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出发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已经过去了大半个学期。随着时间的推移,明朝的座位也发生了变化。他从最初的最后一排,慢慢地向前调,先是到了倒数第二排,接着又到了倒数第三排,最终来到了正数第二排的边上位置。
由于明朝的个头较高,如果坐在中间,会挡住后面同学的视线。因此,他主动将中间的位置让给其他同学,自己选择坐在边上。
自此以后,四排的晓苹、俞强强,以及一排的几个学生,甚至连与明朝并排坐的那些"好学生"们,都开始在下课后频繁地跑到明朝的座位旁边来。他们有的向明朝请教问题,有的则与他一同探讨学习方法。
之前一起在后排上课睡觉、打盹、发呆、聊天的那些“难友”们也经常在下午放学后拿着作业强行留住明朝,让他指导写完作业再回家。
费老师和各科的老师们经常会在办公室一起讨论赞扬明朝,大家百思不得其解,朱明朝是怎么一下子把学习成绩提上来的,不仅把学习成绩提上来了,而且平时上课主动帮助同学、给大家解疑答惑以及下午放学给学习差的辅导作业等一系列事情无不体现着他的真诚、善良和责任心。简直和以前一年级和二年级上学期的朱明朝判若两人啊。
这种情况也只有学校校长办公室的那台彩电里才能看的到的剧情啊,没想到竟赤裸裸地发生在了她们的身边,着实令大家不可思议啊。
不仅是明朝,他的哥哥明玉这学期进步也很大,在班级里名列前茅。“这刚考完批阅出来的卷子,朱明玉竟然考了92分,想不到吧”,五年级数学老师李老师拿着卷子在座位上惊喜地对其他老师说道。
大家都纷纷讨论这兄弟两人去年寒假是不是找到了什么高学历的知识分子好好点播培养了一下,寻思着能不能也请过来给全校讲讲课,提升一下全校同学的整体成绩。毕竟大家都希望咱们村的“希望小学”在堃龙县每年的期末考试综合排名里也能够榜上有名。
“加咱们小学全县一共有十所学校了吧,县里面每年开学的的红榜上只有前三所学校和所有学校年级综合排名的前十名学生,咱们学校还差十万八千里呢。
每年上榜的不都是别人县里的学校和学生,也就前两年咱们学校明玉他们班的禹新林以第9名的成绩上过一次,上面给了奖状和奖励,每个村里面的学校或者学生想要上那个红榜,那可难喽”。六年级的班主任梅芳对着大家调侃道,随后也是叹了一口气,便转过身在自己座位上写教案去了。
大伙正讨论的比较热烈,孙校长突然推开门进来了。于是大伙刚好把兄弟两的事儿给校长说了说。
孙校长先是对两兄弟尤其是明朝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做了肯定和赞扬,以及对帮扶同学的行为要老师们大力弘扬并且及时给予鼓励。之后也是对着几个老师一本正经地说道:“我们学生每年的期末考试成绩在县里面是有排名的,县城每年公布的那前几个优秀学校和个人就是最好的实力证明。对于榜上有名的学校和个人,第二学期开学会有相应的奖励,我们现在做的就是大家一起努力把咱们的学生和学校一起往上面挂名,要是能真的上榜了,那才是真正的厉害,大家都懂了吧”。
各位老师听完之后都默默转身该干嘛干嘛去了。
不知从几时起,每年去县城考试父亲母亲都要让明朝、明玉去奶奶家的南屋的观世音佛像前面拜一拜,然后烧上一炷香。一是因为每年去县城考试路途比较遥远,希望能保两人过去的时候平安顺利。二是希望两兄弟辛辛苦苦一个学期能够考出个好成绩,劳有所获。
记得一年级去考试的时候,明朝感觉腿都快走断了。清晨六点钟学校各年级集合完毕之后就准时出发了。从学校一年级到五年级前前后后一队人从学校门口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出来,学校全体老师负责保驾护航。
经过四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到了县城的考试地点。不过还好,队伍里面有明玉、实安,还有俞强强、晓苹等一众孩子,大家都坚持一起走就不觉得那么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