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若雪”似乎没有留下任何关于她自己的痕迹,唯二可能知道些什么的冷思月和沈砚也什么都不知道,苏寻已经无从下手了。又因着苏煜的话,怕“蓝若雪”在阴间不好过,所以全身心地帮苏煜办案去了。
只有焚膏继晷的忙碌,才能让他短暂地忘记那些不甘和遗憾。
可是覃州的案子在他们兄弟二人齐心协力之下很快就忙完了。得了空闲,那些刻意忘记的事情又无端地钻入脑海,在心上盘旋。
他再次拿出银盒子轻轻转动,这是他这些年的习惯性动作,想念旧人了,遇到难事了,心中烦闷了,都会拿出来转一转摇一摇,以平复自己的心绪。
把玩了那么多年,今日恍然发现,她并不是什么都没有留下。
她说这是噬心蛊,而巫蛊术之术盛产于苗疆……
苏寻心里又燃起了星星之火,因为前两次希望的覆灭,他这次淡定许多,只是在返程的时候平静地说他要出去散散心。
苏煜并未多想,知道他心中郁结,出去走走也好。
这一走就是小半年,在一个寒风凛冽,大雪纷飞的日子策马而归,归来直奔“蓝若雪”的坟冢。
他在坟前立了许久,身上落了厚厚一层白雪也浑不在意,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坟堆,右手手指用力地捏着银盒子,用力到骨节泛白。
他跋山涉水去苗疆,明察暗访。
那个地方明着暗着养蛊的人太多了,单凭一只蛊虫是找不到驯养它的蛊师的。即便作为世间少有的噬心蛊,即便找到了历史悠久的巫蛊世家也说不清它的来头。
不过,虽然没有找到关于“蓝若雪”的任何蛛丝马迹,但是他打听到了其它消息,比如噬心蛊的由来。
相传在很多年前,有一位苗疆公主,杨柳腰芙蓉面,古灵精怪又娇俏可爱,深得苗疆王和王后的宠爱,也深得文臣武士的青睐。
苗疆王想要为公主觅一位好夫婿,不管是王公贵族,还是鸿商富贾,定不能让他的宝贝公主受丝毫委屈,然而公主却跟她的贴身侍卫相爱了。
苗疆王震怒 ,身份卑微的侍卫怎么配得上高贵的公主?他想要杀了侍卫,断了公主的念想,王后看着深爱的女儿日日惆怅,以泪洗面,终是于心不忍,于是偷梁换柱救走了侍卫也放走了公主。
临行前,王后在侍卫身上种下了一只雌蛊,让侍卫对着天地立誓,此生决不能负了公主,若违此誓,便被蛊虫啃心嗜血。
公主和侍卫逃出了王宫,隐于山野,他对公主疼惜有加,什么粗活重活都不让公主做,公主依旧是养尊处优的公主,而侍卫日益渐衰,终在烈日下操劳过度昏了过去。
公主找来了大夫,大夫说侍卫体中的蛊虫躁动不安,怕是命不久矣,除非在他亲近之人身上种一只雄蛊,安抚雌蛊,或许能残喘几年。但是一旦雌蛊的宿主死了,雌蛊也会死,活着的雄蛊以及雄蛊的宿主会怎么样,不得而知。
公主毫不犹豫地在自己身上中了蛊。
经此一事,二人越发恩爱,从前是侍卫负重前行,从那之后便是真正的同甘共苦。
夫妻同心,彼此疼惜,纵使清苦,心里却是甜的。
不过后来他们还是被苗疆王找到了。公主被抓回王宫禁了足,侍卫被关进大牢,日日受刑。
与此同时,苗疆王被暗害,新王继位。
为了拉拢权臣,新任苗疆王下令将公主嫁给权臣之子,公主不从,新王便以侍卫性命相要挟。
公主迫于无奈答应了,但是又在新婚当日自刎了,与此同时,侍卫也死在了狱中。
因为宿主的浓情蜜意、朝夕相处让两只蛊虫也萌生了情义,而蛊虫又和宿主生死相依,所以公主薨逝,她体内的雄蛊自然也就活不成了。这只雄蛊活不了,侍卫身上的雌蛊也随之而去,紧跟着,侍卫也死了。
蛊师据此驯养出噬心蛊,一雄一雌两两成对。
噬心蛊最初是种在有情人身上,以求同心同德,同生同死,后来逐渐演变成心术不正之人操控别人的手段。
用这样的蛊虫操控别人又有一个弊端,如果被操控之人想鱼死网破,那么操控之人也没有好下场。
所以后人又研究出了子母蛊。
不同于原来成双成对的噬心蛊,子母蛊是一母多子,“母子”也不再同生同死,只有子蛊受制于母蛊。
子蛊种在人心上,而母蛊只需养在特制的铃铛里,以铃铛操控子蛊,进而操控子蛊的宿主。
就像“蓝若雪”说的,子蛊种于心,非剜心不能取,母蛊藏于铃,非灼铃不能除。铃有异响,子蛊知之,子蛊死,母蛊有感而无恙,母蛊死,子蛊必亡,其宿主也必死无疑。
但有一点她没说,子母蛊是专门用来胁迫控制他人的,控制人的是人,控制虫子的也是人,如果操控母蛊的人死了,被他控制的母蛊,被母蛊牵制的子蛊和子蛊的宿主都得跟着死。
反推回去,他手上的子蛊还活着,铃铛里的母蛊也还能给出回应,那母蛊的主人便一定还活着。
“我是亲眼看着她的尸身入殓下葬的。”
“傀儡术,障眼法,眼见不为实,目之所及许是有心之人故意为之而已。”
听到蛊巫师这么说,苏寻立即动身,片刻不歇、马不停蹄地赶回璃都,他想尽快求证巫蛊师所言是真是假,想求证她“蓝若雪”是否还活着。
但是赶到坟前他却犹豫了,他竟不知到底是希望她彻彻底底地死了,还是希望她的死只是演给他看的。
如果只是故意给他看的,那这些年的痛苦算什么?
寒风刺骨,飞雪迷眼,苏寻不知道在坟前站了多久。最终他还是亲手挖了坟、开了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