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节:爸爸请客
书名:好日子在后头 作者:一声笑 本章字数:2245字 发布时间:2022-12-29

       1968年初夏,爸妈只带些简单方便的东西迁居陕西桃下十冶基地。


       桃下大山沟闭塞,买东西挺困难,后来陆续有了商店,家里生活质量也得到提高,爸爸买一座三五牌座钟,当时是挺时尚的,终于可以让我家那块双铃马蹄表退休了。


       记得我在依安上小学的时候,买了这块双铃马蹄表。在我家生活中是很重要的司令官,我家三次迁居辗转半个中国,都没忘了带着它。


       使用年久,表针走不动了,妈妈给表滴上几滴豆油,勉强再走,时间只能做参考,早不准了。


        这块沾满油垢锈迹的马蹄表,真可以算上一件文物了。


        买了座钟我家有了准确的时间表,不再因时间不准而马虎、匆忙、误事。


        爸爸走进社会,历尽沧桑多少年,都是把太阳当时间看,曾给我买块手表,嘱咐我在山沟里上班没有表不行。自己一直没舍得买块手表。大约69年,爸爸托关系买块国产手表,这是我家第二块手表。


       爸爸爱不释手的翻来覆去看,想着大儿子荣泰春节回来,还是送给儿子吧。


       荣泰68年军校毕业工作后,工资不多,只留下生活费把其余全部寄回家,自己很喜欢手表,那时不好买更不舍得买。


       春节回家接受爸爸送这样梦寐以求的礼物,真不知怎么感谢。又想到爸爸从来没带过手表,一定很喜欢也很需要,不忍心收下。爸爸看出儿子的心意,让荣泰留下好好戴着,爸爸看着比自己戴还高兴。


       让荣泰记忆更深刻的是当年爸爸那次尴尬的请客,大约62年的时候,各单位在国家的八字方针指导下,执行干部、职工下放政策。


       有位和爸爸很要好的朋友一块从东北来的王岳涛,派放农村挂职当书记任期结束,准备归职。


       多年的友谊重见之欢,爸爸破例请王叔叔来我家吃饭。


       因经济窘迫家里多少年没请过客人,这次是爸爸第一次请人来家吃饭。妈妈炒四个小菜,剁了一盘猪头肉,喝的山酒。

两人边吃边聊,酒逢知己千杯少。


       荣泰坐在一旁看着,王叔叔比较健谈,一句话一口酒一筷子肉菜;爸爸不会喝酒,拿起酒杯沾沾嘴唇就放下,挑块肉刚到嘴边又放回去。


       爸爸尽情的陪着朋友共餐。


       两人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尽的情,把盏共饮一个多小时,最后依依不舍告别。


       王叔叔临走拿出二元钱放桌上,亲切的说:“都挺困难的,我不能白吃,也没什么礼物可送给老哥哥,这钱你收下,是小弟的心意。”


       爸爸哪里肯收,两人好一阵推让,王叔叔还是放下钱大步走了。


       爸爸心酸的泪水盈眶:这是对朋友真情的告别宴请,再困难也不能留他的钱。老王也真够理解人的,不想让好朋友为难,真是一个患难与共的知心朋友。


       王叔叔走了,13岁的荣泰眼巴巴的望着桌子上的残羹冷炙,充满了渴望。


       爸爸知道儿子一直坐在身边,共餐时没好意思让儿子吃一口。自己家吃饭很少有肉,这回爸爸说:“儿子,爸爸没舍得吃,都留给你了,快吃吧。”


       荣泰回忆到这里,止不住潸然泪下说:“这是一件难忘的事,现在每当请客或做客时,都忘不了爸爸当年请客的那一幕,若不是亲身经历,怎能相信那个年代请客有多尴尬多作难?真替爸爸心酸难过。”


       八十年代初,电视机刚上市的时候,市场畅销紧缺,商店里根本买不到。都是找各种门路买电视机。


       金坚丹东的三弟虽不是干电工的,但是心灵手巧,利用业余时间自学组装、修理电视机,批量买下电视机元件,装好的十二吋黑白电视机调试好卖给用户,质量还不错,卖出若干台。


       批量买元件便宜,电视机卖的也便宜,生意挺好,还负责保修。


       那次三弟来我家之前,就是利用去北京出差的机会,帮助客户维修电视机。


       他修电视机已经很有经验了,我那时刚学习修理电视机,我们互相切磋技术交流经验。他还给我带来一些修电视机用的小元件。他很欣赏我边修边写的电视机修理笔记,认真看读。他三弟的刻苦自学精神,令人佩服。


       我们身居山沟工厂,宿舍、厂区紧邻,下班回家不远,到家忙活一阵吃过晚饭,天即黑下来,没有闲游散步等时间。


      上班穿的工作服也无暇去换,那时的工作服是蓝粗帆布的,自抗灾备荒以后,节粮节布,工作服发的少了,破了厂里缝纫组负责补。


       补工作服用的布是纺织厂的下脚料,多是一些织的只有半绒或没绒的条绒布,有蓝色的、有棕色的。 补在退了色的蓝工作服上,实在难看。 职工们都这样穿,看习惯了也不觉为怪。


       远道来的金坚三弟,看我们整天穿着补丁摞补丁的工作服,下班也不换,很不舒服。那天三弟说:“给大哥做件衣服,下班换下工作服呗,你也做件衣服。”


       我明白三弟看不惯这丑陋的工作服,忙说:“我们都有衣服,下班没多少时间,嫌麻烦不想换。”


       说着我即把金坚的几件中山服、国防服拿给三弟看。


       金坚说:“下班没事,换啥衣服,穿中山服还不如工作服舒服方便,都习惯了。”


       他上下打量一下自己的工作服又笑了说:“呵呵,是挺难看的,自己看惯没有感觉了。外面的人真看不惯,是太龌龊了,嘿嘿。”


       那个年代服装样式简单,男士衣服只有中山装,西装,很少有夹克服、休闲服等,在我们山沟这地方生活更难买到轻松休闲的衣服,再难看的工作服也成了常装。


       当年人们都记得幸运的“五八•二”(五八年参加工作,到那时仍是二级工)。在国家非常时期,中央指示长一级工资,成为三级工。


       据说是因为那年毛主席在接见劳动模范时,会见一位五八年参加工作的护士,兢兢业业工作十六年,成为全国劳动模范,还是二级工。并且知道全国五八年的职工那时都是二级工。


       毛主席感慨祖国人民对国家的理解和支持,说了句给全国“五八•二”调涨一级工资。


       当即文件下来,“五八•二”马上升了一级工资。


       那时何止“五八•二”呢,自六二年部分职工调整工资后,国家再没有给职工涨过工资。


       百姓理解国家困难,拿着低工资,仍是任劳任怨、不讲条件、不计报酬、埋头苦干在自己的岗位上。


       那个时代的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党,热爱领袖,热爱劳动,虽然人人都需要钱,却没有向钱看的思想。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好日子在后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