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 西班牙大流感2
书名:抗战之西北尘梦 作者:苏对月 本章字数:4611字 发布时间:2022-12-19

经过“权制六军火走私案”,鲍贵在井岳秀那里再没有以前那么高的地位,对人也不似之前那么颐指气使,似乎一下变得人畜无害起来。

李志行本来就不住在榆林城里,鲍贵的变化对他影响不大,倒是高双成几个,总到神木和志行谈起鲍贵的变化。李志行听后笑了笑,鲍贵若能因此转了性,倒也不是坏事。

鲍贵失势,李志行心情放松了不少,于是到山西拜访了徐致等一众朋友。现在志行在山西熟人多,除了傅作义外,张荫梧、王靖国、白濡青等不少同学也分配到了山西,免不了和大家喝一场。

同学们看着李志行中校的肩章,都非常羡慕,纷纷让李会长点拨点拨。

志行则笑着告诉大家,只要大家相互帮衬,不拆台,以后人人都能做到将军!大家哈哈大笑,深以为然,并身体力行,保定系在晋军中的实力日渐壮大。

李志行最近一段的精力,主要羁绊在陕西这块黄土地上,以至于连身在上海的狗娃都不怎么顾得上。但是一封电报,却把李志行的关注点立刻拉到了远隔重洋的海外。

电报是美国的田钟岐来的,他报告了一件事,说美国一家公司,想在美国包销李志行的“破瘟丸”,每丸开到了1美元的价钱,有多少要多少。

原来自秋天开始,“西班牙大流感”在美国进入了致命的第二阶段,传染迅速,并且人员大量死亡,美国人终于产生了恐慌。

为了救命,人们开始纷纷寻找各种抵御流感的方法。

例如吃了的大量洋葱,不刮胡子、不洗澡、也不换衣服。也有人在脖子上挂着含樟脑的袋子,还有人给孩子用大蒜汁洗澡,据说很有效,……。

但大部分人,还是寄希望于药物预防。

美国医疗当局在全国不停地发布各种建议信息。其中一条就是,如果人们采取了合适的预防措施,例如吃药,就不用担心会染上疾病。意思就是只要吃对了药,就不会感染!

但什么药有效?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

于是,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年轻人还是老人,都在柜台前排队,询问外表一本正经的店员:哪种药物预防流感的效果最好?

而答案,则是五花八门,什么都有!

所以,美国所有的药物销量都急剧增长。

但是,这些药物似乎并没啥效果。

药物并不是美国人的唯一选择,美国人成群结队地在当地的药店排队,购买了大量的所谓“秘方”:例如适用喉咙和鼻子的喷雾器、樟脑、鼻冲洗、薄荷脑吸入器等,以及各种漱口药,如李斯特防腐液和过氧化氢等。

呵呵,看到这里,各位看官有没有想到川普?以及因为受他蛊惑喝杀毒剂预防新冠的美国人?这个世界总在推陈出新,可似乎总是有着一定的轨迹。

美国的广告上也刊登了大量的保健品。当然,其实这些大部分都是无效的,有些甚至是危险的。各种稀奇古怪的说法层出不穷,例如有人宣传麦乳精药片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尤其是对流感有效!甚至有一款牙膏,宣传说可以把他抹在鼻孔口,可以给空气消毒……。

在未知的灾难面前,人们本能地恐慌,这些宣传被很多人相信……。

现在的事实是,只要你说对抵御流感有用,你的产品就会被恐慌的人们大量采购。

在美国,卖药的都发了财!据说连日本人开的药店里的樟脑球,价格都一涨再涨,但还是会被买光。

美国人已经快疯狂了!

那么,这家叫伍斯特的美国公司,为什么会找到田钟岐?

因为这个伍斯特医药公司,其实是美国最有实力的几家医药公司之一,总部就在宾州,大流感发生后,伍斯特公司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寻找有效的抵抗药物。

一次,伍斯特医药公司的一名调查人员意外地发现:宾州的一个华人社区染病率很低。随后,又发现美国其他的几个大城市的华人社区,也有同样现象!

于是便调查原因。

他们很快发现,不少华人们都在使用了一种叫“破疫神丹”的中国药物。而用过这种药的,几乎没人染病。

在后续对此药的调查中,调查人员听到了那些华人无比自豪和近乎狂热的描述。于是,调查人员很快得出结论:这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预防类药物!

但这种药是从哪来的呢?经过层层追查,他们终于找到了田钟岐,并开出了诱人的价钱。

“破瘟丸”有这么神奇的疗效?

这个李志行也说不清,也许真的有用,也许是他的“无量抗疫神功”起了效果,也许是大蒜起了效果、也许是洋葱……。

这个无从研究,但这却是个好机会!

由于李志行的坚持,三原的制药坊每天在加足马力生产,现在只怕几十万颗存量是有的,按1美元一颗,应该能赚上几十万美元。

但李志行却更贪婪一些,也想得更远一些。

现在的情况是,美国人民已经快疯了,这种药肯定能大卖!

目前离疫情结束还有相当长的时间,扩大再生产是必要的。另外,缺少西药一直是近代影响中国人口数量和质量的大问题,能不能借此契机,建造一个西药厂呢?

没错,从道义上讲,这其实是一次中医对西医的援助,只不过,是有偿的!

这里顺便说一些题外话,现代人很多已经不相信中医了,有病就吃点抗生素、打个点滴,可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中医其实远超西医!

西医的崛起,也不过是近两三百年的事情,之前被西医“守护”的西方社会,人们抵御疾病的能力并不强,人口增长十分缓慢,根本不能与有中医守护的“东方巨龙”同日而语。

不过西医一直在进步,从动不动就放血、动不动就灌肠,到后来提出人体血液循环论,再到人体解剖学、牛痘种植术,直至十九世纪,西医出现了细菌学说及药物提纯,终于以其立竿见影的效果,将古老的中医远远抛在后面。

既然说到这里,那么李志行你说,是中医好还是西医好?

嗨!咱争那玩意干啥?针对不同的病症,哪个有效就用哪个!人民需要哪个,我们就发展哪个!

现在,美国人民最需要李志行的中药,中国人民最需要李志行去把西医那些东西搞回来。

所以,李志行马上给三原发电,要求制药坊以最快的速度扩张至少10倍,越多越好!核心目的在于,尽快生产出尽可能多的药品。而且明确告诉大家,这是一个短期效应,不需要长远考虑。

这个任务不是下给薛青竹大夫的,而是同时下给程名恭和冯春霖的,薛大夫只是配合。

然后,李志行给给田钟岐回电,让他与伍斯特医药公司接触,告诉可以答应美国人包销,但要价每颗两美元,原因是这种神丹在中国也很珍贵,制作非常繁琐和精细,况且还要加上巨额的远洋运费。

李志行想多赚一些?这种想法不是没有。但实际上,这并不是他的真实目的,他只是想抻一抻美国人,为自己后续的要求创造有利条件。

但疫情持续是有时间限制的,李志行难道不怕错过良机吗?

怕!所以李志行同时安排,以最快的速度,给美国的田钟岐发送了10万颗丸药,预备作为首批交易货物。

然后李志行考虑了一下,又给上海的桂萌生发电说了自己的想法,让萌生在上海物色懂西医的人才。

马上要与美国人讨价还价,我方必须有懂得我方需求和药厂设备一般价格的人才。

最先回电的是田钟岐,他已经与伍斯特医药公司接触,但美国人认为每颗1美元的价格已经很高了,再翻一倍实在无法接受。

每颗两美元的价格高吗?此时美国一般家庭年收入已达到了约600美元,若是作为保命的药,每颗就算5美元也不算高,而且他们吃得起!

但这药是保命药吗?应该说不是,那么两美元的确很高!

要知道,日本药方的樟脑球再紧俏,也不过从每磅4美元涨到了6美元。这么一算,这药简直是天价!

但李志行不这么想。目前,我这个就是神丹!

他指示田钟岐不能松口,继续编造各种此药珍贵的理由和美国佬纠缠。

两天后,田钟岐回电,美国人每颗加了0.1美元,但要求每月至少提供20万颗。

李志行仍指示不能松口。

可每个月提供20万颗?三原能造出来吗?所以李志行一再打电报催促程名恭和冯春霖,搞得两人心急火燎的。

还有,自己想建西药厂,但建什么样的一个厂,生产那些药品?大概需要投多少钱?李志行真说不清楚。他所知道的一些西药,也不知道现在发明出来了没有,不能乱说,这真得找个懂行的问问。

于是,李志行又打电报催可怜的狗娃。

狗娃本来就因为投资的事情压力很大,李志行又一天一个电报催他找西药人才。

可懂西药的人本来就少,人才更难找!狗娃病急乱投医,通过关系找了一位大佬,却是上海“五洲大药房”的总经理项松茂。

然后,狗娃发来一封长长的电报。关于项松茂只有寥寥几句,只说这是个行家,但项松茂所说的很多东西,他听不懂云云。然后,主要是讲对志行大哥和猪娃的思念,又说起了三原的景色……。

志行看后拿给玉琨看,玉琨看完笑着说“哥,我看你干脆到上海去一趟,看看狗娃吧!”,志行听完也笑了,就决定去趟上海。

李志行去向井岳秀请假,井岳秀却正躺在铺上抽大烟,精神有些颓废。

志行说明来意,又说自己想在上海办个西药厂,估计会很赚钱,问井师兄想不想投资?井岳秀摇摇头,却说了句“你说这狗日的李栋材,会跑到那里去呢?”

这事李志行一直派人在调查,但全没有结果,所以志行也无奈地摇摇头,说“师兄,你放心,不管这狗日的跑到哪里,咱们一定想办法把他挖出来,给勿幕师兄报仇!”

井岳秀也无奈地点点头,叮嘱志行早去早回。

志行从井岳秀那里出来,将傅长缨找来,讨论李栋材的事。

两人讨论了半天,但可能性太多,始终无法理出一条主线。所以,傅长缨主动请缨再次前往西安,他觉得从李栋材身边的人或督军府下手,可能性大些。

志行点点头让傅长缨去办。

玉琨留守,志行这次带了燕子一起去上海。

因为燕子现在和附近的农民和做小买卖人的打成一片,总喜欢问李志行一些一亩地能打多少土豆、或一只母羊最多可以生几只小羊之类的问题。所以,志行打算让燕子也去见见世面。

燕子本来也算见多识广,但之前从没有出过陕西,这回一到太原坐上火车,就开始叽叽喳喳不停地问“志行,你说火车为啥劲这么大?”

“这个么,是因为火车头里装了一种叫蒸汽机的东西……”

“那火车都在这两个铁轨上走,会不会撞上?”

“这个么,一般不会,主要靠调度……”

……

一路上,燕子问了不少问题,以至于最后不少问题由刘绣娘回答,因为燕子的问题实在多。

一到上海,桂萌生和刘利生早早等在火车站,李志行向燕子介绍二人,燕子大眼睛盯着两人看了半天,就尊敬地叫桂萌生“大大”,叫刘利生“叔叔”。

两人听后,急忙拿出给燕子准备的小玩具,都是两人花了心思挑选的,十分好玩。

燕子看了看玩具,又看了看李志行,并不伸手去拿。

桂萌生就笑着说“燕子,我是你大大,他是你叔叔,我们都是一家人,你不用客气。”

燕子又偷偷看了看李志行,志行笑着点点头,燕子立刻将礼物拿在手上玩了起来,志行咳嗽了一声,燕子马上又停下说“谢谢!”

桂萌生忽然一下成了长辈,很喜欢显示长辈的身份,“燕子,让大大给你演示一下这个玩具的玩法……”,“燕子,你一会想吃什么,大大派人给你买……”

……

这次不用再住酒店了,众人一起回到汉堂在法租界的大宅子,桂萌生和刘利生都住在里面,因为这里安全,宅子里常驻二三十个枪手,还设有暗道。

刘利生先汇报机械厂的事情。按李志行的指示,汉堂机械厂没有再扩充缝纫机的生产能力,已经建立了比较牢固的销售渠道,现在一切运行平稳。他仿制的自行车,已经差不多了,但刘利生还想请东家亲自去看一看,因为东家的意见,往往能为产品注入重大活力。

志行答应过几天到厂里看看。

等刘利生走后,桂萌生立刻开始大倒苦水。

李志行一看桂萌生哭丧着脸,这是准备长篇大论呀?就赶紧起来亲自给萌生倒了杯水,说“咳咳,打住!现在还有多少没投出去?”

桂萌生苦着脸说“加上3个银行吸收的储蓄,还有1300多万。”

1300多万?狗娃已经很能干了!要知道,狗娃做事认真,每一个投资对象都要吃透,确保投资成功。

“啊,那不没多少了么?”

“哥!1300多万呢!其中好几百万还要付给储户利息的!”

“问题不大!回头哥给你想办法。先说说药厂的事。”

于是兄弟俩就谈起了项松茂。

志行听了一会,陷入了沉思:这个项松茂的确是一个西药的行家,但此人却是上海最有名的药方“五洲大药房”的董事兼总经理,志行要办药厂,其实是和项松茂抢饭吃,所以他会不会帮忙很难说。

但志行决定,还是要先见一见。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抗战之西北尘梦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