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书名:童年在乡村▪秋 作者:桔子树 本章字数:5879字 发布时间:2020-07-11

  爸爸的一席话,勾起了妈妈刻骨铭心的回忆——

  “我最讨厌‘重男轻女’的思想!实际上,女孩子更听话,更懂事,更体贴人。男孩子喜欢争强好胜,就跟好斗的公鸡一样。女孩和男孩就好比母鸡和公鸡,各有各的短处和长处……我小时候,看到家里有好多好多的银子、铜钱,都装在坛坛罐罐里,他们总是舍不得使用。土地改革的时候,到处都在宣传:‘打倒地主富农’。没有办法,他们只好把积蓄多年的金银财宝统统埋进土壤里——门前有,屋后也有。有一天,院坝塌方,门前的一坛子银子就露了出来。情急之下,他们只好把那整整一坛白花花的银子,送给了对面的梁姓人家。结果呢?人家还……”

  “那么,屋后的那些金银财宝呢?”姐姐关切地问。

  妈妈遗憾地回答:

  “因为当时没有做标记,多年以后就忘了藏在哪儿。后来,他们找过几次,再也没有找到。有可能……被人偷了。”

  “唉——好可惜啊!他们为什么舍不得用?”姐姐用手托着下巴,问。

  “我的爷爷奶奶原本打算给我的爸爸妈妈留着,哪想到会……”妈妈伤感地说。

  二哥问:

  “妈妈,如果不把那些东西藏起来呢?”

  妈妈答:

  “啊呀,一旦发现,那可不得了——不光是没收财产,还要戴上尖尖帽,挨批斗,遭唾弃,口水都能把人淹死。……如果前辈人名声不好,后人就会被人指指戳戳,受人白眼,说是坏人的后代。家庭成份不好的人,连找对象都困难……早知道,那些金银供我们多读几年的书,该有多好啊!有钱的时候,存起来舍不得花,结果呢?都散了,全没了。”

  爸爸语重心长地说:

  “所以说啊!舍财免灾,钱财失去了,一家人平安了。钱财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还是看淡点的好。挣钱的目的就是为了花钱——‘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如此看来,只有学知识才是长久之计。我们是不是应该努力把钱财变成知识呢?装进脑子里的财富,强盗劫不走,扒手偷不走。日积月累,越存越多,自己受益,后人也受益。假如当初,他们把那些坛坛罐罐里的珠宝变成知识,唐家的人都成了有文化的人,也不至于……”

  爸爸伸伸懒腰,扭扭脖子,接着说:

  “唉——小强这辈子,恐怕都不能让人省点儿心哟!那些年,闹饥荒,能够活下来的孩童不多。小强五岁才学会走路,他五岁之前,外公外婆无论去到哪儿做活路,都把他背着,挑着,抱着……后来,外公把他送进学校读书,他学习不努力,只晓得贪玩好耍,一点不体谅父母的艰辛,家里的事情也不管不顾。外公恼羞成怒,用绳子把他绑了,吊起来痛打,打得他口吐白沫,他还是改变不了。我们给他说了很多很多的话,嘴皮都磨起了老茧。他听着的时候,总是一副嬉皮笑脸的样子。可是,一转身就忘得一干二净。谁都拿他没办法……”

  妈妈长叹一声,摇摇头说:

  “唉——小强这个不争气的家伙,真是太让人失望了。一提到他,就让人生气。干脆不提他还好点!——陈兴隆,你是不是想到云南去看看五叔?”

  “嗯,我就是想去看看。”

  “什么时候去?”

  “当然是越早越好了。”

  “那你什么时候回来?”

  “说不清楚,看情况吧。等我找到了五叔,有了固定的地址再给你们写信。你们收到我的来信,一定要记得早点回复哦!我去了那边,肯定会非常想念这个家。我走后,你们要时刻保持警惕!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你们要特别注意鲁海啸和雷一鸣——这两个人很坏,馊主意多得很!”

  爸爸清了清嗓子,继续说:

  “前几年,我当队长的时候,背着秀芝,拿起广播,带领社员栽种柑橘树、川芎、山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得到了领导们的充分肯定和高度好评,公社干部还组织人员专门来我们生产队参观、学习……有些人羡慕,有些人嫉妒,还有些人想方设法地讨好我——尤其是鲁海啸!他这个人,脑子比较好使,嘴巴又会说。那时,我比较看好他,觉得他有发展前途,因此教会了他很多东西。我当队长那阵子,操心劳神,费力又不讨好,还没有功夫照顾家庭。我想来想去,索性辞职不干了!我一退下来,情况就变了——鲁海啸、雷一鸣等人,终于露出了狐狸尾巴……人啊!只有在落魄的时候,才能看清楚,哪些人是你真正的朋友……”

  爸爸把信纸折好,装进信封里。

  “我走后,由二娃跟六舅舅一同去看守橙子。如果遇到什么麻烦事,就找大伯帮忙。大家都知道,大伯是个靠得住的好人!二娃,你是小小男子汉,要保护好她们——有句话说,‘尿泡虽大无斤两,秤砣虽小压千斤。’你们三个孩子,放学后要尽量多帮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活儿!不然,她会累坏的……现在我宣布,磨一升玉米,可以挣得一分钱,你们哪个愿意长期负责推磨呀?”

  二哥眨巴着明亮的大眼睛,抢先回答:

  “我愿意!嗯——爸爸说得对,坏蛋离我们家很近,要随时保持警惕!”

  我不假思索地说:

  “如果我能推动石磨,那该多好啊!可惜……爸爸,除了大伯可以帮我们,不是还有外公外婆一家人吗?”

   “唉——外公外婆一家人,真的是善良过头了。个个都成了西天取经的唐僧,妖魔鬼怪都分辨不清楚,以至于很多人都想占唐家的便宜。可我偏偏又看不惯老实人被人欺负,常常站出来说公道话。这么一来,就得罪了那些贪心的人……”

   妈妈打断爸爸的话说:

  “就是嘛!以前,我的爸爸跟大伙儿一同去采石场打石头,到了收工的时候,别人丢下大铁锤、小铁锤、凿子、斧子、钢钎,等等之类沉重的家伙,转身一走了之。每次都是我的爸爸一个人扛。我觉得很不公平,就站出来说了几句公道话,他非但不表扬我,还说我‘多嘴’!唉——陈兴隆,你出远门的事情,应该给大哥说一声。”

  “嗯。唐小鹰,一定要记得帮我照管那几箱蜜蜂!天转凉的时候,最好在蜂箱上面盖点干净的东西,像稻草呀,旧袄子呀,都可以——为的是不要让它们挨冻。千万要记得给蜜蜂们喂糖水啊!不然它们会被饿死的。你烧糖水的时候,一定要像我那样做——把锅彻底清洗干净,不能沾油哦!” 

  “……”

  几天后,爸爸趁我们三姊妹上学的时候,独自去了云南,寻找他盼望已久的亲人。

  自从爸爸外出的那一天起,我们天天都在盼望他的来信。日子一天天过去了,终于有一天,姐姐收到了爸爸从云南寄来的第一封家书。微弱的灯光下,姐姐双手捧着两张白纸黑字的信笺纸,一字不漏地念给我们听——

  “家人都好吗?……我已经找到了我的五叔。他在这里结婚了,可是没有孩子。他很喜欢我,说我悟性好,要我一直跟着他,将来……可是,我越来越牵挂你们——对于一个有家室的人来说,上有老,下有小,我得尽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无论如何,我都要回家,只是早晚的问题。我在云南永善县过得很好,每天和大家一起做木工活,可能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回家。你们都好吗?收到信后请速回!陈兴隆亲笔。”

  妈妈微笑着说道:

  “只要出门在外的人平平安安,我们就放心了。秀芝,你赶快回信!不然,爸爸放心不下我们。我来说,你去写!明天早点起床,你上学之前,先去寄信。”

  “知道了。妈妈,我们开始吧!”姐姐说着,翻开作文本,拿起钢笔准备记录。

  妈妈沉思片刻,愉快地说:

   “爸爸,我是秀芝,来信已收到。我把信读给家人听了,得知您在那边过得好,我们都很高兴。自从爸爸出远门的那一天起,我们天天都牵挂着您。……妈妈去地里做活儿,我一放学回家就给她当助手。弟弟很守信,他每天傍晚都负责磨一升玉米,然后就专专心心地做作业。妹妹很懂事,她放学早,每天都会主动生火做晚饭。周末的时候,我们三姊妹在磨刀石下面的田里挖鱼塘。等池塘挖好以后,再把田里的水和鱼儿一同放进池塘里……

  爸爸,大伯一直关照着我们,家人都平安、健康,您放心吧!请代我们向远方的亲人问好,同时邀请五爷爷、五奶奶到我们家做客!……”

  第二天,姐姐很早就起了床,按照妈妈的吩咐,寄出了她平生第一次写的一封家书。

  秋风一阵阵吹过,小草和树叶都改变了往日的模样,大地换上了五彩斑斓的衣裳。

  新学期开始不久,我患上了一种很可怕的病——严重尿频!每节课都要向老师请假,去一趟厕所。一天上六节课,就得请假六次。

  于是,黄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严肃地宣布:

  “陈丽文,以后你要上厕所直接去便是了,不用再向我请假!”

  “知道了。”我应了一声,急急忙忙往外跑……

  从教室到厕所,必须经过宽阔的操场。厕所破破烂烂,又脏又臭,里面爬满了白色的蛆虫,简直不堪入目!男厕和女厕之间,隔着一堵裂了缝的砖墙,砖墙上还有好几个大小不一的破洞。课间休息的时候,常常会有调皮捣蛋的男生朝破洞口撒尿,害得女生的背上湿漉漉的一片。被淋湿了衣服的女生们气急败坏地破口大骂,隔壁的男生们却乐得哈哈大笑。女生们越是生气,男生们越是乐此不疲。因此,我总是格外小心,坚决不能让捣蛋鬼们得逞。

  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和九儿、唐建军沿路捡油桐树的果子。待回到家时,书包里已经装满鼓鼓囊囊的一大包。我将捡来的油桐树果子倒出来,晾晒在廊下。等到积累得足够多的时候,再拿去换点零花钱——到时候,我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五颜六色的水果糖,漂亮的新衣服,圆圆的芝麻饼,会眨眼睛的彩色日记本,带橡皮擦的花铅笔,小青蛙卷笔刀……

  我掩好门,来到杏树下,环顾四周,惊讶地发现:鲁海啸正鬼鬼祟祟地徘徊在屋后的树林里!他穿一身黑色的衣服,帆布胶鞋,明晃晃的大腕表像金子一样闪闪发光,食指和拇指中间夹着一根点燃的香烟,不时塞进嘴里“吧嗒,吧嗒——”地吸着。

  我驻足观望良久,心想:这个天打雷劈的恶魔,究竟想做什么?我悄悄跟上去看看——光天化日之下,谁怕谁呀?大白天,一切都看得清楚,不用担心……一有情况,我就大喊大叫。

  于是,我迈着猫步悄无声息地跟上去,躲藏在草树后面静静地观察。慢慢地,鲁海啸钻进屋后的菜园,一边走,一边东张西望,似乎在寻找什么。地里的蒜苗和芹菜苗刚长出来不久,还不到一根筷子长。我思肘着:鲁海啸是要偷几块生姜?还是要偷一把菜苗?若是为了偷些蔬菜也就算了,就当那些种籽烂在地里了……

  鲁海啸穿过窄窄的土埂,从我家的菜园跨进大伯家的菜园。

  地里种着萝卜、番薯、荞麦、火葱……他的大脚板毫不留情地踩踏过开满白色小花的荞麦,去到郁郁葱葱的佛手瓜架下,像小偷一样抬头望望,低头找找。他忽然伸出一只大手,握住佛手瓜粗壮的根部,用力往上一拔,随着“啪”的一声脆响,一株茂盛的佛手瓜藤就失去了生命!顿时,鲁海啸的脸上露出了诡异的笑容。他站起身,若无其事地往回走。可他哪里知道,我就躲在不远处的草树后面。他走后,我上前去察看那株佛手瓜:翠绿色的瓜蔓上,还结着许许多多的小青瓜呢!“咚咚咚”——又有人来了。我不禁抬头一看,原来是大妈!她穿一身乌蓝色的衣服,背着大背篓走来了。

  我正想把刚才看见的一切告诉大妈。究竟该怎么说呢?可惜,大妈来晚了几步,做坏事的人刚刚离开。偏偏人家只看见我站在那株被人摧残过的佛手瓜架下,唉呀——真倒霉!这下遭了,纵然我有一百张嘴,每一张嘴里有十个舌头,恐怕也不能辨明实事的真相。谁能证明我的清白?天知道,地知道。大妈会不会认为是我干的“好事”?如果我给她讲,鲁海啸故意弄断了她栽种的佛手瓜藤,她会不会相信?反正我没有做错事,心里坦然。不过,还是有点担心:恐怕要替人“背黑锅”,免不了要挨骂……

  “大妈,九儿呢?”我问道。

  “不晓得。”大妈板着一副铁青的面孔,冷冷地回答。

  我琢磨着:唉——好心没好报,还是算了吧!

  晚上,我坐在灶下烧柴的时候,把这件事情如实地告诉了妈妈。

  她沉默了一会儿,心平气和地对我说:

  “丽文,大人的事,小孩子最好不要过问!如果说出口,人家就会当你是在挑拨离间。到头来,还费力不讨好呢!更何况,爸爸又不在家,我们能够把自己照管好就够了。……这件事情就当什么也没看见——反正你又没有做亏心事,怕什么?!有妈妈在,不要担心。我在想,依照大妈那副德行,她一定会唠叨个没完。……到时候,你要尽量做到一声不吭,该做啥就做啥,由她怎么说——毕竟,人家是长辈,你是晚辈,还是应该尊重她嘛!”

  “妈妈,我知道了。”

  果然,不出妈妈所料:翌日,大妈瞪大浑浊的双眼,凶神恶煞地指着我破口大骂,大麻脸上的横肉在不住地颤抖,口中唾沫四溅。满嘴黄绿色的牙齿,不仅嵌入了许多食物残渣,还长着不少大大小小的牙结石——印象中,大妈没有刷牙的习惯。

   妈妈仍旧像往常一样做她该做的事情,并没有跟大妈争吵。等待大妈嗓子变得沙哑之后,妈妈这才心平气和地告诉她:

  “大嫂,你们那株佛手瓜是被鲁海啸拔起来的。”

  大妈愤恨地说道:

  “哼——鬼才相信!我明明看见,你们家丽文在我那株佛手瓜架下站着。她一跨进我家的菜地,瓜藤就断了。不是她,还有哪个呢?偏偏你们家的瓜藤好好的,我们家的那株(瓜藤)就死了!哪有那么奇怪的事情?凭什么?!凭什么!你不亲自动手,专门唆使娃娃弄死我的瓜藤,我恨不得痛打她一顿……”

  “唉——大嫂,我啥时候说过一句假话?是怎样,就是怎样嘛!跟你说真话,你又不相信。我可以赌咒发誓,这件事老天爷知道!——如果你们喜欢吃佛手瓜,我们的瓜藤上结了那么多,去摘来吃就是了。”

  大妈咬了咬嘴唇,半信半疑地望着我们,咕哝道:

  “哼——小坏蛋!以后,不准跟九儿在一起……”

  晚上,妈妈对我们三姊妹说道:

  “鲁海啸做这件事的目的,主要是挑拨起大妈跟我吵架,从而离间兄弟、妯娌之间的关系——这么一来,就会削弱我们的力量。可是,我偏偏就不上他的当!大妈这个人,一点也不讲道理,她信就信,不信算了。唉呀,我懒得跟她费口舌。”

  晚饭后,因为停电,二哥和姐姐只能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做作业。我拿着手电筒跟妈妈喂猪、喂兔子去了。

  妈妈把满满一桶猪食搁在地上,低声说:

  “丽文,我用一下手电筒。”

  “给——”

  妈妈接过手电筒,照亮了旮旯里、墙根下、柴草堆周围……她一面拿电光扫射,一面侧耳凝神倾听。

  “注意听——附近有没有什么异常的响声?随时留心身边有没有坏人!咦——拐角处有一个红通通的烟头,还没有燃尽呢!丽文,看见没有?我们院子里,又没有人会抽烟,会是谁呀?要知道,我们在明处,坏人在暗处。”

  “看见了。妈妈,外面黑漆漆的,我好害怕。”

  “你看——大伯家里的煤油灯亮着,他们还没有睡,可以给我们壮壮胆。有我在,你怕什么?我要喂猪、喂牛、喂兔子,你要提高警惕,注意观察周围的情况,恐怕遭到坏人的偷袭。”

  “……”

   我在想:如果爸爸在身边,该有多好啊!至少,我可以避开那些不想看的东西。可是现在,坏人就躲藏在附近的某个角落里,不看是不行的,到了这步田地已是别无选择了——不怕,得看;怕,也得看!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握紧手电筒,机警地扫视着周边的一切……唯恐看见不应该看到的一幕。

  乡村的夜晚,倘若没有月光则是黑魆魆的,依稀看得见物体的大致轮廓。夜色正浓,门前的竹林、树木、草垛,看上去就是一团团黑影:似山非山,似人非人,似鬼非鬼,摇摇摆摆的在动,窸窸窣窣的在响。那些阴暗处的可怕的黑影,似乎都张大了嘴巴喘着粗气:“呼呼——呼呼呼……”我越看越觉得恐怖,每一根神经都绷得紧紧的,心“扑通、扑通”跳得非常厉害!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童年在乡村▪秋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