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弃儿的精心治理,在全国人们的积极努力之下,周国逐渐出现了国泰民安的良好局面,全国各行各业全面蓬勃发展。人们找工作容易,并且工资高开支少,人人买房买车,晚上夜市到十二点还人声鼎沸,人人生活幸福,健康长寿。弃儿忙完公务,又少不得要去各地走一走,看一看。
弃儿很久没有去农田看一看了,今天想去周原看看谷子长得怎么样了。只见原野之上谷子还是青青的禾苗,在烈日之下,人们给禾苗浇水,除草,松土,杀虫忙得不亦乐乎的。而井田最中间那块公田禾苗的长势比任何一块私田中的禾苗长势都好。所有人都说只有把弃儿的田种好了,他才能收获足够多的粮食去为大家打天下,去为大家争取到更多的机会。弃儿也是为这种全民同心协力为国家富强而奋斗,开拓进取,永不停息,先公后私的精神所感动,这是一个好现象啊。
然而弃儿看到每家每户的田也都种得很好,大家都想种更多的地,生产更多的粮食,都不想比别人少,都不想做都一个落后分子,劳动光荣,懒惰可耻。
有一个寡归姬米年纪大了,膝下无儿无女,已经种不动田了。但她不用担心,她的那份井田很快就被别的国人拿去种了。当地的政府人员给她办了一张油米领取证,还不用她自己去领油米,县里的官员每个月都会准时地把她的油米送上门来,还会发给她一些零用的银两。如果她哪天实在连饭也做不动了,县里会把她接入到专门的养老所,由专人来照看她的生活起居。
而朝中的大臣们与地方上的各级官吏也全心全意地为人们服务,没有人为了自己的私利而拉帮结派。大家都品行端正,做事不极端,都中规中矩的,都不做什么出格的事情。
弃儿也是感慨现在的官员没有多少刺头,都是平实但都积极努力地,为朝廷为天下百姓认真地工作着。
对于弃儿,大家也是非常信任他与支持他。全民都积极地响应他的号召,努力地完成他安排的工作。全体老百姓都认为弃儿是一个好君王,他什么时候都会以全体民众的利益为出发点去打拼去努力。所以无论前面是一马平川还是高山大海,周国的老百姓们都将为了国富民强的目标,勇往直前,义无反顾,艰苦奋斗,坚定信念不动摇。就像前两年商汤家分派了征伐鬼方的任务,每家每户都是认真积极地准备武器车辆工具,大家都相信只有国家富强了,自己的小家才会平安幸福。大家都知道没有付出哪有收获,为了幸福安康,周国上下人人艰苦奋斗,永不停息。大家也知道只有努力拼搏了一番,才无愧于生活在弃儿治理下的如此美好的时代。
弃儿对全大周的百姓们说:“让我们不惜汗水,‘撸起袖子加油干’,丰衣足食的幸福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的!”
周人们全都积极听从弃儿的号召,人人努力争先,人人奋发图强,人人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幸福生活。
当然了周人的物质文明搞好了以后,精神文明也没有落下。在全体周人的努力之下终于出现了下面好的景象。
因为人们的收入增加了,物质生活丰富了,周人劳作之余多出了很多的空余时间。俗话说饱暖思淫欲。弃儿想如果不把老百姓的空余时间安排好,让老百姓闲着了,可不是什么好事情。
有人向提议向外用兵,让老百姓卷入对外的战争中,就可以把老百姓的空余时间消耗了。弃儿把这些人痛骂了一顿,告诉他们以后不得再有这些舍本求末的歪点子。
也有大臣向弃儿建议,可以多搞文艺活动让全天下的老姓都参与其中。最好的方式是让老百姓们多跳舞,多唱歌,多搞些文体活动。这样老百姓们不仅可以活动一下筋骨,也可以活络一下大家的感情。弃儿认为这个建议好,有道理,可以采纳。于是周国全国各处都成立了歌舞队,全国各地人们工作之余,到处翩翩起舞,周国人们的幸福感也上升了很多。周人国内人们也组织了各种各样的比赛让百姓们参加。其中很有特色的比赛,其中每年举行的问关亲要黄豆对唱每年都吸引了很多国人参加。今年决赛的两名选手是刘九姐与李四哥。我们来看看两人的对唱。
刘九姐起歌道:“关亲客,李四哥, 我今对你讲礼节;六亲百客同坐夜,要你拿豆待人客。”
李四哥接歌道:“主东君,刘九姐, 请你对我说原因;从前哪人留的豆,哪人留下到如今。”
刘九姐接歌道:“弃儿大王树五谷,黄豆也是同时出;从前弃儿留种子,留在人间得收成。”
李四哥接歌道:“我再问,刘九姐,黄豆种在哪州城;又是哪时下种子,又是哪月才收成。”
刘九姐接歌道:“你莫问,李四哥, 黄豆种在西歧城;三月阳春下种子,七月秋天得收成。”
李四哥接歌道:“我今对你说一番,仙人留豆在尘凡; 周原用它做豆腐,你今要豆做哪行。”
刘九姐接歌道:“我把情由对你说,周原用豆要不多;留下一点论理客,拿送今天闹欢笑。”
李四哥接歌道:“六亲百客把酒饮,满坐堂中喜盈盈;以酒待客好礼性,何必要豆待客人。”
刘九姐接歌道:“百客欢迎在堂中,你这四哥事不通;不会陪客把酒饮,俺要拿黄豆才得坐夜免朦胧。”
李四哥接歌道:“这样说来也应该,可惜我今不拿来;诚问哪里有豆卖,望你代我去找来。”
两人唱到这,西歧的百姓都鼓掌欢呼,都为刘九姐与李四哥的好文彩叫好!弃儿也情不自禁地给两人加油!
刘九姐清了清爽子,接道:“十字街前有豆卖,随时都有摆满街; 何必要我把路带,各人留心去买来。”
李四哥接歌道:“临时去到十字街,愧我无钱得少来;但是情在礼不在,望乞一众放宽怀。”
刘九姐接歌道:“看来你也仁义好,此时也拿豆来交;不真多来不真少,礼义相差半边毫。”
李四哥接歌道:“请耐烦,刘九姐,因为我家是贫寒; 缺乏劳力办不上,心想爱好感觉难。”
听到这,大家见李四哥不愿意拿出豆来给大家吃,众人都嬉笑起来,都说李四哥小气。刘九姐也因此得了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