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年初夏,孩子的太爷想念我们,一个人坐火车从丹东来我家。已近耄耋之年的爷爷,身体很硬朗,来我家和到自己家一样闲不住。中午下班,爷爷早做好饭等我们,最爱做炖芸豆、拌黄瓜。
那时天热没有冰箱,不能剩菜,每天爷爷做多少我们吃多少。爷爷看我们使劲吃菜,以为我们很爱吃,都吃光了不够吃的。下顿再多做点。这回我们使劲吃也吃不了啦,爷爷开心的笑着说:“这回可够吃的喽。”
我俩互相看看才明白爷爷的意思,笑起来说:“我们怕天热剩菜坏了可惜,使劲吃光,今天实在吃不了啦。”
爷爷哈哈笑了:“我看你们那么爱吃,怕不够吃的就多做,让你们吃个够。哈哈。”
我们都哈哈笑起来。笑的那么开心那么亲热。
爷爷说:“以后还是少做吧,别把我大孙子撑着了。”爷爷挺幽默的笑着。爷爷晚饭爱吃面条,我下班接回朝霞让爷爷哄她玩,就急忙和面擀面条或面片。 朝霞比较乖,会给爷爷唱歌,用不完整的语言给爷爷讲小白兔的故事,讲在托儿所吃饭的事。
爷爷和朝霞玩着还叨念:“要是你哥哥也在家,我看你们两个多好。” 我理解爷爷的心事,来山东一回还想看看他的宝贝重孙子。
我为了满足老人的心愿,写信给我爸妈,让妈妈尽量能来山东,把朝晖带来,他太爷爷在我家,来一趟不容易,想看看重孙子。妈妈可以把朝晖留在山东,我们现在有能力管好两个孩子了,这两年爸妈受累了,应该减轻爸妈的负担,让爸妈歇歇。
爸妈很理解,答应放暑假和喜儿一块来。
暑假妈妈带喜儿和朝晖先去菏泽看大弟弟荣泰。那时荣泰在军分区侦辑科,负责摄影拍照洗相片一系列技术工作。他这方面专业不精通,领导让他自学技术,必须达到摄影效果熟练、细腻。
他工作很认真,拿着照相机到处取景取人像,学习怎样提高摄影技术。妈妈去时,他还在忙着和同事们研究洗相放大技术。
看妈妈来了,兴奋的介绍自己的工作,并马上步入实践,给妈妈他们拍好几张照片,多少年妈妈也没拍过照,这回看到自己的照片可高兴了。
荣泰尽力照顾妈妈生活,让妈妈他们快乐轻松来度假。盛夏时节,正是西瓜上市的时候,荣泰天天给他们买西瓜。 那里西瓜品种真多,大的有二三十斤一个,小的像拳头大小,有红瓤的黄瓤的都很甜。他们爱吃没够,买多少吃多少。
那天荣泰买个三十多斤的大西瓜,比头还大,朝晖围着大西瓜,摸来摸去,乐滋滋地说:“好大好大啊!今天可吃不了啦。”
荣泰看朝晖喜欢大西瓜的样子真可爱,立刻拿起相机拍下朝晖和大西瓜在一起的特写,朝晖瘦瘦小小的显得大西瓜格外硕大。
朝晖很爱吃西瓜,连做梦都在吃西瓜。那天夜里,朝晖睡梦中起来,拿起给他接尿的小铁桶就啃,他大舅听见忙问,吃什么呢?看见是小尿桶,忙抢下来。 朝晖还没醒,哭着说:“大舅不给西瓜吃抢走了。”
姥姥抱起来哄醒他,拿着小尿桶说:“看看你在啃啥?大西瓜还在那呢。”
朝晖懵懂中揉揉眼睛醒来,自己嘿嘿的笑起来,眼望着大西瓜说:“我以为大舅抢我西瓜。”又看看小尿桶不好意思的把头藏到姥姥怀里。
荣泰带着妈妈一块去看风景拍照,教妈妈简单的摄影技术,妈妈对新技术可感兴趣了,一起玩的非常开心。他们在荣泰那里住几天后荣泰请假陪妈妈一起来到我家,把朝晖送到太爷爷身边。
我妈妈和他爷爷是第一次见面,亲家初见格外亲。
爷爷是第二次见朝晖,喜欢的又抱又亲,抚摸着孩子说:“长大了,好俊俏伶俐,好喜欢啊!”
爷爷喜欢的每天跟着两个孩子转,用从丹东捎来的,孩子他三叔自己做的童车,推着两个孩子玩。每天乐呵呵的特开心。
这也是荣泰练习照相的好机会,可以捕捉好多特写镜头。
给我们拍了好多照片,留下孩子们童年的活泼身影,留下天伦之乐的美好时光。弥补我俩结婚时没照合影的遗憾,也解决了山沟里照相难的缺憾。
妈妈和爷爷相处很融洽,爷爷听妈妈讲老家是蓬莱,也讲他家早年也是山东蓬莱人,后来去东北辗转到辽宁丹东谋生,金坚的爸爸上过中专商校,在电业局当会计,相当现在事业单位的公务员。
他爸爱读书、爱收藏,家里比较讲究,收藏一些好书等。可惜在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时,他三弟胆小,烧毁不少书和古物,砸了一些古董。爷爷叹息说:“可惜,太可惜了。”
妈妈看爷爷惋惜的样子说:“那么何不划拉点给他们捎来,看他们挺爱惜东西,刚结婚的新家啥也没有,用火车发货挺方便的。”
爷爷赞同的说:“对呀,我咋没想到呢?”
秋天爷爷回丹东后不久,让小孩子帮他用火车托运,给我们捎来一木箱东西,有早年的青花瓷盘、扣碗、刻花木茶盘等,还特地买两把木柄小铁铲和海鲜干货、食品等。给我们小家增添了丹东老家的氛围。
妈妈这次从桃下出行的计划,准备在山东走一趟把山东的亲人都看看,在我家住几天,留下朝晖,荣泰回菏泽,妈妈带小妹去栖霞看二妹荣慧。再从栖霞去蓬莱老家看望我爷爷和老家亲人。
那时妈妈身体比较好,带着小妹作伴,小妹已懂事了,能帮助看东西、买票,这是一次比较轻松愉快的暑假旅游。
我们照顾两个孩子,送托儿所再去上班,虽然忙活点,但是心情愉快踏实。下班有时间和孩子一起玩,教他们认字识数唱歌画画。
孩子很聪明,没多久朝晖能把十以内的加减法,对答如流。还会写字,会看小画书还给朝霞讲小画书。两个孩子一起玩,比看一个孩子还省心。
托儿所也有改进,办食堂开三餐,孩子可以全天在托儿所吃饭,家长能省不少事。还请有知识的老师教大班孩子学知识。我俩有时下班回来晚了,朝晖能领朝霞自己回来,看家门锁着,他会领朝霞去邻居吴敬云家去玩,等我们回来。
家里有了缝纫机,我学着给孩子做衣服,还学着做鞋,开始做的不太像样,凑付穿,在山沟这地方买不到成品衣服,好不好看不太在乎,有干净衣服换就好。
也渴望着有机会去济南,能给孩子买点像样的衣服或好看的布,把孩子打扮的漂亮些。
两个孩子渐渐大了,搭伴上托儿所搭伴玩,很省心。我就比较有精力做工作,腾出时间学习业务。
那时我厂已是用电大户,高压电气设备多,为保电气设备安全运行,每年必须请供电局的技术员来给高压电气设备做试验。不仅要支付一大笔试验费,还影响生产,很不方便。 厂里为了适应生产需要,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准备从各电工班选人建立自己的电气试验班。
在专业厂长的主持下,先选出四个人组成电气试验班,并提议让我担任班长。当时什么试验设备都没有,我们也没干过电气试验工作,一切从零开始。
我喜欢接受新工作的挑战,追求是一种人格,即便一无所有,我也一定要把交给我的工作干好,那个年代像我有这种傻劲的人不少,不讲条件不计报酬,不怕多困难,也要干出个样来。
领导安排金坚协助电气试验工作,并要求在今年一年,试验班独立完成:厂里全部高压电气设备的试验和继电保护工作。艰巨的任务压在我和金坚的肩上。
我俩感觉挺有意思,记得67年我首任第一降压站班长,和金坚一块带起降压站的工作,今年又是我首任电气试验班班长,和金坚配合带这个电气试验班。
这项工作虽然不容易,但我俩搭档配合,能方便快速的开展工作。我们一块查资料、查书、找规程、找标准,一块筹备电气试验设备和仪表,学习试验方法。因工作时间紧迫,我们边学习、边筹备、边策划、边带着大家一块干。
两个孩子很乖,晚上在家看我俩学习研究工作,就自己玩不捣乱,我俩忙完了,看两个孩子已经东倒西歪地睡着了。
我心中真不是滋味:孩子在托儿所呆一天了,回家我们还不能多陪陪孩子,光想自己的工作,还像个妈妈吗?
我很内疚自责,原谅这个工作狂的妈妈,让孩子受委屈了。
那时候为了干好这项工作,真是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孩子在托儿所吃饭我们不用管,我俩下班了,有时工作还没研究完就继续,忘了吃饭,饿急了找点什么胡乱吃点充饥。
工作忙起来时,我们晚上一边把孩子哄睡,一边研究策划明天的试验工作,做好方案,用什么试验设备,如何接线,什么要求、标准及安全事项等。像老师备课一样定好方案写在本上,以便第二天带领大家工作,提高工作速度,减少停电误产时间。
有时忙到后半夜,睡觉时都不知几点了。
我们的认真钻研,努力工作,终于顺利完成第一年全厂的高压电气设备的试验和继电保护工作。
工作的收获,给我们很大的安慰,增强自信心,这也是两个乖孩子给我们的支持。
那时我还是二级工工资,从60年代初至今国家没长工资。更没有奖金,多干不多拿钱。
不知是什么力量让我们这样热心工作,不讲个人得失,就是满腔热忱愿意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