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渐渐安静下来,外面却如火如荼。
欧战打到了最艰难的时刻,德国转入了防御。
1917年3月8日(俄历2月),俄国爆发了“二月革命”,罗曼诺夫王朝完蛋了,3月12日,资产阶级建立了俄罗斯共和国。
这个政府在形式上是一个选举政府,因为其代表包括孟什维克和社会革命党人,包括国家杜马(类似于议会)中的孟什维克代表,劳动派,地方自治局、城市自治机关和合作社的工作人员,律师,新闻记者,中央军事工业委员会工人小组的成员,也包括布尔什维克人。是一个代表比较广泛的政府。
最后,孟什维克、国家杜马代表尼·齐赫泽,当选为彼得格勒苏维埃主席,劳动派、社会革命党人克伦斯基和孟什维克斯柯别列夫当选为副主席。
但这个政权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已经在军队中拥有巨大力量的布尔什维克,占的席位太少。而且这个政权革命有不彻底性,例如试图在俄国实行类似君主立宪的制度,因为政权中很多资产阶级者其实和以前的封建王朝又较深的利益沿袭。
这里顺便解释一下,什么是孟什维克和布尔什维克?
孟什维克俄语意思是“少数派”,它是一个革命不彻底的马克思主义派别,与布尔什维克因“要不要有严格组织纪律?要不要实行民主集中制?”的问题产生分歧,最后布尔什维克获胜。布尔什维克俄语意思为“多数派”。
另外,此次选举被事实上被资产阶级掌控,因为从选举通告发表到开会只有几小时,许多工人正在街头参加战斗,没能参加选举。
孟什维克党人在沙皇统治时代已经拥有合法身份,拥有方便的条件,如通过军事工作委员会“工人小组”、孟什维克国家杜马代表来通知自己的支持者出席会议。结果,布尔什维克只有少数代表当选。直到会议即将结束时,莫洛托夫才赶到塔夫里达宫。经过他的努力,布尔什维克党才有3名代表,又参加彼得格勒苏维埃执行委员会。
这种情况列宁会答应吗?军队会答应吗?工人们会答应吗?4月份列宁从瑞士回国,受到广大工人、士兵的热烈欢迎。列宁站在装甲车上发表演说,明确提出:
沙皇制度推翻,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完成。现在的任务是:革命必须由第一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即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建立新型的苏维埃共和国,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于是,列宁在全国建立了不少布尔什维克组织,进行更深入的革命。
如此以来,俄国的内战即将拉开帷幕。后来,“俄罗斯共和国”的武装力量被称为“白匪”,布尔什维克的武装力量则称作“红军”。
另外,德国物资供给不上,败象已露,所以封锁海域,推行无差别潜艇战,攻击过往商船,击沉了载有中国劳工的法国商船“阿托斯”号,致使500名华工丧生。中国发了抗议,德国却不理会,此时对德作战的协约国纷纷来劝诱中国,说若对德强硬,以后各国在华的一些特权放弃之类的都可以谈。
形式一片大好呀!陆军部长兼任国务总理的段祺瑞,要求总统黎元洪对德绝交,可黎元洪优柔,不愿决定,段祺瑞本来就强势,一怒之下撂挑子不干了,跑到天津去了,并且让人送来辞呈。
这下黎元洪立马慌了,因为老段其实是袁世凯之后的北洋“一哥”,没有他支持,谁制得住那么多北洋军头?
赶紧去请!谁去?时任副总统的冯国璋刚好,不过冯国璋也赞成与德绝交,黎元洪不得已,说等老段回来,问了各列强的态度再看。行,有这话就行。
于是,隔天,北洋的一虎一狗,结伴而归。
北洋政府遂宣布对德断绝外交关系,收回天津、汉口德租界,停付赔款与欠款。中国总算捞回来一点,这自是段祺瑞于中国的好处。
不过山东的德租界怎么不一块收回来?因为那里已经被日本人占了。欧战开始不久,日本就对德宣战,宣战后非但不派一兵一卒去欧洲,却马上出兵把德国在山东的租界占了。
可绝交不久,段祺瑞又要求总统黎元洪对德宣战,这次洪哥却总是一句话“NO,NO!”。
为啥?因为段祺瑞夹带私货,计划借宣战编练3个师的参战军。段祺瑞本来就强势,他的马仔徐树铮现在就敢跟黎元洪拍桌子,有了3个师的私军,大家还活不活了?
为啥叫私军?因为按段祺瑞的计划,这3个师的编练完全由心腹徐树铮控制,用的钱也是段祺瑞向日本借的,有的是秘密的,有的是公开的,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西原借款”。
话说这西原借款,后来还被认为是老段在历史上的得意之作。为啥?因为钱很多,不收手续费,而且最后没还。
这个“西原借款”,是段祺瑞过日本人西原龟三向日本借的,借成功的超过1.45亿日元。按老段的计划,借款自然越多越好,没有钱东西也行,所以夹杂了不少军火。老段当政时一直在借,直至他倒台,还有三笔总额大约8000万日元的借款在谈。
而段祺瑞似乎根本就没准备还,据说冯国璋担心无法还款,提醒段祺瑞时,段祺瑞说“等你强了自然可以不还”。最终,也的确没还。
据说,还因此逼死了一个日本人。说是蒋介石的南京政府成立后,日本派使者携之前与段政府签的密约来要钱。但既然是密约,自然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也不知蒋介石受了什么启发,派人将密约偷走了。那个日本人百口难辩,只好自杀以谢国人。
凭良心说,老段借款主要是为了求发展,因为借款大部分被政府用了。首先是行政开支,因为袁世凯一死,各地基本不往北洋政府交钱,政府根本入不敷出,维持政府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对外借债。也有一部分用于投资发展。当然,老段发展国家的时候不忘发展自己,其中不小的部分,被段祺瑞买了军火编练自己的军队。
但日本人的钱那么好骗吗?
段祺瑞贷款是有条件的,段祺瑞在借款条件里抵押了不少东北的铁路、矿产、森林的权益,以及全国有线电报资产、政府债券权益等。
后来又在日本要求占有德国在山东的权益问题上全盘接受,为日本侵略东北埋下了隐患,也让日本对华权益进了一大步。以至于曾任日本首相的寺内正毅说“通过借款,日本所斩获的政治、经济特权“何止十倍于二十一条””。
千秋功过后人评,怎么说呢?老段似乎也很矛盾,走的是在卖国中求强国,在强国中谋私利的路子。
黎元洪不同意对德宣战,可段祺瑞步步紧逼,召了十几个督军进京,组成“督军团”威逼黎元洪。
黎元洪借口宣战需要国会同意,拖着不准。段祺瑞又逼着黎元洪开国会,国会议论纷纷,却是不主战的多。这好办,段祺瑞发动了群众,一时间来了很多请愿团,开始是发传单,后来变成了恐吓。
总统府和国务院的纷争真是愈演愈烈,这在历史上称作“府院之争”,其实黎段之争被称作“第一次府院之争”,因为后面还有第二次,那是后话。
北京真是乱的一团糟,以至于乔修远每次回家归校,都有新闻可讲。
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过,李志行只是听见了呼啸声,但他此时还只不过是一只小跳蚤,还是专心做好自己的事情为妙,例如偷看女生的大腿。
这天周日,李大少和乔大少正准备相约去游玩,王冠军这家伙突然冲进宿舍,宣布了一个重大消息:今天保定女中举行篮球赛!宿舍马上轰动了,保定女中的条件不错,据说都是穿短裤打篮球的!小伙子们立刻群情澎湃,一个个溜出校门后,结伙直奔女校。
王冠军的情报没错,女中果然在举办篮球赛,而且真的穿着短裤,啊,不是,应该叫运动裤!
但同学们已经来晚了,看热闹的人很多,围得水泄不通。个子高的还可以透过人们脑袋的缝隙,窥见一点雪白。个子低的,只好连蹦带跳。但这不是出了车祸,可以冒充死者家属上前,况且同学们走的急,都穿着军装,哪有一个死者冒出来好几个当兵的家属的?
大家急得不行,却听见王冠军招呼大家,原来他和朴成功同学已经爬上了旁边的墙头,朴成功同学看得正美!爬墙对平日刻苦训练的同学们太简单了,三下五除二,众人已经稳稳坐在墙头。
啊,墙上视野就是好,一群女生在场上奔来奔去,白白的大腿晃来晃去,主席台上还坐着不少当官的指指点点,都是来看打篮球的。
也不对!有的女生腿就比较黑,你看那个!短头发的那个腿就比较黑,不过胸部却一颤一颤的!王冠军指着场中大叫,大家哈哈大笑。不过,同学们似乎有点忘乎所以,声音太大,那个黑腿的女生似乎听见了,一个趔趄差点摔倒。
这还了得?主席台上为首的一个当官的大喝一声“什么人捣乱?去把他们抓起来!”,旁边两个当兵的,立刻持枪冲向墙头的一伙人,大家惊慌失措,赶快逃跑,一个个比兔子还快!
不对呀,怎么不见了乔大少?李志行赶快又转回去爬上墙头看。
“下来,再不下来就开枪了!”李志行一冒头,就看见一个当兵的用枪指着自己脑袋,而乔大少躺在地上呻吟,这货跳错了方向,似乎还崴了脚,这倒霉催的!
李志行只好在那个当兵的逼视下,慢吞吞的爬过墙头,跳到乔修远身边,把乔修远扶了起来,还好乔大少只是摔着了,龇牙咧嘴的。
“走,快点走!”两个大兵押着李志行和乔修远走向主席台,乔修远一瘸一拐的,惹得大家发笑。现在那些女生球也不打了,大家都看着这两个人,两人都把头低得很深,这回丢人丢大发了!
“他妈的!你们是哪个队伍的?当兵的不好好当兵,跑到这里来捣乱!一人打十军棍!”为首那个当官的瞪着眼睛大喝。
卧槽,这不得打个半死!
这时,当官的身边一个副官却说“大人,这不是军队里的士兵,是军校里的学生。”
李志行听着声音有点熟,偷偷看了一眼,这人却认识,正是保定哥老会的首领赵成杰。赵成杰是曹锟的副官,这么说这个当官的是正是曹锟?唉,这人丢的!李志行急忙对着赵成杰使眼色,赵成杰憋着笑。
“军校的学生就应该在学校好好学习,跑到这里捣什么乱?照打!”曹锟生气地说。
“大人,这些学生都是些年轻人,许是听说女中打篮球,前来帮忙助威的。” 赵成杰笑着说。
“是的,是的!报告大帅,我们是前来为女校的同学们鼓掌的,助威女同学在督军大人治下,获得平等解放。”李志行急忙辩解,旁边的一帮女生听得直笑。
“他妈的!你倒是会说。就算学生,也是军校的学生,未来的军人!减一半,各打5棍!”曹锟骂道。他岂不知这些年轻人是来看女学生的?本来年轻人倒无所谓,但万不能养成不良习气,所以一定要惩戒。
这下赵成臣也无法,立刻上来几个凶神恶煞的当兵的,将两位大少按到,拿着棍子准备打。他妈的!曹锟这家伙出来怎么还让人随身带着军棍?
赵成臣使劲咳嗽了两声,打军棍的两个当兵的先是一愣,随即会意。
李志行一看不妙,立刻运转功力护住屁股,开玩笑,李志行是有功力傍身的人。板子打的噼啪响,两位好汉没有一个吭声,李志行是有神功护体,乔大少则是忍着,尽管当兵的受了赵成臣暗示,打的其实并不重,但也够喝一壶的。乔大少端是一条汉子,到最后硬是一声没吭,因为已经够丢人的了,还喊什么喊?
“噫,你们两个还挺经打,既然这样,罚你们到球场边上去维持秩序吧。记住,以后不准再做爬墙这种有伤风化的事情,否则一定严惩!听清了没有?”曹锟训斥道。
“是,谨遵大人教诲!”这次乔修远和李志行一起大声回答。
于是两位大少正了正军帽,正步走到篮球场旁边,站得笔挺,算是维护秩序。
“他妈的,这两个小家伙还有些当兵的样子。”曹锟笑着骂道。
于是篮球场边,站了两个为了看女生大腿而被打了板子的勇士,而且是两个年轻帅哥哎!场上的女生个个受到鼓舞,一场球赛越发精彩。乔修远和李志行表情严肃,眼睛却叽里骨碌地随着场上飘飞的大腿转动,过足了眼瘾。
回到宿舍,两人埋怨众人不讲义气,把他们丢在那里不管,被打板子的事情自然绝口不提。大家实在不好意思,各种道歉,两位大少不依不饶。后来,楚溪春同学答应帮两人洗衣服,王冠军同学答应帮两人刷鞋,在两人的逼视下,傅作义不得不答应替两人各站一次岗,其他人又在两人哀怨的眼神逼视下,答应了不少条件,此事方才作罢。
隔天,李志行带了礼物去看望赵成杰,赵成杰哈哈大笑,这么精明的李堂主也会出这样的丑!李志行却不在意,趁机问了不少关于曹锟的事情,心中暗暗决定,要去敲一敲曹锟的门。
于是,志行找机会带了两幅齐白石的画,到了曹锟的光园。
光园是曹锟的私宅,地段繁华,建得很好,算是保定一景。为啥带画?因为李志行了解到曹锟现在非常喜欢字画,虽然曹督军只是个布贩子出身,但发达之后,对字画的造诣似乎与日俱长。
志行报了名号,可曹锟根本就想不起他。管家让李志行将东西留下走人。
也罢,先留个名也行。
不料过了几日后,赵成杰亲自来找,说曹大帅要见你,志行急忙问所为何事?赵成杰说督军大人似乎很喜欢你送的两幅画。
哎呀!这曹锟是个识货的人呀!
但却也不好空手去,志行急急办了些礼物,跟着赵成杰去见曹锟。
李志行一见曹锟,先行了个标准的军礼。曹锟笑笑说“好了好了,坐下说。那日,打了你的板子,你不怨我吧?”
“学生岂敢,那板子正是督军大人对学生的教诲和厚爱!”,这马屁拍的!
曹锟又笑了笑说“这样想就对了,当兵的吃的是老百姓的粮食,可不能做扰民的事情。”,然后先问了李志行的名字,在军校学什么,哪里人等,志行一一作答。曹锟听完想了一下,问“你是不是组织军事强学会那个李志行?”
“报告督军大人,正是学生!”
曹锟听完笑了,没想到这个偷看女生打篮球的家伙,还是个军事人才!不禁来了兴趣,就说“我考考你,你说军队以何为先?”
这可是个开放性问题,难不倒李志行,“报告督军大人,军者以将为先!”。
嗯,没错,打仗就要靠将领,至于军械发展、军事理论这些曹锟并不看重。曹锟点点头又问“那为将之道呢?”
“将者以忠义为先!忠君爱国,待人以义是为将之本!”李志行朗声答道。
噫,不对吧?你开学考试时,不是说为将之道要重“信”和“智”吗?怎么又变成“义”了?
迂腐!孔圣人还讲因人施教,我凭啥不能因人作答?
李志行的回答深合曹锟心意,曹锟从一个布贩到督军靠的就是“义”,他是个讲义气的人,也喜欢讲义气的人。
“嗯,好!带兵就是要讲义气,讲义气大家才会服你!在学校好好学习,争取以后干出一番事业。”曹锟笑着说。
“多谢督军大人教诲!”李志行立刻站起来行了个军礼。
“好了,好了。你上次送我的那两幅画有些意思,是哪里来的?”
“报告大帅,是从学生的一个朋友哪里偶尔得来的,学生也不懂,但觉得似乎不错,就送给大帅鉴赏。”
“嗯,那两张画的确不错,有些超凡脱俗的意思,不过那画上的印章却深得真味,看似简单粗犷,却也自带洒脱,几近拙朴,我看那位画家刻的印章也是不可多得!”看来曹锟是真的懂,从字画上看出了印章的不凡。
“大帅若是喜欢,学生定设法求来!只是不是大帅想刻哪几个字?”
“小三子,拿纸和笔来。”曹锟招呼一个副官拿来纸笔,在纸上写了几个字,他想要两个印章。
那个小三子急忙将墨吹干,给李志行卷好,说一定要尽快办好。不料曹锟却又让小三子拿了一张200元的银,票给志行,说这等本事的画家,收费只怕不低,不够再补。
李志行本不想收,但他的身份只是个学生,还是收了合适,于是就收了100块,说至多也就这些,一定办好。
曹锟点点头,让小三子送志行出去。那个小三子送到园子门口,说“大帅的字一定收好。”
“那是一定。”志行连忙说。
不料那小三子又说“现在刻章子都要100块钱了?我去年刻了一个,才花了2块钱,还是好石头。”
志行一愣,随即说“未请教兄长贵姓?”
“我叫李彦青,以后来光园,报我名字就可以。”
李志行立刻将曹锟的100块银票掏出,说“李哥说的有道理,我也觉得几块钱就差不多。不若这样,这银票你先拿着,待我刻完图章,若很贵,再找你报账,如何?”
李彦青笑了笑收下银票,说“这样也好,你刻的时候记得讲价,不要被人骗了。”
“对,还是老哥你有经验,我一定好好讲一讲。”
“那好吧,我是看你年轻,怕没经验。那你快回,记着办好大帅的事情就好!”李彦青又说。
于是志行告辞而归。后来,才听赵成杰说,这李彦青是最得曹锟心意的下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