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猜证
书名:丁贵仙途 作者:笑笑羊豆 本章字数:3241字 发布时间:2022-11-10

       通过对比意念之力和魂力的增长方式,细究起来,可以得出结论——

       魂力,源于外在物质蕴藏的能量;而意念之力,顾名思义,可能是自身内在转化而来的能量。

       自身内在,这四字,似比较玄空,其实不然。

       可以理解为,其包含神魂能量,意识思维,甚至包含仙阳,等等。

       总之,一切源自体内的能量,都有可能转化为意念之力。

       但,必须通过修习手段方可。

       以前,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现在不管对不对,自己终于能稍稍一窥魂魄本质了。

       也许这结论,还只触及本质的皮毛而已,但总算是属于自己的见解,颇为不易。

       其实,关于天魂,有个最直接的佐证——

       记得天魂归位时,明显有一种“灌灵”的感受,还伴着“饥饿感”。周身的物质或气息,有一个短暂瞬间,明显是涌向自己体内的。而且,当时自己产生了一种吐纳感,天魂小球也大了一圈。

       这至少能表明,天魂是可以吸取外在物质而内化己身的。

       否则,进入体内的物质,哪去了?

       否则,天魂小球,凭什么大了一圈?

       所以,天魂能贮存魂力,几近事实。

       而其内部,即便不是全部,也至少有大半,应该便是神魂之力,或叫神魂能量比较妥当。

       丁贵自然不会简单地认为,神魂之力是可以直接存在的,如同尘世一样,其应当也是需要由能量转化而得。

       这便说得通了。

       吸魂符吸取的应该只是魂力,而不是神魂能量。

       而转化的关键,便是天魂之球。

       回到飞行问题上,有了魂力,就能飞行了?

       从事实来看,是的。

       为什么呢?

       自己并不清楚,但可以猜证——

       魂力,或许,能自行地消减冥地环境对魂躯的束缚。

       而且这种消减作用极强、极灵活,就像游鱼之于江河,水底水面,随心所欲。

       既然类比江河,那这里,就得提到冥地的苛刻环境。

       或许,结合之前玉儿尘世所称的阴间说法,阴冥的称谓替代冥地,形容起来,好像更为妥当。

       阴冥世界的直观感受是,既沉浊,又稠密,似有阴气逼人,直入肺腑。

       但并不令人窒息,相反,更宜魂躯。

       故连新死之魂,都无须主动吐纳呼吸,便能适应阴冥。

       可以理解为在海里,要浮起些许杂物,尤其是草木之物,轻而易举。

       而阴冥之环境,便如浓度极高的咸水,鬼魂沉浸其间,就饱受浮沉之力。

       进而,仅凭微弱魂力的消减作用,便能飞起。

       飞行,之所以能成为鬼魂的本能,恐怕便是由阴冥和魂力两个条件实现。

       于是,丁贵斗胆猜想,若是他能身处尘世,不被消融魂躯的话,未必还能飞行。

       因为失去了阴冥环境,魂力的消减作用,可能就不明显了。

       想到此,不禁要自问了,飞行分明是由冥地的特殊性决定,与魂力关系不大吧。

       这,不对。

       可以想象,若没魂力,鬼魂或许能静浮阴冥之中,但却无法行动。

       魂力的消耗——即为动力,再意随心走,才是飞行的关键。

       就比如之前,自己失一魂,醒来后小半天内,为何不能飞起?

       还有其他鬼魂受到重伤后,为何不能飞起?

       正是因为魂力羸弱,得不到支持,无法飞行。

       阴冥环境,只是让飞行成为可能,也就是让身体显得轻盈一点。

       但这种轻盈,是对所有处于其中的“活物”而言,也即对具有魂力或与魂力相似之力的活物——还是叫意识体比较准确——而言。之所以要这么强调,是因为像幻郎儿这类罕见“怪物”,似乎不像具有魂力的样子,但依然能飞行。别忘了,幻郎儿曾在自己的梦中飞赴宋离身边,这可是从小蛇山到枯冢谷的万里之遥啊。那必然说明对方具有了,其他类似魂力的力量吧……

       对于不具魂力之物,阴冥之境却影响不了,它们自然也享受不了“轻盈”。

       所以,抱着一人飞行,并不像尘世中那样疲累。

       但抱着一块石头飞行,又明显感觉很累。

       这都是经验之谈,平常谁会注意这些习以为常的事情,也就丁贵时时在感受修习进步,才会暗自对比。

       如果以上揣测属实,那么,就有一个疑问了。

       为何天魂归位之前,对魂力的影响几乎没有,而且,自己依然能疾飞,能施展巨力?

       有三种可能。

       其一,天魂不再,的确影响了魂力作用,但魂魄既神秘又强大,有自行修复或者自觅折中之法的能力,弥补了天魂缺失带来的多数影响。少数影响还是有的,在开魂前,在没有仙阳滋补前,疲累,撕疼,脆弱,健忘,负面情绪,等等,小毛病不断,一直困扰着自己。要不,后来也不会取来小本记下重要事项。

       其二,魂力,这里应该称神魂能量,在天魂失去后,没有也无法消失。而是自发进入体内各处,贮存起来。待需要用到之时,便自发转化为魂力。至于不通过天魂,又是以何种方式转化,转化效果如何,尚未知……

       其三,自然是以上两者的结合了。

       之所以这么猜想,正是基于事实反推得出。

       这是由果及因的猜证,以丁贵目前的见识,可远远不能由因及果。

       不对!

       天魂天位前,和归位后,其实,是有一处不同的,居然才想到。

       归位前,无时无刻,哪怕主动吐纳,也无法获取外在神魂能量。

       归位后,无时无刻,哪怕不吐纳,也会出现外在能量倒灌,只是很微弱而已。

       这种差别,普通鬼魂必然难以感知,但凭着修习后的耳聪目明,及天魂失而复得的经历,还是可以对比出来的。

       以上半猜半想,虽然颇多牵强之处,但丁贵笃信不已,以后也会时时验证。

       ……

       既然天魂之球,可能是魂力的贮存之所,那么意念之力,是否也有一个魂球贮存呢?

       很明显,魂力是不可见之物,而意念为可“见”之物。

       见,自然不是肉眼之见,而是指能直接感知到的意思。

       无论是一股意念在体内穿梭,还是一个意念小手在体外远游,都有一个共同点。那便是自己都能以旁观者的身份,感知到其所有动作。形象说来,便是在意念或小手凝成同时,便等于在脑洞中开启了一块巨屏,能从各个角度获悉意念的一举一动,不漏哪怕一个细节。换言之,意念便是身负无数眼睛的载体,不仅能感知所过之处的一切,也能展露其自身一切。更了不起的是,其还能同时随心执行相应指令。

       可以断言,意念在体内,具备了五感功能。

       而意念小手,在体内和体外,都具备了五感功能。

       类比魂力是由外界的能量内化并转化成魂魄的力量,那么,意念之力,是否也可以理解为,由自身内在转化而来的能量?

       想要弄明白这点,可以先问问,意念的本质是什么?

       丁贵很幸运。

       其是被柴婆婆开了魂,赋予了一股意念,才得以走捷径,开启修习之路。

       像小蛇山诸人,则不得不自我开魂,自我凝聚意念。

       意念初始,勿庸置疑,是由无数念头,经过长久练习,才凝聚而成。

       而单个念头,本是随机的,短暂的,又如何相互凝聚呢?

       那自然需要一种力量,来促进和维持凝聚。

       这种力量,应该属于意念之力的前身,算一种原始状态,只有意念成型之后,便可化成意念之力。

       而凝聚出来的念头总汇,便是单股意念。

       这几乎算是重复了一遍凝神诀的观点。

       丁贵修习至今,不仅指引他人凝聚念头,也自我开过三个天魂绳段为小球,时至今日,很认同此观点。

       举个例子,比如感觉饿了,这是一个念头。当置之不理后,不消多久,又会出现一个念头,还是感觉饿了,这是第二个念头。如此往复,经过多次,会出现,第三,第四……无论多少个,大脑是不是会随着相同念头重复积累,产生越来越强烈的进食渴望?

       这种进食渴望,便是一种促进和维持的力量,让“饿了”的念头不绝,一直持续下去,便可以称之为意念之力的原始状态。但这还不够,此渴望只是外在动力,哪怕让念头强至极点,也无法转化为意念。

       所以,需要借助修习之法。

       凝神诀的意念修习,极为简单,经丁贵体悟后,可以分成三步。

       简言之,先是画面呈现,再是专注臆想,最后内视成功,便是意念凝成。

       还是以“感觉饿了”为例。

       这里“饿了”的画面很空洞,并不存在,所以先得明确“饿了”的具体情境,比如饿得前胸贴后背,饿得面黄肌瘦,饿得皮包骨,等等。

       然后,便可以不断臆想这些情境画面——即重复的念头,当真地在脑洞中看见“饿了”的样子之时,便意味着意念凝成。

       当然,“饿了”的意念,可能永远无法凝成。

       因为此类念头,从一开始,便是一个虚而不实的念头集群,呈现出来,难度极大。

       哪怕丁贵修习有所小成,也凝不出来。

       若换一个实而不虚的念头,便有望成功了。

       他脑中的铁片和红线,就是真实存在其中的。

       若以二者之一为画面,然后保持臆想,绝对有望内视成功。

       别的鬼物没有这些,也无妨,凝神诀早告知过脑中事实——漆黑的脑洞中,唯有无边的虚无和一段绳魂。

       有这点画面的启发,也足够了。

       由此过程,不难发现,意念凝成的关键,也是最简单的方法,便是内视有物。

       这不奇怪,视力是五感中,最常见及最基本的功能。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丁贵仙途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