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三沙名人之路博德(下)
书名:三沙岛语 作者:秦岭山夫 本章字数:1297字 发布时间:2022-11-02

公元前110年,汉朝一代名将、伏波将军路博德在统一南越国后,再率汉军抵达海南岛。

百年后,《汉书·地理志》载:前110年,汉军自合浦徐闻南入海,略得大洲,东西南北方千里,以为儋耳、珠崖郡。辖南海诸岛,并派水师巡视西沙。

这就是中国史上第一个跨海登陆战。由于战役规模有限,史书只给了简略的记载。

但这一战带来的震撼,却穿越了两千多年,直至今天。

据《汉书》,汉朝统一海南时,海南的人口为23000余户,约10万人,这可能就是前110年海南岛上的人口总数。这么多的人口,其生产力和社会结构必然不晚于部族联盟阶段。

在统一海南的膏腴之地——南渡江三角洲之后,路博德又挥师向西,沿着海南岛北部海岸线,一直行军到海南岛西部洋浦半岛上的一个江口,就是后来被命名为南滩港的地方。

只见这个江口风光秀丽,是骆越人渔民的天然避风港,港口是南滩江冲刷而成,港内可以停泊数百艘渔船。一条100多米长的珊瑚礁石蜿蜒在海岸边,江口海岸的红树林摇曳多姿,在海天一色的映衬下,美不胜收。

在这里,路博德将军遇上了一位美丽的骆越族女子。这位美女长发飘飘,皮肤白皙,容貌美丽。令路博德将军讶异的是,这位美女双耳挂着很重的耳环,将耳垂拉得很长。美女告诉路博德将军,这里的骆越族人都以耳垂长为美。因为他们认为,耳垂越长意味着福寿越绵长。

于是,路博德将军将这个地方命名为聃耳(意思是“长耳”)。路博德决定在海南岛西部设立的另一个郡级行政区域,就叫儋耳郡。

在上报汉武帝获得批准后,他看到这里民风淳朴,地势开阔,物产丰富,饮水充足,海运便捷,路博德就将郡治设在南滩港附近的旧州坡。他率汉军驻扎在旧州坡,筑起了儋耳故城,成为儋耳郡的郡治。今天儋州的这个“儋”字,就是来源于儋耳郡。

这个故事记载在比较权威的古地理书《舆地纪胜》中,“伏波……西至一处,有聃耳妇人出现,号其为聃,或讹而为儋”。

《舆地纪胜》由南宋王象之撰写,叙述了各地风土人情,是研究南宋以前地理的重要文献,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所以,这个故事可信度较高。而骆越族女子的美丽,在史书中也有记载,同样是一本权威的古地理书。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引用了岭南最古老的方志《交广春秋》,介绍说珠崖郡和儋耳郡的骆越族出美女,“女多娇好,白皙,长发,美鬓”。

路博德将军命名儋耳郡后,就返回中原。七年后,路博德受犯下大逆不道之罪的儿子牵连,因渎职罪被削爵。

又过两年(即前102年),汉武帝命令强弩都尉路博德在居延泽修筑居延塞。

路博德以强弩都尉的身份屯守在居延,直至逝世。

今天,海南人民都以路博德为开琼之祖,加以供奉,当然在路博德将海南纳入华夏版图之前,从考古和海底打捞文物及东南亚各地史料综合来看,海南土著骆越人就已经与南洋土著有了海上贸易和往来,可以确定的是这些当地渔民也已经开始在西沙群岛附近海域开始了捕捞活动。

所以当路博德将海南纳入华夏版图德那一刻,三沙群岛及其海域也和海南土著渔民一起也进入华夏历史,据说这次汉军楼船队还巡视了西沙附近海域。

150多年后,西汉东汉换代时,岭南及南海又一次脱离中央管辖,公元42年,东汉中央征服又派一伏波将军来收复岭南地区,这次这位伏波将军不但到了海南岛还去了三沙市西沙群岛,具体详情,请看下回。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三沙岛语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