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最终耗尽了所有的期盼,在孟婆难得露出的微笑注视下,喝下了属于她的那碗孟婆汤,走向了本该在千百年前就要走的奈何桥。
不知多少年后,凡间的某年的乞巧节一个灯会上,一个白衣打扮的公子带着书童在逛花灯,经过一座桥的时候,对面一个身穿红衣的小姐和一个贴身丫鬟说笑着走过来,他瞬间愣住了,那女子仿佛有一种魔力,吸引他停下脚步,不自觉走到女子面前搭讪道:
“姑娘看着好生面熟,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
“哪里来的孟浪之徒,快让开!”女子身旁的丫鬟斥责道。
“姑娘,我们真的在哪里……”
“再不让开我叫巡捕了!”丫鬟赶紧护着小姐逃离了此地。
“公子,你怎么了?”书童看着平时看到女子都会脸红的自家公子,做出如此出格的举动甚是不解。
“我好像在哪里见过那姑娘,不行,我们得跟上她们,看她是哪家的姑娘,好让我爹娘去提亲去。”公子说完拉着书童就朝女子离去的方向去追。
可哪里还寻得到那女子的身影呢!
从此以后,凡是经常经过那座桥的人都会看到一个白衣打扮的公子,在那座桥上张望,附近的人都说,那公子得了一种病,名曰相思病。
白衣公子日复一日地在桥上等待着,可是此后他再也没有见过那个令他魂牵梦萦的红衣女子,于是他思念成疾病倒了,一年后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临死前还一直念叨一句话:“姑娘,我真的好像在哪里见过你……”
白衣公子死后,他的灵魂来到了鬼门关,在奈何桥前他拒绝喝那一碗孟婆汤,甘愿跳进那忘川河中做一个不能投胎的孤魂野鬼,也要等那个令他至死都没有再见过一面的红衣姑娘的到来。
三十年后,白衣公子终于等到了那个红衣女子,确切地说再见到她时已经是红衣老妪了,虽然她有了白发,生了皱纹,但是他还是一眼就认出了那老妪就是那个令他魂牵梦萦的红衣女子!
孟婆走到红衣老妪面前,告诉她忘川河中有一个人等了她三十年,就为了看她一眼。
老妪甚是惊讶,这一世还有对她这么情深意重的人么?她可是从来没有遇到过,甚至没听说过,即便是她的丈夫,她们也只是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相敬如宾的寻常夫妻而已呀。
孟婆告诉她那个人就是曾经在某一年的乞巧节上在桥上拦过她的白衣公子,从此便对她魂牵梦萦,然后思念成疾去世了。
红衣女子长叹一声,然后道:“我丝毫不记得那件事情了,他这又是何苦呢,缘分天定,这一世我们本就无缘罢了,既然他已经见到我了,也算是了了心愿,您和他说,不必再为难自己了,喝了孟婆汤,忘却这一世尘缘,尽早投胎轮回去罢。”
红衣女子说完一口气喝完了孟婆汤,毅然走向了奈何桥。
男子看到红衣女子甚至都不曾望向他一眼,内心再次悲痛欲绝。
孟婆向他传达了女子的话,并拿出幻镜对他说:“其实你们并不是无缘无故的有这么一段尘缘,你看,那红衣女子的前世便是那个美丽的姑娘,而你的前世,便是那个有负于她的武士,她曾经也在那忘川河中等了你千百年,期盼你能念起她,不喝这碗孟婆汤,和她续下一世的情缘,可是她始终没有等到,于是喝了那忘情水之后,忘却了她所有的前世记忆。所以世间万事,皆有因果。”
男子此刻终于明白了这一世他是来还她前世种下的因而已。
那就还了这因果,大家都干干净净重新开始轮回吧。于是喝下了他那碗孟婆汤,走向了奈何桥。
不知经过了多少年,有一天佛主看到了等待轮回的白衣男子和红衣女子,大笑云:“大喜不若大悲,铭记不如忘记,是是非非,怎么能分得清呢,你们是从彼和岸开始的,不若就让你们做个接引使者吧,指引那些痴男怨女让他们走向轮回,就记住你这个白色吧,彼岸已有曼珠沙华,就叫你曼陀罗华吧。”
从此,天下间就有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彼岸花,一个长在彼岸,一个生在三途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