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小说:下辈子别再骗我(5)
书名:诡语娜娜故事集:浮生杂记 作者:诡语娜娜 本章字数:2254字 发布时间:2022-10-29

我们是地地道道的北方人,居住在一个二线城市——西阳市。

西阳市有个向家村,那里就是妈的娘家。妈兄弟姊妹四人,她排行第二,上有兄长下有小妹。

因为是长女的缘故,妈自小就学做各种女工和农活,不管擀面蒸馍还是纳鞋底做针线、又或者种菜收粮洒农药,她样样精通。

妈生于1951年7月6日,时节正好是盛夏。为此,我经常揣测一个问题:因为妈生在夏天,所以对谁都热情似火,应该是这样。

妈遗传了姥姥的优良基因,漂亮活泼、喜爱文艺。

我十岁左右的时候,最爱问爸关于妈的事情。他俩是一个村长大的,住的又特别近,彼此之间绝对熟悉。

有一次,我又缠着爸让他给我讲妈的往事,他老人家想了想说道:“总讲那些说过的没意思,我给你说说你没听过的。”

听了爸的话我特别开心,就急急呼呼的让他赶紧告诉我。

我着急确实没错,我爸不急也是事实,他神秘地问我:“文文,你知不知道你妈儿时最盼望什么?”

盼望什么?小孩子当然盼着过年了,不但有好吃的食物还能穿漂亮的新衣服。

对于爸的问题,我想都没想就肯定的说出“过年”。说完,我得意洋洋地等着爸夸我。

结果,爸失望的伸出右手的食指晃了晃。

我没料到,他老人家竟然否定了我的答案。

左思右想了半天,还是觉得那个年代没什么值得孩子高兴的事,于是无奈的说道:“课本上说你们那个年代缺衣少食,过年才有好吃的,也才能穿新衣服。如果连过年我妈都不稀罕,那我真想不出什么对她最有吸引力。”

看到我一脸沮丧的神情,我爸像个老师似的和蔼的安慰我:“没事,我知道你肯定答错,不止是你,我还问了你大表哥二表姐他们,没一个人答对,你也不用沮丧。”

“爸,我不沮丧,您赶紧宣布正确答案。”

真的,我特别想知道正确答案到底是什么。

见我迫切的想知道答案,爸终于慢慢开口道:“你妈最盼望的就是村里人蹲在门口吃晌午饭的时候。”

“啊?为什么?难道我妈没饭吃?”

爸的话让我呆若木鸡,我没想到竟是这个答案。

“不是你妈没饭吃,而是你妈早就吃完饭了。村里人吃饭都喜欢凑在一起,闲谝聊天多热闹。每到这时候,你妈就跟你莲姨跑到人群里,一个唱一个跳的表演样板戏。还别说,她们演的还挺有模有样。”

当我爸用幸福的口吻说明原因后,我恍然大悟。

那段日子,我的成绩直线下滑,因为我总替妈疑惑。

她怎么没当演员?

“您还记得吗?我五年级期末考试退步厉害,老师叫您去学校面谈。您回来就把我一顿狠揍。老师说我不专心听讲,总操心您为什么不当演员。”

提起往事我只想笑,我知道妈也开心。可是张阳和护士怎么不笑反哭呢?我茫然而又不知所措。

张阳帮我拭去泪水我才反应过来,原来我在笑着流泪。

“妈,您还不想起床吗?”

刚开口我就后悔了,凌晨三点让妈起来干嘛?不懂事!

“妈,您知道黑夜让我想起了什么?想起那张老照片了。”

说到这时,我的眼前蹦出一幅熟悉的画面。

一个小脸脏的和猫似的女孩,卯足劲将一个大箱子拽了出来。看着古董一样的箱子,她的好奇心顿生,上去就是一阵乱踢,终于,箱子被踢开了。

那个女孩,就是我。

“咦,这里面怎么全是相册呀?”

我在箱子里来回翻找,除了几本老相册之外再无其他。那一刻,我无比失望,躺在地上又踢又打。

这么踢打了一会儿,还真被我发现了一个宝贝。

那是一张小小的黑白照片,照片上的人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女,她长着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整个人看上去英姿飒爽。

她长得真像妈,咋还挎着枪?真的假的?为了解开心中的疑团,我一溜烟跑去找我爸了。

“嗯,是你妈,是她十八岁那年照的。你妈是向家村的民兵连长,既要带领民兵进行训练,又要在夜里四处巡逻,经常都是一个人出去。”

爸一边笑眯眯的看着照片,一边讲着和妈有关的往事,语气里都是满满的骄傲。我当然也佩服妈,可毕竟年龄小,有些事压根不懂,只得继续请教我爸。

“爸,啥叫民兵?”

幼稚的问题让爸没了聊天的兴致,他将照片放到抽屉里锁好,起身去客厅看电视了。

“您瞧,我将这宝贝保存的多好,您看了肯定夸我。”

我拿着照片在妈眼前晃动,我知道她能看见,她在用心“看”。

“滴滴,滴滴……”

猛不防的,手机响了。

“文文,你妈妈怎么样了?”

这是来自大洋彼岸的问候,姜宇阿姨发来的。

“文文,你妈手术怎么样?醒了吗?还发烧吗?”

马瑞阿姨对妈的关心,总是这么细致体贴。

“四姐,得知你突发脑溢血我真不敢相信。”

展阳叔叔不管聊天还是发信息,都是直来直去,有什么说什么。

“云,你不是要和我们出国吗?可,可,唉!”

姚萍阿姨的慌乱,全都体现在了字里行间。

逐一回复几位长辈之后,我将收到的信息一条一条念给妈听。她绝对想知道信息内容,因为他们是相亲相爱的五姐弟。

几位叔叔阿姨都是知识青年,其中姜宇阿姨年龄最大,展杨叔叔年龄最小。

他们是1971年在向家村工作时结识的,虽无血缘却胜似亲生姐弟。彼此相互照应,相互关心,不管谁有困难一起解决,从来没有谁抱怨过一句。

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们的友谊没有随着时间和空间而改变,就算时至今日,就算姜宇阿姨去了国外,他们依然联系不断。这种至真至浓的情谊让我深受感动。

1971年既是妈的友谊开端之年,也是她参加工作的第一年。于她而言,这一年非比寻常。

为此,我特意“专访”我妈,请她谈谈自己第一年工作时的感想。我还买了一个崭新的笔记本,想将我们的谈话内容记录下来,以便我写工作感想用得上。

可等了半天,就听妈说了六个字。

对此,我是万般纠结,不甘心的继续问道:“妈,请您说详细点,我这还准备认真记录呢。”

妈看了我一眼,利落地说了俩字:“完了!”

“完了?这也太通俗易懂了。”

我锲而不舍的第三次“专访”,直到妈斩钉截铁的“嗯”,我才不得不放弃了“专访”。

打开笔记本,我失望地写下六个字:“很激动,很高兴。”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