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来了,麦浪金黄,沉甸甸的麦穗随风摇曳。
经人也匆匆赶回来了,像往年一样,黝黑的脸庞,暗淡的眼神,整个人比出去的时候消瘦了许多。
与他一同归来的还有同村的几个年轻小伙子,精气神都不怎么好。
傍晚时分,经人和素秀坐在院子里歇息,享受这难得的宁静时光。经人轻声对素秀说:“今年煤矿上出事了。”素秀心里一紧,她关切地看着经人,眼中满是担忧。
经人继续说道:“有个老矿工去干了不到一个月就开始频繁咳嗽,而且还时常恶心呕吐,吃不下饭。有一天他在下井的时候突然大口吐血,然后就晕倒了。送去医院治疗后,听说是肺部有问题了。他全身无力,甚至连床都下不了,呼吸也变得困难,几乎瘫痪了。”后来,煤老板给他家里给了一小笔钱了事了。
素秀听了,心中一阵恐慌,她不禁想起了经人的身体状况。经人每次回家都是面黄肌瘦的样子,有时也会咳痰。想到这里,素秀的脸色变得苍白,她紧紧握住经人的手,眼中充满了忧虑和不安。她担心经人是否也受到了影响,会不会有什么危险?
于是对着经人说:“那煤矿里是不是有什么传染病,你每次回来的状况也好让人担心呀”。
经人说道:“能有什么传染,我们几个不都好好的”。
素秀一脸疑惑地说:“是不是这人本来就有病,去矿上干那么累的活肯定复发了,家里人也不拦着点,真是有钱不要命啊”。
经人白一眼素秀,说道:“再苦再累我们也得去啊,要不让你们去挖煤行不行?”,随后做了个嫌弃的表情。
这些天,夫妇俩正准备收麦工具,准备赶紧去麦田割麦。村里的大多年轻也都陆续回来去自家麦田里进行秋收。
这天,小明正在和爷爷磨镰刀,忽然,大门“吱”一声被推开了。
只见一个年轻女子穿着淡蓝色的 T 恤,一头三七分中长发,肩上还挎着一个白色包包。她轻盈地走进来,身后紧跟着一个小平头小伙,他一脸老实模样,但穿着打扮却也显得干净利落,手里还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
“妈,我回来了!”振元猛地抬起头,原来是经凤回来了。
经凤的精神状态明显比以前好了很多,再加上一身崭新的装扮,整个人看起来都年轻了好几岁。她的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神情,步伐轻快地朝屋里走去。
当她走到院子时,看到了振元,立刻高兴地喊道:“爹,我回来了!”
正在厨房忙碌的黄燕和玻玲似乎是听到了经凤熟悉的声音,手里的面杖还没来得及放下,便跑出来了。
“你说你这两年跑到哪里去了,啊。一个音信也没有,太急人了,还以为你丢了呢。”黄燕率先盘问道,脸上却是又惊又喜。
玻玲在一旁也附和道:“姐,你这是跑哪里去了”。
在客厅的经武也走了出来,看到姐姐回来也是十分高兴。
“我......我......”
经凤刚想解释,但却被小明打断了。
“妈妈!”小明突然喊道。
经凤转头看去,只见小明站在不远处,一脸惊讶地看着自己。
“小明……”经凤激动得差点落泪,她连忙朝小明走去。
小明见妈妈回来了,愣了一会儿,然后便喊“妈”“妈”,边跑上前去抱住经凤”呜呜呜呜”哭成了泪人。
经凤一把抱起小明,也有点伤心,便说着安慰小明的话,哄着不哭。一边从包包里面掏出了好多小吃塞在小明手里。
“妈妈不在的时候,有没有好好吃饭?”经凤关切地问。
“有,奶奶每天都给我做饭吃。”小明抽泣着回答道。
经凤欣慰地点点头,又抚摸着小明的胳膊。
振元站起身子轻声说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经凤牵着小明不慌不忙的进了屋,到了客厅。经武给两人倒了茶水,并放上馒头在桌上。经凤稍作休息,首先简单介绍了旁边的男人。然后一边喝茶一边将事情的一五一十告诉了全家人。旁边的小伙也客客气气,时而应和补充两句。
原来,去年春天的时候,经凤和同村的两个姑娘一起去武靖市打工。城里的老板看到经凤平时不太爱说话,但是干活却非常踏实。尽管在遇到重要事情时,她会有些急躁,说话声音大,但除此之外,其他方面都还不错(老板并不知道她已经离异)。于是,老板干脆把自家一个沾亲带故的亲戚介绍给了经凤。
这位亲戚是一名老师,为人十分实在,工作也相对稳定。只是他为人处世太过实在,导致30多岁了还没有娶到媳妇。正好这时来了三位农村姑娘,而经凤无论是年龄还是务实程度都很合适。经过老板的一番仔细观察和考量后,便趁着休息时间安排他们见面,并有意撮合二人在一起。
就这样,两人开始了交往。过了一段时间,经凤认为时机成熟了,便把自己有孩子且离异的事告诉了杨老师。
杨老师也是做了再三的心理斗争,和家里人考虑很久,最后确实觉得经凤不错,才勉强接受了经凤。
于是两人终于在一起了,索性今年开春把证也一块领了。这才回来拜见岳父岳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