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各样的考核组走马灯似的来考核,安全生产的、环境保护的、工业产值的、劳动就业的、项目建设的……陈小东被迫全部陪同,不陪不行,考核组一看分管领导不陪,首先就不高兴。说明你们没有重视嘛,领导不重视,工作怎么做得好,印象分自然拉低了。
何况无论哪一个单位来,考核指标其中一项都是领导重视,得,先给你这项扣分。
如果是县级部门主职带班那都要马天富和王军陪同。如果是市里的考核组,有时还需要分管副县长陪同。
多少总结报告里,都讲到一句话,领导重视是关键。
每一项考核都要准备台帐资料,都要陪同吃饭,还要送点土特产之类的。
陪同吃饭还得陪得他们喝尽兴了,虽然他能用气功将酒化到身外,但还是喝得疲惫不堪。工业办公室的人员,个个都是身经百战的,他们发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轮番上阵,常常是中午的酒没醒,晚上又上阵了。
海川的酒风,喜欢每次要喝醉个把,才说明这次饭局大家满意。因此工业办公室的每次进行排班,出场前先决定今天准备“牺牲”掉哪一个,当然考核组的会不会“牺牲”,则要看他们自己。
如果安排在所检查考核厂里的食堂里,那么,牺牲的人必定无疑是那个厂的厂长。
大家都深感到累,可没办法。
对于考核陈小东准备充分,自从一天跑了一圈企业,提出30%的要求后,每个月的数据情况他都会印制成小卡片,发放对象是镇班子成员、工业办公室全体成员和各个厂长。\固定格式是:一、各个企业的产值总排名,与去年同期数相比的增幅;二、各个企业当月产值数,与去年当月相比增幅;三、年度目标数及企业预计数。然后再在下面加上一段评价文字,如排名造船厂本月产值新增50万,新增数排名第一,表扬;丝织厂本月产值只增加了3万,需要加油努力等。
拿到小卡片的时候,都是各个厂的厂长心情紧张的时候。都体会到了在陈小东手下干工作不容易,很有压力。
原来宋良时只要时不时的请他喝酒,关系就相处得很融洽。宋良从来没有公布过各个厂的产值情况,也没对企业提出过什么要求,到工厂里去就是和厂长扯扯拉个家常。
不这样搞,大家彼此之间不清楚,甚至到年底时也只知道自己的产值,不知道别人的产值。
现在每月公开公布,如果自己排在后面,面子上下不去。何况这个还是给全体班子成员的,一直落后面,领导会有看法,厂长这顶帽子可就摇摇欲飞啊。
报表上谁也不敢落后,月度30%的增幅,每个厂长可都自己把着关呢。
早在一个月前,他就对各个需要被考核的方面进行梳理,对各个县考核细则任务进行分解,责令工业办公室责任落实到人,一是完善台帐,一项项对照,不允许遗漏;二是完善工作,哪些没完成的工作抓紧查漏补缺,不留死角。
临近考核前,他对所有的台帐资料利用三个晚上,全部过了一遍。作为分管工业的领导,这也是一个熟悉全部考核内容,检查下属工作做得怎么样的机会。
工业经济,重点考核的是投入和产值2大项指标。相比投入,产值更关键。陈小东对于考核还是相当有信心的。
陈小东暗叫幸运,今年的农历春节是2月4日,考核组基本是在1月底来的。这为化纤厂产值纳入统计多了1个月的数字1500万。
桃源镇的民营经济前期都没有纳统,陈小东很感谢,也很奇怪宋良以前竟然没有把民营经济纳统,给他留了很大的一块数字。工业办公室统计科全部纳入统计后发现年度产值有5300万,仅张宝的建筑公司产值纳统了2000万。
看来既要干得好,还要统计得好。这是技术问题。明明有的数据,不纳入统计多可惜啊,不是白白浪费了。
怪不得有人调侃说,现在有三十七计,第三十七计就是统计。
陈小东给自己划了底线,时间节点上可以适当变通,但实际产值上绝对不弄虚作假。
化纤厂、民营经济新增产值6800万。存量企业增幅都在30%以上,陈小东接任副镇长时是9月份,10到12月份,3个月时间增加了1300万。总增量在8100万左右,相比去年增加了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