生路,让他为郑家开枝散叶,承续香火。”

 

少郡道:“此案已结,对一个当年的三岁孩童,本官也有恻隐之心,不会加害的,这人在哪里?”

 

“他就是大人以前收在府里,如今随军的萧小,自逃出后,在贫困中长大,受尽了世人的欺辱。老家人去世后,他在街上流浪了几年,幸亏有大人收留,又推荐给元帅做了徒弟,这才有了栖身之地。”

 

这番话更让少郡吃惊:“你即知他的下落,怎不相认?让他蒙在鼓里受此苦楚。”

 

高垣道:“大人聪慧,怎会一时糊涂,这个案子只要圣元廷不倒,便永无翻身之日。怎能让他知道真相自陷苦恼,甚至因此送命。我变卖的家产也是偷偷接济他,至今他不知我和他父亲的关系,并且永远不想让他知道,就让他轻轻松松的活下去吧,大人也应明白我的一番苦心。”

 

少郡道:“嗯,你这样做也是对的,我会照看他,这孩子单纯,就让他心无负担的长大吧。” 

 

说完,她搀起高垣:“你所说这些只是一部分,至于你在帅府所做,究竟是为何?”

 

高垣说出了一桩心事轻松不少,如今他已不想做任何隐瞒:

 

“自从在各地出事后,为避免更多的无辜百姓伤亡,我们不再给那些隐秘的义军提供武器、火药。那时,静山恐是猜到即将来临的大祸,他先销毁了许多对外联络的证据,将剩余的器械火药做了藏匿。这一切,都是瞒着我的,我知道他是在保护我,可也更加深了我的内疚。就在他想计划疏散族人时,大祸就降临在这座府邸。大人现在应明白了,这座府邸就是当年的郑府。出事后,这里一直被官府封着,我倒是盼着这里永远被封住,里面的那些秘密便不再见天日,可皇上赐给了新拜元帅,又大动土木,我隐隐感到了不安。”

 

听到这儿,少郡问道:“你是怕里面藏匿的东西,是那批武器和火药吗?”

 

“对,当时案子破的很快,最后只剩下这些私自藏匿的东西没被搜出,失窃的兵器火药不是小数,所以朝廷为此大为恼火,这也是大开杀戒的原因。我目睹了为此丧命的人不计其数,又有不少平民被暴乱牵连死于非命,我的手上沾满了血迹,是我做了孽。

 

大人,我一直以民族大义为傲,也不认为这是大逆不道。蒙古人占我中原,杀了不止百万计我们的同胞,他们的罪孽更深,复国,一直是我们的心愿。可不知为何,当真正的杀戮来临时我竟然怕了,不是为自己,是为那些不该死的人。

 

现在,我就是不想让这些害人的东西再次落到那些人手里,伤害更多的人。也不想让官府再次翻起旧案牵涉无辜,我想按自己的方式销毁它们,以了心愿。”

 

少郡看着高垣,以这人的性格,说的话也应可信,那后来的绑架事件也应与此事有关了。

 

她问道:“昨日绑架之事,恐怕就是你说的那些人吧,先生若是明智,就该说出这一切真相。”

 

高垣沉默了,岂止昨天,从他进了帅府就被人盯上了。他猜到是些什么人,也知道他们的目的,在他前几日被两人劫持到一座隐秘的小屋时,就彻底明白了。

 

当时有一个着青衣一身贵气的人,不露杀意却气势逼人,摆弄着手里的马鞭,嘴角微翘,似笑非笑的说道:

 

“高先生别来无恙,就知先生是绝顶聪明,能从当年的大案中全身而退,在下佩服。像先生这样的聪明人,为何一直隐于闹市,不愿与我们联手,可惜可惜。”

 

这人的话正刺到高垣的痛处,他忍了几忍,平静道:“在下心如死水,只剩一副空空的躯壳,不堪重用,枉让爷白白惦记。我早说过,十几年我已不问世事,何苦让您为我屈尊在此,今日即已落入您手,我这条命也不值钱,听凭发落就是。”

 

那人发出一阵笑声,一双妩媚的眼角却带着一丝讽刺的凉意,一字一句,掷地有声:

 

“你听着,我尊重先生的选择,当年你也是位英雄,不管如今怎样,也曾做过许多抗元的努力。在下也不想为难你,只要你把那批东西交出来,我保你无恙。你也不用辩解,当年郑起汉在戒备森严的情况下,绝不会把它们运出城外,必在这府中,要不你怎会在这么短的时间赢得赤虞的信任,接你进府。你的心思我清楚,给你五天的时间考虑,之后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这话,高垣此时想起,那笑声,那语气,仍能感受到阵阵寒意。

 

他思忖良久,见少郡一副耐心的神气,似乎在揣测自己的心思,便说道:“大人既已知道我的身份,我也无须隐瞒,只是这些人虽威胁与我,却也是为了复国大业。我不参与,却也不能对他们不义,大人不用费心思,我死也不会说的。”

 

少郡此时既钦佩他的民族气节,又为他的迂腐之见生气,提醒他道:

 

“先生有仁有义,可他们未必这样待你。过去有多少为复国捐生的英雄失败,多少人为此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百姓一直处在这种动荡中。若现在的朝廷昏庸无道,我也会像他们一样。可如今时势已定,今上也做了不少努力,虽存在着不公,社会还算是安定,此时反叛,不是复国,竟是逆天的举动

 

何为国?百姓安居乐业的所在,就是国。东征将士浴血苦战,保的就是国,百姓在,国就在,谁要挑起战乱,我霍少郡第一个不答应。不瞒先生,不日即将举办的佛事已满城皆知,届时皇上亲临,若在此时举事,他们针对的不仅是皇上,还有数以万计的僧尼信徒、平民百姓。试问先生,你能无动于衷吗?”

 

高垣无语,低了头,少郡缓和下自己的情绪,冷静的问道:“这府里有多少这样的危险东西?”

 

高垣答道:“兵器可装备两千人,火药也足以炸毁一个寺庙。”

    

       少郡倒吸口凉气,若是佛事那天,这足以摧毁万安寺的一搏,是震惊圣元的一劫,届时将会把汇聚长京的僧侣百姓置于生死之际。


       她想起在万安寺,楚仲元说的话,万安寺始于圣元,毁于圣元一说,把这一劫说成是天意因果蛊惑人心,就是一场预谋已久的叛逆。

 

少郡深深舒了口气:“即便没有这些,他们也会有办法解决,可即使杀了这位皇帝,难道圣元就能无主吗?多少皇室宗亲在惦着这个位置,害的只能是平民百姓。如今若让先生配合我们,恐你一时也难以答应,我可以给你两日的时间做出抉择,如你答应配合,可以减少许多无辜人的伤亡,你也算是将功折罪。如不答应,这些人也终会被绳之以法,何去何从就看先生了。”

 

说完,她吩咐金元回府。

 

高垣突然说道:“大人说的不无道理,我可以考虑。还有一事相告,最近,半夜光顾帅府的不只那些人,像是有人也盯上元帅的府邸,不知他们是哪一路。”

 

少郡一怔,随即回身,微微一笑:“谢谢先生提醒,我会保证先生的安全,也希望先生深明大义,以大局为重,助本官一臂之力。”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凤凰天女之锦绣行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