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三天时间已过。
开业当天,甜心小筑门口围满了人,都在等待着这铺子开门。
甜心小筑此时被布挡着,人们看不见铺子的情况,对着铺子热闹地讨论着。
此时,从董鄂府里出来的董鄂瑾妍看着自家店铺门口拥挤的人群,心里止不住的欢喜,这可都是潜在的客户呢,虽然有大部分人是为了免费的糕点而来,但是还是有一部分人是真心要买的,只要能将这部分人留下,那利润也是很客观的。
董鄂瑾妍看着这么多人等待,赶忙让下人去开门营业。
在拆掉围着“甜心小筑”的布后,看着眼前粉白色的建筑物,人们直接发出了惊叹声。这在清朝可是头一份的呢。
“天呐,这铺子可真漂亮!”
“是啊,是啊!”
“快看,这是玻璃吧!”
“这铺子的主子得多有钱呀!竟然用玻璃做窗户!”
“肯定是达官权贵哟!”
..................
听着周围人们的惊呼,董鄂瑾妍心里高兴的不得了,这就是她想要的结果。
很快,“甜心小筑”的掌柜王奇林走到门前,伸手示意人们安静下来。
“今日我们甜心小筑重磅开业,凡是进店者均可免费品尝糕点,凡是持传单者均可免费领取一份糕点,开业前三天本店所有糕点打八折。”
“我们特此推出新式糕点:海棠糕,松子百合酥,蜜汁蜂巢糕,香滑芝麻糕,椰香糯米糍以及牛乳糕。这几样糕点均有美容养颜的功效,其中香滑芝麻糕还有乌发的效果。”
“听到这里,不知道大家心动了没有!”
“心动了,心动了!”
人们高声回答着王奇林的问题,现场热闹非凡。
看到此景,王奇林笑了笑,再次示意安静。
“好,那现在我们“甜心小筑”正式开业!”王奇林一把拽掉牌匾上的布。
王奇林说完后,向店内走去,示意人们可以进来了。
出乎意料的,人们并没有蜂拥而入,反而在店门口慢下了脚步。
人们看着这干净漂亮新奇的店铺,就不由自主地慢下了脚步,连声音都有些放轻了。
不过这并没有影响到人们的热情,很多人本来是冲着免费品尝和领取糕点来的,到最后都被糕点的口味所折服,又花钱买了糕点。
看着自己的店铺人满为患的样子,董鄂瑾妍满意地笑了。
此时,一旁的茶楼包间上,胤䄉惊讶地对胤禟说道,“唉,九哥,那不是九嫂吗?”
胤禟其实之前就已经看见了董鄂瑾妍,只不过没说出来。
这时候听见胤䄉称董鄂瑾妍九嫂,也没有说不合规矩,只是笑骂道。
“我还能不知道那是你九嫂?还用你说?”
“唉,九哥,你这可就不够意思了,你既然之前已经看见了九嫂,那你为啥不告诉我和八哥!”
胤禟没有回答,只是“哼!”了一声。
听到他们谈话的胤禩好奇地向下看了眼,的确是个漂亮的,甚至和他的福晋容玉相比也不遑多让。
八阿哥胤禩的嫡福晋是郭络罗氏,因为自幼父母双亡,其自幼在她外祖父安亲王岳乐身边长大,深受宠爱,因着安亲王岳乐的娇生惯养,使得其性子泼辣,傲慢任性,蛮横不讲理。
虽然她性格蛮横、泼辣,让胤禩一直背负着“惧妻”的名声,不过她的能力还是非常出众的。一方面,郭络罗氏将胤禩府中的事务打理的井井有条,让胤禩可以安心参与“九子夺嫡”而全然没有后顾之忧;另一方面,郭络罗氏也经常为胤禩等人出谋划策。
可以说,郭络罗氏就是胤禩当之无愧的“贤内助”。
在当初太子胤礽被废掉之后,她可是相当的高兴。毕竟太子被废除,众人就要竞争太子之位。她就鼓动自己的丈夫胤禩争夺太子之位,而且还为自己的丈夫四处奔走。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才会让后来的雍正皇帝对她厌恶,毕竟当初老八和雍正也是竞争对手。而这个郭络罗氏则是给他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郭络罗氏这样的性格在清朝可不受大多数人喜欢,在历史上甚至被康熙厌恶,最后落得被雍正赐死的结局。)
郭络罗容玉是京城众所周知的美人,胤禩也很少见到在同辈中有女子的容貌能比得过他福晋的,因此在看见董鄂瑾妍时有一瞬间的惊讶。
“九哥,你不如派人将九嫂叫上来,咱们一起聚一下!”
“老十,闭嘴,什么聚一下,你是想明天京城里传满你九嫂的谣言吗?”
“没错,十弟,这话以后不可再说!”胤禩也说道。
清朝虽说由满族统治,满族女子虽说没有像汉族那般多的规矩,但是一个未婚女子和一群大老爷们聚在一起又算怎么回事呢?
特别是今日人多眼杂,更不能将董鄂瑾妍叫进来了,否则那就是给董鄂瑾妍招难。
也是因为这样,胤禟才没同意胤䄉的提议,如果能把董鄂瑾妍叫上来,胤禟在看见她的第一眼的时候就将其叫上来了,还用等胤䄉说吗?
听到胤禟和胤禩的话,胤䄉也明白自己说错了话。
“我说错了,我说错了,自罚三杯,自罚三杯!”胤䄉拿起茶杯猛灌三杯。
“你拿茶水还自罚三杯,去去去!”胤禟看见胤䄉的动作直接笑骂到。
胤禩也笑,茶楼包间里一片其乐融融。
此时,董鄂瑾妍觉得这里也没什么事了,于是便带人回去了。
她不知道的是,一旁的茶楼上,她的未来夫君胤禟正目送她上了马车。
“九哥,别看了,九嫂都走远了!”
听见这话,胤禟直接踢了胤䄉一脚。(历史上的胤禩,胤禟和胤䄉关系非常好。)
回到府中后,董鄂瑾妍惬意地躺在了她之前让人做的躺椅上,静静享受着这美好的时光。
午休过后,董鄂瑾妍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因为她特别想知道今天“甜心小筑”的利润有多少,毕竟这可是她在清朝的第一份自己亲力亲为的产业呢?
心里有事,自然干什么都不起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