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第9-11节 (完)
书名:走过芳菲 作者:当时明月在 本章字数:2808字 发布时间:2022-11-12


9

伴着大风与沙尘,北国的春天到来了,同时到来的还有一种叫做“ 非 典”的传染性疾病。“非 典”全称非 典型性肺炎,英文名“SARS”,一种由冠状病毒引起的全新的疾病,传染性强,致死率高,从南方到北方,从中国到世界,席卷全球,不知从何而来,似乎与食用果子狸有关。C市已经有人感染,不时出现无法证实的小道消息,传播着耸人听闻的所谓内幕。商竹同多数人一样,出于一种先天的侥幸心理,并不为之感到十分紧张,毕竟本市的感染者数量很少。但是每天听着新闻里通报着各地的新增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还是让他不免喟叹生命的无常与脆弱。人生的一切希望与梦想瞬间破灭,这是多么可怕的事。而对于双亲,白发人送黑发人,又将是怎样的哀伤?人其实并不是只为自己活着的。

周末休息的时候,他会回家一次,并且留下来和父母一同吃饭。他还不习惯关心他们,每次回去只装做取书送书。

疫情下,社会节奏变缓,单位的工作也加以简化,倒是让他能够更安心地读书了。

多年来,他不断地用庄子所说的“吾生也有涯而学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来提醒自己克服对于各领域知识的无尽贪求,不时强制“戒读”,克制去图书馆与书店的寻书冲动,并且渴望划定能够让心灵安居的“自己的园地”。可是他仍然还是牵系不住意马心猿,不断从短暂拥有的“园地”中游离而去。

他一度将“精神哲学”确定为他最终的思想园地,广泛搜罗精神分析和存在主义的名家名作浸淫其中。他的头脑被心理学的种种概念萦绕,甚至开始将心理的种种功能、现象以及各种各样的情感一一分解罗列,以求认识自我。他为此殚精竭虑,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自从窥见“大我”之一斑后,他便拥有了一个审视书籍的新的视角,阅读领域也大为拓展。他对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兴趣,一经阅读才意识到自己在还原式的思维方式中已走得太远。即使一个人将人类心理的全部成份剖析清楚,也并不等于他从此就弄懂了什么是人与人生。通过阅读不承认自己是存在主义者的海德格尔,他的思想又被带回古代的中国。重读孔墨老庄,深感亲切,中国古代思想的博大精深丝毫不逊于西方。

诗歌仍是他的最爱,写诗的渴望从未在他的心底磨灭。他阅读中外诗歌,在其它诗人那里寻找自己的声音,寻找他向往的美的境界,有时觉得几乎已经找到了,并且也会冲动地写上两首,但最后迎来的却总是失望。真正富有创造力的诗人不会经常去阅读别人,就像聂鲁达在听到别人的诗人读诗时说,“快停下来,你要影响到我了”。仅此一点,就已经说明他不是诗人。可是如果不能成为诗人,那他应该成为什么?“这恐怕是个伪问题。当思想成熟的时候,结果自然呈现出来。一切均时至而发生。”他这样回答着自己。

在思虑不绝四处流溢的读书生活中,他越发觉得一个人生活下去也挺好,谁说结婚一定是人生的必要选项?

 

10

一天夜里在单位值班,他做了一个洗头的梦。在梦中,他在头上抹了洗发液,用两只手的指尖在头顶细致地一番搓揉,然后低下头,让菲儿为他将泡沫冲净。菲儿托着一只水罐,把水倒向他的头顶,那罐里的水像瀑布一样流下来,源源不断没有穷尽,把他的整个头都包住了。他觉得痛快极了。梦中的菲儿,一袭白裙,长发飘飘,在蓝天的映衬下清丽动人。醒来后,他细致地回想着梦境中的每一个细节,久久地回味着梦境的美妙。之所以会做这个梦,他觉得多半是因为他枕着羊绒衫睡觉导致头部过热的缘故。尽管如此,他还是更愿意相信这美好的梦境是一个新生的象征。

值班休息回到住所,他发现手机不见了。他清楚地记得自己在单位换衣服时是把手机放在外衣口袋里的,很有可能是他在乘车时丢失了。那件衣服的斜插兜太浅,他曾担心过手机会从里面掉出来,但并没有当回事,结果真的发生了。

他出门用IC电话拔打自己的号码,提示音告诉他手机已关机,可以确认了,有人拾去了手机不想还给他。

他买了新手机,补办了电话卡。在重新做通讯录时,他发现菲儿的号码找不到了,她的号码存在手机了,随着手机一齐失去了。那个他曾经无数次面对着的一串熟悉的数字现在竟然记不齐全了。

“这大概是菲儿与我最后的告别吧,”他想,“回想那两个月的交往,当时那种冰火相激的心境,现在竟已无法契入了。联系不上她的时候,她真的回老家了吗?她真的曾为他动心吗?那是不是只是他的自作多情?”这些疑问在他的心中泛起一丝涟漪,随即平息了。他意识到,对菲儿的爱已然耗尽了他青春时代最后一丝伤感的情绪残留,随着菲儿的离去,他漫长的青春期终于结束了。

 

11

到九月,“非典”竟然莫名其妙地突然消散了,就像它莫名其妙地出现一样。

趁周末休息日,他骑上单车出发去久违的图书馆。骑行在阳光斑驳的林荫路上,轻按一下车铃,那清脆的铃声中都透着秋日的净爽。

在书架前浏览书籍的时候,一个优雅的中年女人走到他身边站定了,他转头看她,觉得面熟。

“你是商竹吧?”她轻声问他。

“是的,你是……对不起,我一时想不起来了。”

“我是芳的同事,我们见过的。”

“是的,我想起来了,张姐你好,刚才对不起。”

“没关系。你常来看书吗?”

“有时间我会来。”

“那你还有业余时间?”

“还好吧。工作时紧时松的。”

“是这样,我们是个志愿者团体。下个周六我们要搞个活动。去郊外的森林公园做公益,捡垃圾,宣传‘无痕山林’的环保理念。”说着,她从上装口袋里取出一张名片递给商竹,“这个团体是大家自发组成的,完全自愿。这里有我的电话,有兴趣联系我。”

“好的。”他接过名片,礼貌地扫视一下,名片背面印着红色的“爱心志愿,奉献自己”八个字。

“我走了,你考虑一下。还是很有意义的。”

张姐离开了,他随手把名片放进衣袋里,那一刹他却突然想到,走向自然,保护自然,不正是对大我的践行吗?自由的联合,自主地奉献,为了地球的健康美好而身体力行,不是值得追求的有意义的生活吗?这个想法给在他的心里瞬间敞开了一片明亮开阔的天地。“何必迟疑,要做就是现在。”他这样想着,疾步向张姐追了过去。

为了志愿行动,他在书架中特意取了《觉醒的地球》和《盖娅:.地球生物的新视野》两本书,坐在图书馆里读了很久。

借书出来时,夜幕已张,城市灯光璀璨。

秋夜清爽宜人,提着书骑行街上,他觉得充实。路边的一个个洗浴中心仍然历历刺目。“这些东西终究会有消失的一天!以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人,对昔日浴馆林立的城市可能无法想像吧。但愿那时街上多得是博物馆、美术馆这类更为健康的场所。”他这样想到。

回到住所,他拿出笔记本写下今天的心得——他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往上写东西了——写完后,他一页一页地将自已近三年来的心路轨迹纵览一遍,他发现这些记录看似千头万绪,其实归纳起来不过围绕着几个问题在不停地打转,在长时间的记录中,它们已然清晰地显现出来。

“我要逐一解答这些问题,将答案融铸成信念,给人生以指南!那将是我写下的第一本书,写给我自己,做为而立之年的一个里程碑!”他在房间里徘徊,踌躇满志地这样想到。

打开窗子,清凉的晚风吹进来,一直吹进他的胸膛,让他倍感畅快。在近乎透明的深远夜空中,一颗银星又大又亮,高地挂在城市的层楼之上,看上去格外美丽圣洁。



上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走过芳菲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