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世事断章,世事难料
书名:此生今世 作者:燕书瞳 本章字数:2335字 发布时间:2023-01-20

创作《此生今世》的缘起是因为参加台湾时报的一个征文大赛。当时,由于字数规定在万字以内,而那段时间经常会看到一些孤寡老人由于独居,去世很久才被人发现的相关报道,我便在此基础上展开创作与想象:一对少年误闯入老人的独居,这本是一个脾气古怪的老者,但在她生命最后的时刻,跟这两个少年产生了超越年龄的亲情和友谊。

在具体创作的过程中,我特别深化了人物紧密的内在关联,男主角叶寻跟这个老人到底是何关系,以及其母亲多年前为何选择离家出走,由此揭开了母亲苦艾与外婆二十年前的母女矛盾。当时,因为字数的限制,就以第一部分《孤村的桂花香》作为参赛篇名,内文停顿于老人的去世部分便戛然而止,期望带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

但正是由于铩羽而归,随着老人的意外去世,整个故事的重点便落在男女主角——叶寻和舒静美的身上,他们的成长经历尚有很多深入挖掘的地方,所以我就由最初的万把字扩展到第一部分——《孤村的桂花香》成稿完结,加入了男主角与其母亲从之前的敌对——相互不理解到彼此原谅的故事延续。

除此之外,随着写作深度的扩张,我认为叶寻和舒静美这对青梅竹马的少年还应有更为深刻的情感发展,便以他们两人相互交替为第一人称,形成了整部小说的故事框架及风格。这样创作的好处尽可能避免了视觉盲点,因利用男女主角交互为第一人称的口吻,可使得整体的故事维度与覆盖面更加丰富且完整。

由此,这部小说以断章的形式,撷取八个时间点或片段,下面就是其整部小说的时间轴:

改革开放后,大概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出现第一批三陪小姐,因而设定一九九零年,七岁的苦艾跟随母亲嫁到孤村,从而形成整部小说的时间基调。

二零零零年,十七岁的苦艾遭到继父的多次强暴,离开了孤村。

二零零二年,苦艾跟高城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叶子辛结婚,在她二十岁时生下了儿子叶寻。

二零二零年秋天,十七岁的叶寻和同岁的舒静美回到孤村,寻找自己的外婆;该年冬天,叶寻的父母离婚。

二零二五年夏天,二十二岁的叶寻与舒静美从俞城大学本科毕业,叶寻继续攻读研究生,舒静美则是在俞城找到工作。

二零二八年春末夏初,二十五岁的叶寻研究生毕业,舒静美意外怀上两人的孩子,因而他们决定返回高城结婚。

二零二九年春天,叶寻和舒静美的孩子——叶馨馨出生,两人举办了正式的婚礼。

二零三五年冬天,叶寻与舒静美三十二岁,两人的孩子六岁,由于第三者插足,双方的感情濒临崩溃,但因舒静美父亲的病危,最终挽救了他们的婚姻。

二零四六年初夏,叶寻和舒静美四十三岁,两人的孩子十七岁,女儿馨馨面临早恋、舒静美面临更年期等问题;与此同时,叶寻的双亲因患病,感念人生匆匆不易,相互达成了最终的谅解,虽然没有正式复婚,却是重新走到一起,这也让叶寻与舒静美对彼此的婚姻倍感珍惜。

二零六零年开春,叶寻被任命为高城大学校长,他和舒静美的孩子——叶馨馨成为了一名宇航员,并且成为首批移民火星的地球人;同一时刻,地球也将遭遇有史以来太阳耀斑最大危及的末日命途,所有人在这场看似毁灭的命运中获得了毁灭亦或新生。

……

小说明面上的时间轴从二零二零年至二零六零年,看似整整跨越了未来四十年的漫长光阴,但如果将第一部分所提及叶寻的外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由于生活所迫,不幸沦为三陪小姐的时间段开始算起,《此生今世》的故事跨度便横越了八十个年头。

故事的上卷——少年,主要描写男女主角青梅竹马,一起长大,两人从十七岁到二十五岁结婚以前的故事,毕竟少年人的心绪没那么复杂,因而断章之间的时间隔断相对较短,故此体现出人世青春的短暂与可贵;下卷——人生,则是让这对男女品尝遍亲情、友情、爱情、学业、工作、婚姻、抚养儿女、婚姻所遭遇危机等等的人生况味,所以每一阶段的时间跨度也是越来越长,将世间百态浓缩于两人婚姻的四个节点,这也体现出人生相守的日子更多是消耗、疲惫、忍耐、内敛、平衡、宽容、原谅与理解。从一开始,我的写作就没打算让男女主人公逃离这命运的窠臼,因这才是人生最最真实的常态,也是这人世间最为残酷的真相。

另外,小说背景附带提及未来四十年中国科技发展的情况——如全息影像、空气屏的普及和应用、机器人逐渐渗透进人们的生活,因而加入了一些类似于近科幻的味道。当然,整部小说还是以叶寻与舒静美的情感线贯穿于故事的主体架构。

小说下部的创作阶段,正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全球肆虐,因而网络上各类谣言四起,即使科技已经发展开化到了二零二零年,但还是有那么多人在面对危机时,缺乏最基本的判断力与常识。当然,惜命——这是一种尊重生命的表现,但有人正是利用这种常态心理,开展各类利欲熏心的非法交易,甚至趁此投机大发国难财,因而值得我们警示及深思。

我相信四十年后,部分人性骨子里的妖言惑众,以及从众心理的根基不会改变,所以我借以小说的最后部分——余生之路漫漫,借用“牛顿预言”——二零六零年的世界末日之说,影射讽刺了疫情期间各路谣言纷争。正所谓“流言止于智者”,但这世上有多少智者,相对于人云亦云的随众,我们更容易犯后者之误。所以,我也想借此提醒自身莫犯随波逐流的过错,而是坚定内在信念,做更加真实的自己。

另外,我也没想到疫情会持续这么久,就将所见所闻补充在修改稿的开篇,与结尾形成了更加紧密的呼应之势。

小说从一开始就直面死亡,特别是当故事延展到下部,更是让男女主人公亲历身边的亲人们所经历了各种各样的生老病死,人生葱荣跨越百年,小说横段八十余载,不就是经历各种各样的悲欢离合与人世伤感的生命告别吗?

在生死面前,我们也往往谈论的都是原谅,就像我在小说里总结的那句:这人活着——就是在完成生命旅途中一站站的宽恕与原谅。对周围各种亲情、友情、人情,包括对自我曾经固守的那份执念的宽恕和原谅,这也是让生死跨越了悲伤、变得更加有意义、举重若轻的人生践行吧!

 

二零二零年六月初稿

上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此生今世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