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到新家以后,我和哥哥就在当地的小学上学了。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面对陌生的老师和同学,这对于那时候的我来说,是一个不少的挑战。我记得入学第一天那种忐忑不安的心情。
幸运的是,我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比想象中要好得多,这里的老师对我很友善,这里的同学也不再无缘无故地欺负我。我想,这是这个新家带给我的好处,我可以在这里重新开始,无忧无虑地学习,不需要再被学习以外的琐事牵绊。
唯一让我觉得难以接受的是,妈妈要我和哥哥改姓氏,改成继父的姓氏。
妈妈在带我们去学校报名的前一天,跟我们商量改姓的事情,她说继父现在是我们的新爸爸了,我们应该改成他的姓,这样他心里也能接受一些好受一些,真正把你们当成自己的孩子。
“我姓严,不姓宋!我不改,要你你改!谁稀罕做他的孩子。”我至今仍记得自己朝妈妈咆哮的情景。
“混账东西!”妈妈气不过,重重地打了我一巴掌,直接把我打懵了,我捂着脸不敢再做声,心里却在怨恨妈妈。
“你以为我想要你们改吗,要怪就只能怪你们那个狠心的爸爸,丢下我们就走了……”
我们终究还是改了。除了听妈妈的话,我们别无选择。
那段时间,我心中对妈妈的怨恨愈来愈深。我无数次在日记里写下:妈妈是这个世界上最恶毒的妈妈,比后妈还恶毒一百遍,妈妈一点都不爱我和哥哥。
上大学前,我跟妈妈敞开心扉聊了一次天,我才懂得妈妈这些年过得有多么不容易。她年纪轻轻就失去了深爱的丈夫,带着两个拖油瓶改嫁给一个难以伺候的男人,经常面对村里人的指指点点,心情肯定好不起来。更糟糕的是,还时常夹在亲生儿子跟二婚丈夫之间,委曲求全,受尽了丈夫的气,这些她以前从来没有跟我说过。她总是一个人默默地承受了。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到了暑假,我和哥哥背着书包去看爷爷奶奶。爷爷看到我们的课本上的名字,顿时明白了些什么,等我妈来接我们的时候,爷爷质问妈妈为什么孩子改姓氏这么大的事儿,妈妈从来没有跟他商量过,严家的子孙岂有进别人家宗祠的道理呢?
妈妈理直气壮地回答,凭什么让别人辛辛苦苦给你养便宜孙子,改一下姓氏怎么了,别人有什么义务替你们严家养孙子,不改可以,以后这两个孩子的吃穿用度一切费用你全包了。
几句话怼得爷爷哑口无言。爷爷奶奶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他们知道照顾不了我们几年了,跟着妈妈才是我和哥哥最好的选择。
初三那年,我妈突然决定要跟着继父一块儿出去挣钱。我们又住回了爷爷奶奶家,在附近的学校上学,这所学校既有初中部也有高中部,而且连在一起,上学非常方便。
爷爷奶奶欣喜若狂,因为又可以多一些与孙子相处的时光。入学报名的时候,我们又偷偷地把姓氏改了回来。
那个时候的我非常珍视原本的姓氏,长大以后才明白,其实姓氏也只是一个代号,姓什么根本没那么重要,自己过得开心才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