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节:乱世探亲4
书名:好日子在后头 作者:一声笑 本章字数:2371字 发布时间:2022-11-12

      荣康想着还要去接妈妈,一夜未睡好,只觉恍恍惚惚的,赶紧再睡一会,恢复体力。睡一觉醒来,看爷爷挺好的,坐在门口吧嗒吧嗒的抽着大烟袋,荣康无奈的笑了笑。


       妈妈在旅馆住一夜,早起排了个三号,看完病拿好药,就等荣康来接她回家。妈妈也是一夜没睡好,惦记家里的老人和孩子。


       正想着,荣康气喘吁吁的走进来,两眼红红的。


       妈妈心疼地说:“来晚点就晚点呗,急啥,看把你累的直喘。怎么眼睛还红红的?”


       荣康怕妈妈再着急上火,揉揉眼睛说:“迷眼了。”


       荣康没睡好,早上也没吃好,觉得虚弱无力,就说:“坐一会再走吧。”


       妈妈总看着儿子不对劲,又不知问啥。


       歇了一会荣康说:“刚才出一身汗,现在歇好了,咱们走吧。”


      七八月的天正是最热的时候,火辣辣的太阳晒的大地滚烫,荣康骑车带着妈妈奔驰在崎岖不平的村间小路上。杂草乱石像拦路虎一样,随时给车子添麻烦。


       正常时候荣康骑车走这样的路不算啥,今天太虚弱了,没骑多远就觉得两手发抖,大汗淋漓,一块石头垫了一下,车子东拐西拐,没把住摔倒了。


      荣康赶快扶起妈妈,忙问摔坏了吗?吓着了吗?妈妈看看儿子,感觉今天就是不对劲,儿子车技很好,骑车从来没摔过,今天咋的了?


      荣康看看妈妈没伤着,自己还可以,没多说,让妈妈坐好,继续骑车赶路。好不容易到家,全身汗如雨下,虚弱的站不住一头倒炕上了。


      爷爷有些住够了,这几天老闹事,见我妈妈和荣康回来,也没看荣康累成啥样,又任性的闹起来要回老家,还说不能让自己死在外面。


      荣康这才把昨天晚上爷爷的事告诉妈妈,荣康说:“爷爷就是没蒸好馒头,心急上火,又吃点东西压住气像岔气似的,到医院检查什么毛病没有。”


      妈妈看看爷爷看看荣康,又看看外面大热的天,觉得爷爷来一趟不容易,就劝爷爷再多住些日子,等天凉快再走。


      又说:“爷爷忙碌一辈子,在这什么也不用干,好好享受生活,是爷爷的福气。”


      爷爷听不进去,仍闹着要走。


      荣康又劝说:“爷爷好好住着,我写信叫我爸回来看你好吗?”爷爷听说叫儿子回来看他,高兴了,答应住下不闹了。


       爸爸收到荣康来信,知道家里情况,怎奈不是节假日,工作走不开,请假要扣工资,舍不得那点薪水被扣。就说等到国庆节放假再回家吧。


       爷爷不想等,又闹着回家。全家不想让爷爷这时走,天气炎热路上遭罪,回家自己又吃不好。


       荣康和妈妈商量请在洛阳的四姑来陪爷爷住几天。


       四姑接到信很高兴,和四姑夫带着三个孩子一家五口很快来到我家。


       四姑能说会逗哄着爷爷,天天乐呵呵的,他们在一起很开心很快乐,爷爷也不闹事了。


       我家连厨房才一间半房子,怎么住啊?妈妈让四姑一家睡炕上,自家人睡地上。四姑不肯,执意要睡地上,推让不过只好听四姑的。


       就这样到晚上,炕上地上全当床睡满人,幸好是夏天,盖一点就行,不然我家真没有那么多被子。


      妈妈每天操劳这么多人吃饭,荣康骑车去采购,仗着有个军属证,买东西不用排队,鱼、肉、蛋、菜、米、面每天买一大堆,一天就吃光。


      妈妈还在上班,为了照顾一家人,经常请假,请假不受处罚只扣工钱。


      四姑喜欢吃济南的大米,还说走时带些。忙忙活活住了二十多天,临走时妈妈让荣康到市场买了七十多斤高价大米给四姑带上。


       四姑他们带着东西走了,也没给爷爷留下点钱。


       这段时间妈妈又忙又累,家里的一点积蓄全拿出来用了,妈妈把囊空如洗的钱包拿给荣康看,说:“只有手中这点吃饭钱了,爷爷想走也没路费了。”


       荣康写信把这些情况告诉我,希望我能回家看看或寄点钱。


       我们山沟里的工厂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总是晚一步,那时依旧在轰轰烈烈的搞建设,请假回家不容易,还扣工资。


       我自工作把饭菜票以外的钱全都寄回家了,平时买生活用品和回家路费都是从十三元饭菜票里省出来的。


       我不带钱回家有什么用,妈妈现在需要的是钱。


       家中正常生活时,有爸爸和我的工资,荣泰上军校的一点津贴,荣慧上中专供给制,妈妈干点家属工,生活还算宽裕,精打细算还会有点积蓄。


       自从把爷爷接来,为孝敬老人天天买好吃的,给爷爷看病要花钱,再加上四姑他们一家的到来,家底全用上,花销透支了。


       从二弟的信中我能理解家中现在的困境,我不能让妈妈为难,妈妈身体本来就很虚弱,怎抗得住这样折腾。


       我要想办法弄点钱先寄回家,这个月不吃菜了把饭菜票换了十元,还是太少了,得借点,和谁借呢?


      身边的年轻人都没有多余的钱,好友王彩霞唆使我去和刚交的男友金坚借,我曾决定结婚前绝不给对方添麻烦,尤其是经济上,现在很无奈,只好硬着头皮去借,我借他20元钱,并表示分次还,一定要还上。


     我一共有了三十元钱,立刻寄回家,并写信安慰妈妈,别着急上火保重身体,等发工资立刻再寄回家,不要为钱发愁。


      67年8月末,荣慧中专毕业,被分配到栖霞军区幼儿园工作,荣慧准备先去报到,再回家收拾东西去上班。


      自四姑走后,爷爷又闹着回老家,说不能住到国庆节,也不等他儿子回来了。不好好吃饭,有时吃点有时不吃,自己出去乱走,稀里糊涂还不记路。


       有一次妈妈下班回来,看爷爷不在家可急坏了,发动全家一块找,到处找啊喊啊不见踪影,老人上哪去了?找不到咋办?妈妈急得像疯了一样找啊找,家里的事全然顾不上。


       直到太阳快落山,邻居一位大婶把爷爷给送回来了,大婶说:“我从济钢下班路上遇见的,像你家的老爷爷,回家不知往哪走了。”


       妈妈激动的再三谢过大婶。


      爷爷又颠三倒四的说:“我出去转转,看有没有回老家的汽车。”


      又说:“走到铁道那边就不知往哪走了,到处是冒烟的工厂,哪里是家呀?”


      妈妈不知说啥好,只能耐着性子劝他别再乱走了,走丢了咋办?想回老家我们会送你。


      妈妈想:这样下去,把爷爷急出病来更麻烦,真不能等到国庆节爸爸回来了。


     看看荣慧要去栖霞,离蓬莱老家很近了,就让荣慧把爷爷先送回老家,再去栖霞报到。


      荣慧回来说,爷爷平安到家,心情很好。


      爷爷在我家住两个多月,治好了半年多未愈的烫伤,吃了这辈子没吃过的好东西,享受着儿孙们孝顺的福气,妈妈和二弟真不容易,虽然花尽家里的积蓄,但是能让老人享受天伦之乐也是在所不惜。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好日子在后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