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飞怕不怕罡风这件事是没办法验证了,因为比起罡风,她更恐高!
不过还好有铁球在,小飞最后还是像以前一样,变小后,藏到铁球里面,被无双带着往主峰飞去。
这个时候,萧遥又去了哪里呢?原来他与无双告别后,就连夜赶去了京城。
与寻常的修仙者不同,萧遥出身于世家大族,深知皇权的厉害之处。比如现在的唐皇出身陇西李氏,属于“五姓七望”中的七望世家,比不得五姓世家高贵。
为了提高自家的出身,李姓唐皇将道家的创始人李耳认作祖宗,并因此大力发展道教,一下就将在隋朝末期发展更快的佛教打压了下去。
对宗派来说,百姓的信仰是宗派兴盛的基石。而皇权可以左右百姓的信仰。
如果朝廷想要打压天山剑宗,天山势必会衰败下去。萧遥赶去京城就是为了向叔祖父萧瑀求教,看看朝廷对天山究竟是什么态度?如果真的不满,是不是有什么误会?有没有可能挽回?
今年是贞观五年,第三次罢相后的萧瑀仍旧身兼太子少傅一职,所以并没有返乡,依然住在原来的萧府,只是门庭冷落了不少。
萧遥抵达京城的时候,已是半夜时分。传送阵被破坏后,发生的事情太多了,他的脑子一直乱乱的,直到来的路上,才捋清了思路。
首先,昆仑这次袭击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是因为他们没有任何防备。而之所以没有防备,是因为天山没有提前收到任何消息。
萧遥不认为昆仑已经发现是谁在向他们通风报信,更可能是因为这件事并非祝龙真人指使。事实上,此事过后,杏花仙子马上向昆仑发了消息,收到的回音是昆仑那边依然没有任何动静。如果真的是祝龙真人设下的阴谋,在得知阴谋得逞后,又怎么可能不趁势打击天山?
想到这里,萧遥总算稍微放心了一点。
当然,萧遥并不知道祝龙真人正因为此事大发雷霆。大弟子刘陇向他报告有位金丹巅峰的弟子向他讨要了一颗化婴丹,这几日却不见了。而且他的四个筑基期弟子也跟着一起不见了。
祝龙怀疑是这个弟子是躲出去偷着化婴,“岂有此理,难道我这个掌门这么不值得他信任,还要偷偷躲出去化婴?还是说他准备度过天劫,就不回来了?”
刘陇看到师父发怒,噤若寒蝉。祝龙看到他怯弱的样子,不耐烦地用手势示意他出去:“行了,你下去吧,下次不准随便送出化婴丹。”
祝龙又哪里料得到自己这位弟子胆大包天,竟然与唐军勾结,破坏了天山的传送阵。本来立下了大功,偏偏得寸进尺,还想要夺走天山弟子的灵剑,这才落得被天山弟子围歼的下场。
萧遥进入萧府的时候,并没有通报门房,而是直接隐身进府。自从上一次他来过以后,叔祖父就为他准备一个僻静的卧房,每日都有人打扫。他不论什么时候过来,直接在自己的卧房休息就好。
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偷偷摸摸的,则是因为朝中大员不宜结交像他这样的修仙之人。这还是宇文宪以前提醒他的。哪个皇帝敢重用一个手中有力量随时可以暗杀自己的臣子?
萧遥打坐休息了一会,合衣躺下,叹了口气:【父亲为我取名萧遥,就是希望我长大后能逍遥自在。可为什么我已经是可以御剑飞行、遨游四海的剑修,还是一点都不逍遥?】
第二日清晨,萧瑀不用上朝,听下人讲侄孙萧遥到了,忙命人请他过来。罢相一年,五十多岁的萧瑀每日不用操心,饮食正常,反而显得年轻了一些。看到萧遥过来,招呼他坐下一起用早膳。
“远山,来尝尝这个菓子,新来的厨娘手艺不错。”
萧遥虽然已经辟谷,但也不排斥进食,陪着叔祖父用了早膳后,两人一起去院中散步消食。
长安城寸土寸金,就算是像萧瑀这样的高官,宅子也不过四进。
萧瑀住的是正院,是萧府最大的院子,但可供散步的地方也不过方寸之地,没什么景致,比起萧遥在天山的院子小多了。萧瑀领着侄孙穿过回廊,进了后花园,这才看到一些苍翠松柏,奇石假山。
两人绕着池塘边的小径慢慢踱着步。
修仙者寿命长,何况萧遥刚刚及冠。这样一位修仙者至少能报兰陵萧氏一两百年的平安,所以萧瑀非常看重萧遥。这次萧遥过来必定有事,却能耐心陪着他这个老人用膳,沉得住气,萧瑀对萧遥更满意了。
此子即使不修仙,也是我萧氏的千里驹。萧瑀的眼中露出一丝赞赏,终于开口问道:“远山,我看你眉有郁色,可是遇到什么事?”
其实萧遥之所以大老远从天山连夜赶来,又不急着开口了,是因为他自己已经琢磨清楚了。
昆仑并非铁板一块,所以才会出现这次弟子不经祝龙真人同意,擅自与唐军勾结,破坏天山传送阵的事情。既然如此,只要天山团结一心,未必就输给昆仑。
不过叔祖父身居高位,见识远胜于他,萧遥还是希望能听听他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