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长安街,距皇城五里,有一朱门大户,亭台楼阁,富丽堂皇。
那便是当朝宰相崔扈的府邸。
今日的宰相府似乎不同往日,府内气氛有些凝重,丫鬟婆子们脚步匆匆地跑来跑去,东厢房内一女子躺在床上痛苦地呻吟,她看起来三十二三岁,俊俏的脸庞因为痛苦而显得有些扭曲。
“夫人,您再用一把力,老身已经摸到胎儿的头顶了。”接生婆王氏鼓励着床上的妇人。
“啊!”床上的妇人又使了一把劲后便瘫软在床上。
身旁的贴身丫鬟边给妇人擦汗边带着哭腔心疼地说:“夫人,夫人,您要撑住啊,影儿恨不得替您受这个罪。”
“这个罪,凡是女人,都是要受的,只是早晚不同罢了。”接生婆一边用手摸着胎位一边感叹。
“影儿,影儿,相爷回府了吗?这都几个时辰了还生不下来,我怕是见不到相爷最后一面了。”宰相妇人哭着说道。
“夫人,您不要这样说,您一定会平安诞下孩子的,相爷已经回府了,刚刚还在门外问夫人的情况呢。”影儿又紧握住了夫人的手。
距夫人所在的东厢房不远处的一个书房内,宰相崔扈焦急地在屋内走来走去,一边自言自语:“按说夫人这是第三胎了,怎会生得如此艰难?听稳婆说都三个时辰了,这可如何是好?”
贴身长随崔胜低头静立,不时抬头悄悄观察相爷的脸色,师爷邱心志看到他越来越黑的脸色时,看了一眼窗外安慰道:“相爷放心,夫人福大命大,我观今日明亮异常,这一胎肯定是天赐麒麟,所以夫人生产才会多些时辰。”
崔扈叹了一口气:“但愿如你所言,我已经有五个儿子了,如果是个女儿就最好不过了!”
说来也巧,崔扈话音刚落,便似乎听得一声婴儿响亮的啼哭声,不多一会儿,丫鬟来报:“相爷,夫人生了,生了,是一位小姐!”
崔扈松了一口气,喜上眉梢:“生了一位小姐?好好好!重赏稳婆!”
“恭喜相爷,我说什么来着,这下您放心了吧?”师爷笑着恭喜道。
“放心了,多谢师爷的吉言,我去看看夫人。”崔扈说完快步走向夫人生产的东厢房。
崔扈进了屋,看到脸色惨白,有气无力的夫人贾氏,爱怜地伸手握住她的手,轻声道:“夫人受苦了,你好好休养着。”
贾氏虚弱地笑了笑:“相爷,我给你生了一位千金,开心吗?快给相爷抱抱。”
崔扈替夫人擦了擦额头的汗:“当然开心,我看看咱们的女儿。”
丫鬟把刚包好的婴儿抱到崔扈跟前:“相爷您看,和大公子小时候长得很像呢。”
崔扈一看,还真是和大儿子小时候有些相似,肉乎的小脸,眉眼清秀,睁开一双水灵的大眼睛看着他。他一时心下甚是喜欢,逗笑着说:“你呀,以后有五个哥哥宠着,更是爹爹的掌上明珠,那爹爹就给你赐名珠儿吧。”
从此,这个名叫珠儿的相府千金,深得阖府之人的宠爱。
珠儿有两个一母同胞的亲哥哥,大哥和三哥,另有三个同父异母的哥哥,乃是崔扈的小妾所生,但无论是亲哥哥还是同父异母哥哥们,都对这个小妹喜爱异常。
珠儿不仅长得越来越漂亮可爱,还越来越聪慧,三岁的时候,已经能识千字,背诗文,凡是见识过她的,都惊叹于她的聪慧不像三岁的小娃娃。
转眼到了珠儿六岁需要上学堂开智的年龄,崔扈甚是有些头疼,要说女孩子学一些女则,女红,略识几个字就罢了,但是她一来晚年得女本就视做掌上明珠,定不会像对待普通女孩一样教育她,二来女儿实在聪慧异常,如果只是在闺中学一些女红,女训之类和一些普通的识字,实在大大浪费了女儿的聪明才智。
就在他为给女儿请什么样的老师发愁的时候,宫里传来旨意,说长风公主年已六岁,也到了开智的年龄,皇上听说崔相的小女珠儿聪慧伶俐,特招珠儿进宫为长风公主伴读,准备一下,即刻进宫。
崔扈接到旨意后非常开心,为公主做伴读,那是求之不得的好事。
他知道为公主讲学的师傅都是全国最负有盛名的大学士之类的人物,以女儿的聪明伶俐,将来肯定会成为公主的好伴读,那么喜欢长风公主的皇上也会对自己另加施恩的,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所以即刻命人为女儿准备进宫的一应人物,并专门请教了宫中的嬷嬷许多规矩,再三叮嘱了女儿许多要注意的礼节和规矩后,亲自护送珠儿进宫。
果然珠儿不负父亲的期望,进宫之后颇得长风公主的喜欢,连皇上见过她之后,也是赞许珠儿的聪慧伶俐以及得体的言行举止,对自己给公主选的伴读甚是满意,就连在朝堂上召见崔扈的时候,都忍不住夸他不仅女儿生的好看,还教女有方。
崔扈自然是面上谦虚,实则欣喜不已。
两天后,她们的老师正式定了下来,是当朝最有名望的大学士甘天泽,他同时也是太子知草的师傅。
由于皇上特别欣赏他的学问和为人,所以索性让他也兼任长风公主的老师,只是太子的课程安排在早上和上午,公主的课程安排在午后,上午则是有教习嬷嬷和姑姑教一些女德,女红和礼仪。
皇上说,等公主再大一些,再教授一些更深的六艺,毕竟,公主是不必像太子哥哥那样用功读书,学习众多治国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