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节:辗转流离2
书名:好日子在后头 作者:一声笑 本章字数:2578字 发布时间:2022-11-06

       我站在街心茫然不知所措,四处张望。


       莱芜这小城市,街上没看见哪有旅馆可住宿。行人越来越少,偶见走过一位粗衣男子,我鼓足勇气招呼他,问哪里有旅馆?


       那人说:“向西走有机关招待所,有证明才能住。”


       又说:“向北再往东走有个澡堂子,那里也能住店。”


       我问:“再没有旅馆了?”


       那人说:“没有,都住澡堂子,挺干净的。”


       我惆怅苦闷,眼看太阳下山,天黑了下来,再找不到住的地方可咋办?难道只能住澡堂吗?


       无奈的我不自觉的向澡堂方向走去,果然可以住宿,服务员把我领到一个小隔间说:“你就住这吧。”


       小隔间有两张床,已有一位五十多岁的大娘落脚。


       这小隔间原来是洗澡的客人浴后休息的地方,一个个隔间紧挨着,没有门,挂半截门帘,可以看见门口来来往往的腿脚。


       幸好有位老大娘同住作伴,若是我一个人住还挺担心。一天的燥热烦恼真想找个地方洗漱清凉一下,遗憾的是这澡堂只管住,没有洗漱的地方。


       隔间外面的大屋,都是刚洗完澡的男客走来走去,不方便出屋。只好老老实实的呆在这里委屈一宿。


       同住的那位大娘挺爱说话,我烦躁的心情只想自己静一静,胡乱回应几句。


       大娘很快入睡了。累了一天的我,翻来覆去却怎么也睡不着。


       想着回家看妈妈的情景,妈妈在济钢干活累的黑瘦,腰伤还没痊愈又去上班,妈妈不示弱,满满的家务够累的,还一定要自己出去挣钱。


       妈妈还有意的引导我说:“姑娘大了,该找婆家了,有看中的找个。”


       妈妈还托我同学安银铃留心,这次回家还挺可笑的,安银铃真的强拉我去她学校相亲。


       我认为找对象得自己找,像我这样的条件靠介绍是不行的。


       在安银铃的盛情下,我无法拒绝,我没打扮,素面朝天跟她去学校应付。


       对方是某学校毕业的体育老师,我们一见面互相都没什么感觉,无话可谈,辜负了银铃的一片热心。


       在家里二弟还和我说:“妈妈那天找人算卦了,还说你的事呢。”我问怎么说的,二弟光笑不说话。我想他也不一定知道大人们说的啥,我不感兴趣,也没再问。


       想着想着自己觉得好笑,睡不着怎么让这些破事钻出来了。我翻个身脸朝外,外面还有洗浴的人走动,木屐“咯吱咯吱”的踏着木地板声,让人更难以入睡。


       想想自己好可怜啊,沦落到借澡堂住宿。想想到山沟钢铁厂工作这半年多,厂领导的看望关怀教育感化,当地村民的穷苦落后,需要我们帮助解救,改变我不少观念。


       在原公司我是学习毛著的积极分子,来这厂还和同宿舍女友们一起继续深入学习毛主席著作,互相交流心得体会。


       他老人家讲:“什么叫工作,工作就是斗争,哪里有困难,哪里需要我们,就到哪里去。”


       这句话深深影响了我。被深深感召的我激情飞扬,曾下决心把户口迁过来,在山沟扎根好好干一番事业。可是这次回家遇上的交通大麻烦,又让我烦死这个地方了。


       我烦闷愁苦,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老大娘的呼噜声更让人心乱,外面脚步声渐渐稀少,不知几点了。我劝自己别胡思乱想了,想点快乐的事也许能睡着。


       这时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展现在脑海,那是离家几个月,攒五六个班第一次回家看妈妈,心情别提多高兴多激动。


       天刚蒙蒙亮,就去搭乘前一天定好的厂里的大货车,三个人挤在狭窄的驾驶室里。


       那时的公路都是泥土路,汽车跑起来,黄土漫天,走出莱芜转向济南,要钻出山沟沟了。


       路越走越难,驶入层峦叠嶂的群山谷岭中,蜿蜒崎岖的山间公路顺着山势婉转,就像一条不见首尾旋转的长龙。汽车在悬崖峭壁下缓慢行驶,路窄急弯多,汽车转了几道弯仍能看见山脚下刚进山的路。


       弯弯曲曲的山路像玉带绕着层层梯田,山间有细流瀑布、潺潺流水,远望幽谷峭壁,山坡植被茂密,绿影婆娑,栗子树核桃树挂满绿绒“球球”,这是果实的外衣。密林中鸟儿啁啾,婉转清脆,绿草茵茵百花绽放。在蓝天白云阳光的辉映下,气势磅礴,格外壮观,好一幅淳朴美丽的山野美景。


       打开车窗猛吸一口湿凉清新的空气,甭提多舒服了。


       望着山里的几户人家,顿觉他们很幸福,他们和大自然融合在一起,吃着自种自产无污染的食品,与世无争,无忧无虑,清心寡欲,延年益寿。汽车驶过这段盘山路,又进入尘土飞扬的黄土路,想想山沟也有可爱的地方,烦恼忧愁有些缓解,不知不觉醒来天亮了。


       我坐上途经颜庄的长途汽车,到颜庄不到七点。我走小路快跑,也许误不了上班时间,尽量少给歪心班长留话柄,不是怕他是不愿多事。


       我迎着初升的太阳,疾步走在田间小道,青春的活力让我暂时忘了昨天的烦忧,为新的一天兴奋起来。


       这次回厂的路犹如万里长征,从前天晚上出发到今天早上,历经四十多个小时,终于在上班前赶到圣地“延安”。


       正值青春年华的我,简单幼稚,热情奔放爱冲动,特别容易被熏陶被感动。


       我爱看书、看电影,爱学习,常把自己融入故事中,我为故事中的人物兴奋、流泪,立志向他们学习。曾把《青春之歌》电影中的林道静当做楷模,学习她的革命精神和自强不息的气槪。还有 《野火春风斗古城》《林海雪原》等书中人物形象的描写,我看了不认为有夸张写法,认为都是真实生活中值得敬仰的英雄。


       在幼稚心灵里种下的全是革命英雄的形象,英雄的思想和人生。人生的方向就是向他们学习,像他们一样生活。


       中央号召学毛主席著作、学雷锋做好事,我很认真的学习,不仅坚持每天写好多学习笔记、发自内心的写心得体会,还在笔记本的首页贴上老三篇的小册子,作为座右铭。像《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我不止学习一遍,学一次提高一次,心得体会越写越入神。


      这些学习真的改变我的世界观,改变我对山沟的偏见,我暗自下决心,要在山沟干一辈子,为建设国家重点战略工厂,为改变山沟的贫穷落后,贡献自己的一切。


       到秋末冬初我回家那次,和妈妈畅谈了我的想法,不再想调走的事,要把户口也迁到山沟。


       妈妈很支持我说:“在哪工作都一样,你爸从小就到处奔波,为了找活干,不知吃多少苦受多少累。为了生活,咱们认命吧。”


       我刚调莱芜时,只带一套单薄的被褥,冬天宿舍没炉子,冻的当“团长”。这次和妈妈说再带床被子,好好在山沟生活。


       我家可怜的居然没有一床多余的被子,妈妈想做来不及,就给我买一床被子的钱,让我到济南买吧。


       我为了省钱,没买成品,买一床被面、被里和网好的棉絮,回厂里自己做。配齐生活用品准备扎根山沟。


       那时厂里青年人多,流行过这样一句话:“为工厂献青春,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


       那种澎湃的激情像一种不可阻挡的神秘力量,涤荡在我们每一个年轻人的心里。


       像在开山劈石的施工中,很多人连续几天几夜不离工地,吃睡在山上工地,不知什么叫苦累。


       这就是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青年一代最可爱的样子。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好日子在后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