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弟弟荣泰军校毕业分配时身高蹿到1.8米多,在我家算是个子最高的,也是最俊美的,浓眉大眼高鼻梁,风流倜傥玉树临风,有理想有抱负,追求上进;性情温文尔雅,气质洒脱。
写的一手好文章,曾在一些报刊杂志发表。
怎奈文革期间在两派斗争中,始终找不对正确的位置,运气不佳,才华得不到施展。
荣泰人品相貌如此优秀,深得姑娘们的喜爱,身边有好几个女孩在暗恋追求他,他一心想在工作中做出成绩,成就一番事业,所以对感情之事不太上心。生活中想慢慢了解,想选一个志趣相投、身高不能太矮的女孩,做终生伴侣。
荣泰回桃下探亲时,我的老同学安银铃很喜欢荣泰,就把她三妹安银珠介绍给他。我家和安家关系一直很好,荣泰和安银珠又是同学,互相比较了解。
安银珠一直在济南工作生活,两人时隔多年第一次见面,感觉银珠不再像同学时期那么天真可爱,热情亲切,可能是觉得自己在大城市,荣泰偏居一隅,变得傲气十足,娇矜之气令人难以接受。无奈荣泰回绝了安大姐的美意。要好的两家也没有连上姻缘。
记不清时隔多久,在桃下有人通过爸爸给荣泰介绍一位小余姑娘,那年妈妈在菏泽,爸爸自己在家,这姑娘会来事,经常出入我家照顾爸爸生活,显得非常孝顺,博得爸爸的喜欢,哄得爸爸答应他们的婚事。
荣泰和妈妈回家看到这位姑娘时,心冷半截,这姑娘个子太矮了,不到荣泰肩高,荣泰很不满意,坚决拒绝。
但是爸爸一直给荣泰施加压力,爷俩因为这事第一次闹翻脸。
爸爸一气之下把荣泰锁在家里不准他出去,认为时间长了孩子就会服软,谁知道荣泰反复考虑,觉得人生大事绝不能如此儿戏,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不会幸福的。
以至于到最后在二弟荣康的帮助下,兄弟二人联合上演了违抗父命、不辞而别,逃婚的一出戏。
爸爸还是爱儿子的,不得不顺从儿子,婉言谢绝了这桩婚事。
荣泰在菏泽军分区,工作中常和一个叫艾小爱的女孩来往。
荣泰去图书室看书,也常遇到这女孩来图书室看书。
时间长了,互相交流感想体会,互相介绍各自所闻所见的好书,在图书室有时共同寻书、查书。
两个情窦初开的青年男女感觉有相同爱好,性格和谐,言谈默契,互生情愫。
女孩几次暗示自己的心意,希望荣泰能够主动表白。
荣泰性情腼腆,业已窥探出女孩芳心暗许,却脸红心跳的没有勇气主动求爱。
女孩的父亲在济南,是部队高层官员,不久之后把女孩调到济南。临别前女孩十分不舍,但是碍于女孩脸面,暗示他能否五一见上一面。
荣泰自分别之后,陷入疯狂思念之中,女孩的一颦一笑都像电影一样反复在脑海里浮现,搞得茶不思饭不想,整夜失眠。
爱情的力量让他鼓足勇气,委托菏泽军分区的协理员做中间人,去向女孩求婚。
谁知道荣泰委托的这个协理员没有把事情说明白,反而造成误会,让小爱以为他是领导派来试探她工作作风的。于是就冷言冷语的把这人打发了。
阴差阳错之下,约好的五一见面成了泡影。
感情单纯的荣泰,没谈过恋爱,也不懂哄女孩子的小花招,没想到写情书去解释去求爱去追回来,只会苦苦压抑着翻滚的爱意,暗藏着汹涌的思念,意志消沉、失魂落魄的捱过一天又一天。
失去联系失去第一次爱的女孩,给了荣泰非常剧烈的打击。
错失良机是他这一辈子多么后悔、难以挽回的事。让他这辈子都难以释怀。
多年以后还珍藏着艾小爱的黑白照片,照片上的女孩笑靥盈盈,青春洋溢。(后来荣泰才知道,艾小爱草草嫁人半辈蹉跎,50多岁就撒手人寰了。)
自从结识艾小爱以后,虽然联系不上,心中的思念日胜一日,别的女孩再难以走进心中。
好久不愿接触其他女孩,下班常孤独的坐在自己宿舍前,去哪都没兴趣。
一天他的女同事带着她的一位女同学走过他门前,这个出水芙蓉一样的女孩子,一眼看中独自在宿舍前发呆的荣泰,见他一表人才,眉宇间十足的英气中,隐藏着一丝忧郁,更是格外打动人心。
她托人了解介绍,很快约荣泰见面。
女孩芳名陈妙龄,菏泽医专刚毕业,分配在菏泽医院妇产科工作。168CM的身高亭亭玉立,肤白貌美,温柔体贴。
这个女孩因为相貌出众,追求者众多,其中有一位爱慕者因为成分不好,女孩没有同意。这个小伙子是名画师,受邀给医院画壁画,画完之后,陈妙龄的同事说:“哎,快看那个画里的女孩,怎么像我们科的小陈啊!”后来这个追求者还成了闻名全国的大画家。
两个人初次见面感觉良好,触动了荣泰尘封已久的心房。
闲余时间,女孩常来宿舍找荣泰聊天玩耍。
荣泰以往接触的女孩,总是扭捏作态,腼腆内向,缺乏主动性,荣泰也是正襟危坐,连女孩的手都没敢碰过。
这次遇到的这个女孩,没那么拘谨胆怯,在荣泰面前开朗大方,侃侃而谈,主动示爱,频繁来往,交往几次关系火速升温。
女孩爱笑爱闹,正值夏天衣着单薄,勾勒出女孩姣好的身材,让荣泰为之着迷,但是荣泰碍于自己军官身份,不想给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所以一直和女孩保持距离。
女孩从侧面打听到荣泰是女孩子的“抢手货”,媒人受人委托几乎都要排队,所以这女孩表面上大大咧咧毫不在乎的样子,其实很有心机,非常会把握时机,心想自己看好的男孩子一定不能飞了。
于是女孩有一天看天气不好,故意在荣泰宿舍拖延时间,一直到晚上大雨倾盆,女孩借故说自己无法回宿舍了,只能借宿一晚。
荣泰也不忍心撵她走,俊男靓女难以控制的春情芳心,洪水泛滥木已成舟。
男人的责任心,让荣泰从心房里逼走旧日的思恋,彻底放弃念念不忘的小爱,接纳妙龄的真情,1975年夏天确定了婚姻。
荣泰自从有了收入,从几块钱开始,就只留生活费,其余全部寄爸妈家中。效仿我主动去承担家庭经济重担。
现在要结婚了,才发现工作多年手中一点余钱没有。
当时文革的结婚风俗,虽然简朴但也要操办,手中的钱属实不够。
荣泰不想给爸妈添负担,想到大姐,无奈写信和大姐借钱。
我收到信非常喜悦,感慨着优秀的大弟终遇良人,下决心全力帮助弟弟办婚事,不给父母添麻烦。
本应亲自去菏泽张罗婚事,实在抽不出身。只好凑钱帮弟弟。
平时我俩的工资收入仅够生活费没多少剩余。
我把以前零存整取的一点积蓄取出来,还不足80元,加上一点凑足80元寄给弟弟。
荣泰就用这钱,于1975年9月2日,请同事们吃一次饭,分分喜糖,宿舍当新房没有新的添置,两人行李搬到一起就算新家了。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在那个年代,对物质生活没有过多的追求,都是这么简单的结婚成家。
我知道弟弟是没有能力还钱的,为了鼓励弟弟俩口子好好生活,就真诚的告诉他这钱不用还了。
弟弟很过意不去,一年多了,他们寄给我二斤粉红色和翠绿色的晴纶毛线。那个年代,这种毛线是很时尚的新产品。
我向他们表示谢意,并说:“我收了就是还钱了,以后不要再惦记还钱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