偌大一个校场,竟然一直只有李志行一个班的人马在操练。但等到了吃早饭时间,忽然不知道从哪里涌出千军万马,一窝蜂似的冲向校场边的食堂。
那边戚三已经缓过气来,连忙报告说吃早饭时间到了。士兵们早就饿得不行了,只等志行一声令下,就准备冲向食堂。
不过志行却觉得,队伍就要有队伍的样子,涌上去就抢,简直就跟一群猪一样!所以命令严重整队,列队前往食堂。
吃饭的地方被那些当兵的围的里三层外三层的,喝粥的声音震天响,等志行的队伍走进去,饭早就被吃了个精光,大铁桶桶底还有一点残留的稀饭。
李志行手下的几个娃和几个蛋就赶紧刮桶底,赵凤山这老家伙,居然抱着铁桶把头伸进去舔筒壁。看的志行只皱眉。
傍边一群当兵的,端着碗“吸溜吸溜”的喝粥,大口吃馒头,笑着看李志行这帮人的笑话:谁让你们这群傻子吃饭还要摆个pose?
几个炊事兵也笑呵呵地看笑话,在兵营向来如此,晚了就没饭吃。
“妈的,笑什么笑?还不赶快把饭端出来?没看见我的弟兄们还没吃?”志行对着其中一个炊事兵大骂。
这个炊事兵一看志行脸上血迹斑斑,还拿了一根血淋淋的鞭子,军衔是个上尉,吓了一跳,赶紧说“报告长官!已经没了。”
“你说啥?我们还没吃就没了!你们是干什么吃的?”说完就要抽那个炊事兵,那个炊事兵赶快就躲。
刚好从里面走出来一个上士军衔的老家伙,一看一个长官正拿着马鞭要抽自己的手下,长官后面还站着一堆军官,急忙过来说“不知长官们到这里来干什么?长官们的食堂不在这里,这里是给当兵们吃的。”
志行一听,非常生气。“他妈的,还是我们来错地方了?我们就要在这里吃!还有我手下的几个弟兄,少啰嗦,赶快去做!”
那个伙夫头本来还想说两句,结果被一个老伙夫拉住,在耳边说了几句,伙夫头听完,急忙对志行行了个礼说“不知是李副官驾到,我们这就马上做!”
“他妈的,什么李副官?我现在是督军府警卫营独立班班长!”
“是!是!李班长您和各位官长稍候,我们马上做!”,几个伙夫马上进入食堂做饭去了。
不一会饭做好,等志行和同学们开始动筷子后,那几个当兵的才冲上去狼吞虎咽,无非是玉米稀粥、杂面馒头和咸菜,不过今天咸菜里油放的多了不少,简直是少见的美味!
等吃完,志行让严重带着大家继续训练,他要回督军府办点事情。
志行进督军府直接找到汪毅卿,老汪一见志行,就恭喜他走马上任,再一看志行脸上有血,就惊讶的问怎么回事?志行一愣,就说有两个不长眼的,第一天就迟到,被自己揍了一顿。
老汪点点头说志行做的很对,又让志行赶快把脸洗干净,又亲手给志行倒了杯茶。
志行喝了一口,然后说“老哥,我第一天上任,你可得支持我!”
“啊,啥事你说?”
原来志行来求老汪两件事,第一件是把两个月欠饷发了。这简单,一个班总共没几个人,老汪马上写了个条子,喊了个勤杂兵去把钱领来给志行。
另外一件事老汪却很为难,志行要枪。
目前除了几个当兵的有枪,志行当副官的时候配过一把手枪,其他同学都没武器。
这可得几十把枪,还有子弹,老汪不好办。但老汪又不想让志行去找督军大人,于是给志行出了个主意,让他去找王文秀师兄,王文秀管着一旅人马,几十只枪估计拿的出。
志行想了想也对,就辞别老汪去找王文秀。
要说志行厂里啥军火没有?但在这里却不能显摆,于是志行喊了楚溪春,备了一份厚礼去见王文秀。
王文秀一见来了两位师弟,非常热情,就跟志行说督军大人现在压力很大,请大家稍安勿躁,以后有机会一定会安排大家,叮嘱志行把大家带好。
志行转过话头,献上礼物,请师兄支持!
王文秀就问啥事?志行把枪的事说了一遍,王文秀沉吟了一会,想着不能坠了保定军校的面子,这些以后都是保定系的力量!干脆给师弟们每人配一把长枪,再配上短枪,还有弹药若干。并找了士兵专门给送去。
志行大喜过望,再三感谢文秀师兄,带着军火回去了。
李志行上任班长的第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仍是操练,不过又少了两个人,也多了一个人。
少的是副班长戚三和那个兵油子刘拴狗,是另一个兵油子朱拴牢来说的。这家伙一个人背着三杆枪,一大早就向李志行报告了情况。
原来昨天训练结束后,戚三和刘拴狗就打定决心不在独立班干了!他们求了麻武,麻武直骂这两人没出息。
本来,戚三是麻武派来的眼睛,随时了解李志行情况的。但戚三百般哀求,怎么也不愿意再来,说搞不好会出人命,而且李志行很贪婪,自己跑不动就被罚了一块大洋!这样下去,没几天就被压榨地一个字不剩了。
麻武无奈,就让朱拴牢把枪给志行背回去,还向志行表示歉意。
“那你怎么没走?”,志行盯着朱拴牢问道。
“我想跟着您。”朱拴牢说完,做了一个隐秘的手势。
哦,这家伙原来是哥老会的,志行也隐秘地做了几个手势,问清这家伙其实就是通统山堂的成员。志行点了点头,说道“拴牢,我这里可不容易待,我不带抽烟片的兵,你愿意戒烟吗?”
朱拴牢想了一下,最后坚定地说“我愿意!”
“那好,朱拴牢归队!”
这样,志行的独立班原本的11个兵,到第二天就只剩下了7个,非战斗减员36%。
然后又是训练,志行和同学们商讨过了,先是体能,过一段再开始技法训练。为此,志行已经大概构思了一个思路,里面加入了后世练兵的一些方法。
不料正在训练的时候,来了一个年轻人,是个一等兵,两手空空,向志行报告。
志行问有啥事?这年轻人却要加入独立班。
志行仔细一问,这年轻人名叫范敏学,之前在刘世珑手下,因为是师范毕业,有文化,所以在一个连里当文案,昨天听说了独立班的很多事情,便想到李志行这里来当兵。
“你既然学了师范,就应该教书育人,怎么跑来当兵?”志行看了看范敏学问道。
“报告长官,我本想教书育人,但陕西战火不断,所以我想先打仗,等仗打完了再去教书。”这个年轻人回答。
“那你想打谁?”
“谁不让三秦父老过好日子就打谁!”
“嗯,好吧,我收下你了!不过在我这里可不像办文案,要有吃苦的准备!”
“报告长官,我不怕吃苦!”
于是李志行独立班的士兵又由7个变成了8个,并且,范敏学地加入,明显拉高了独立班士兵们的平均文化程度。
这天,等训练完后,志行给独立班开了个会。
第一件事情,就是给士兵们关饷。
这些士兵们已经两个月没领到饷银了,李志行一来就关饷,当然非常兴奋,暗想这位长官打人是狠,但倒不克扣大家的钱!现在整个卫队营都没钱发饷,他还能要来钱,跟着这样的官长倒也不错。
当然,范敏学因为刚来没有薪水。另外,戚三和刘拴狗、以及那两个被开除的,他们的薪水李志行派了两个士兵给捎回去了。
带兵不怕严,但是做事一定要公正,这样大家才会信服。
然后,志行拿出一块银元,举在手里,说“大家都看见了,这是一块大洋,就是昨天戚三交的罚款,这是公款!我打算在独立班成立一个士兵委员会,由两名委员组成,委员在士兵中选举,军官不参加。以后所有公款,都由士兵委员会保管,公款怎么花,由所有士兵讨论决定,由委员会执行,账目公开。”
这个做法士兵们觉得很新鲜,但保定军校其实早有这个传统,所以严重几个就指导士兵们选举。
士兵们搞不清楚这里面的利害关系,想也就一块大洋的事,于是便选了两人出来,一个是赵凤山,一个是白田娃。
接下来志行宣布了一件扣钱的事,那就是成立士兵互助基金,每个士兵每月薪水扣1毛钱进入基金。
这话一说完,士兵们心里忐忑不安,刚还以为这官长不喝兵血,这就开始扣钱了!
不过李志行接下来的话,让大家又放下心来。
志行接着说,互助基金也由士兵委员会保管,只用于士兵个人或家里出现紧急情况、或极度困难的状况,由所有士兵讨论决定后,由士兵委员会执行。
志行一说完,严重就在旁边解释什么是紧急情况,或极度困难的状况。例如士兵本人生了急病,或家里人生了重病,或士兵家里饿得揭不开锅之类的也可以。
一说到这些,大家都满脸苦楚,这些情况以前根本没人管,尤其是赵凤山,眼泪都快掉出来,两个月没关饷,老婆带着几个孩子快要饭了。
于是大家把自己的饷银纷纷拿出一点,交给赵凤山和白田娃,大家同意这么做。只不过这钱太少,总共也就7毛钱。
志行看了看大家,笑了笑,说因为互助基金刚成立,没啥钱,但以后慢慢积累就多了,就能救急用,自己捐20块大洋。
士兵们张大嘴巴,这可是不少钱了!然后同学们也有捐的,最后竟然达到了40多块大洋!
志行告诉大家,这钱现在就可以用,然后让大家讨论。
士兵们都叙述自己的情况,因为今天刚补发了薪水,大家决定暂时不用,等有急事再说。
志行点点头。
最后,赵凤山请了一晚上假,他要赶快回家一趟,他怕几个孩子饿死。
志行准了。
之后,大家对志行的感觉,由惧怕渐渐转变为既惧怕又亲切,训练从被动变成了主动,他们感觉自己是这西安城里不一样的兵,干啥都有劲,而且心里踏实。
只是朱拴牢有些毛糙,因为李志行指派赵凤山和范敏学两个监督他戒烟,吃饭、睡觉、上厕所都在一起,并且不时查问情况。
别的士兵对李志行了解得少,朱拴牢可是知道不少,惹了这位李副堂主生气,后果只怕非常严重!所以他也只有咬牙坚持。
后来,李志行和同学们讨论,对于一支部队而言,形成战斗力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同学们都当过兵,各有自己的认识。有人说技能关键,技能高超战斗力就强;有人说装备关键,技能好也架不住大炮;有人说体能关键,鸦片鬼太多,连弹药箱都扛不动;有人说纪律关键,令行禁止,千军一致,就不怕对方千军万马;有人说士气关键,士兵斗志昂扬,就是前面有座山也能给铲平了……,
这些都对,但志行说了一个的观点,志行说对于刚入手的“新兵”,其他所有的那些措施,都应该建立在士兵对长官信任的基础上,否则都是空中楼阁!
也就是部队战斗力形成的基础条件,其实是士兵对官长的信任!而且班作为部队最基础的战斗单元,班长的位置十分重要,作为兵头将尾,一个部队若有一群合格的班长,这个部队其实就有了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和反击能力。
同学们想了想,都表示信服。
后来,这一点也成为了李志行手下军官们带队伍的第一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