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节:离怀初飞2
书名:好日子在后头 作者:一声笑 本章字数:2583字 发布时间:2023-01-16

      坐了一夜火车到菏泽大哥家,白天哥嫂都上班去了,正巧碰上大姐带着三个孩子刚到这里度假,小妹和大姐高兴的拥抱在一起,然后又满屋子找妈妈,大姐说自己的脚不方便走路,妈妈带两个孩子出去玩了。


      一会儿,就看见远处一个瘦削的身影带着孩子,蹒跚着走来,越走越近,小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妈妈手里抱着盈盈,大米拽着奶奶的衣襟,大姐的三个孩子蹦蹦跳跳在后边跟着。妈妈眼窝深陷,颧骨高耸,皮肤又黑又糙,大米扑了一身痱子粉,也是黝黑的皮肤,只剩两个大眼睛忽闪忽闪的,仿佛是电视里非洲饥民的形象。


       小妹一把抓住妈妈的手,泣不成声的连声说:“妈妈,妈妈你怎么变成这样子了,走的时候白白胖胖的,现在怎么······”


       小妹那颗孝顺的心疼的瑟瑟发抖,更坚定自己的想法,这次是来对了,一定要把妈妈换下来,不能再让妈妈如此劳累。


       小妹忘记疲劳忘记脚伤,热情主动承担起看孩子的活,有小妹的帮助,哥嫂总算能安心上班了,感觉轻松许多。


       当时还是计划经济,一月四两油二十斤面,俩人工资收入不多,生活拮据,布衣蔬食,多少天不见肉。


       小妹看见房屋东头有个荷花池,看见水里都是小鱼和小白虾,小妹捞了几个回来给妈妈,妈妈放炉子上烤烤,还挺好吃。


       小妹看妈妈爱吃,就千方百计自制渔具,扫帚上劈下一根苗当鱼竿,妈妈缝衣服的线绑上鱼钩,挖点活蚯蚓当饵,每天都能钓上来点小鱼小虾。


       那个时候哪舍得用油炸,妈妈洗干净放锅里翻翻,一样焦香好吃。


       那个时候因生活拮据很少吃肉,有点肉都是紧着孩子吃。


       妙龄在妇产科工作方便,经常弄点胎盘回家补充营养。


       一开始拿家里来,听说是人的胎盘都不敢吃,妙龄说:“这东西是大补的,后边参谋长都给要着吃。”


       小妹一听说这东西大补,心想自己身体从小缺乏营养,就斗胆用筷子叨起来一点尝尝,也没有肉味,但是挺香的,反正比白菜萝卜好吃多了,小妹就放开胆子吃起来。


       以后嫂子再拿回来胎盘,剪剪洗洗,放锅里搁点葱花炒炒就吃了,小妹不知道吃了多少个胎盘。


       小妹年轻火盛,胎盘吃多了上火,脸上开始起痘痘。


       干活身上挺有劲,就是动一动身上就发热,脸色通红。


       有一次,门前不远处有人锯树,锯下来的树枝都去抢,小妹也加入抢柴大队,抱回来的树枝码的整整齐齐堆在房前。


       正抱着柴累的脸通红通红的时候,看见大哥和一个女孩从远处走来,两个人正在热烈谈论着文章发表的问题。


       大哥看见小妹弄那么多树枝,心疼的说:“别弄了,这么多够烧得了,歇歇吧。”


       小妹抱着树枝正看得出神,面前这位年轻的女记者容貌美丽,气质优雅,像一个高傲的公主,自己一对比,衣衫褴褛,累的满脸通红,自卑感一下子充斥心灵。


       这位姑娘问大哥:“这位是?”大哥扭头介绍道:“这个是我小妹,在这里给我帮忙看孩子呢。”


       说完两个人进屋接着讨论这个文章发表、照片、版面的事,说完之后,女记者连声道谢,说:“姜干事,谢谢你的指点,要不然我真不知道这样排版更美观合适。”说完告辞。


       这个时候,小妹走到大哥身边小声说:“大哥,以后别给人家说我是你小妹,有人问就说我是你家保姆就行了,我觉得都给你脸上抹黑。”


       说的大哥呵呵笑起来:“你再怎么也是我的漂亮小妹,以后不能这么自卑,要有自信心。”


       那个时候军分区的职工住在一个大院子里,一排排房子东西排列着,按军官等级分房子住,没有围墙,养的鸡鸭等小动物都在院子里乱跑,晚上才回窝。


       这排房子最东头一家邻居,家里有坐月子的媳妇,想喝个母鸡汤补补身子。


       看见妙龄养的一只三黄母鸡跑来跑去的就去给妙龄要,妙龄辛苦养大的自己都没舍得吃,哪里肯给他们。结果弄个不欢而散。


       过了没几天,那只母鸡就不见了,妙龄找了几次也没找到,那家来要鸡的邻居每天从家门口路过,都翻着白眼不理不睬。


       这个时候妈妈说:“做人一定要大度,人家既然张嘴来要就是有难处,不如给人家落个人情;现在鸡被人家偷吃了,还弄得像仇人一样,何苦呢?”


       后来妈妈看小妹已经适应这里的生活,也能独立看孩子了,就放心的回桃下,小妹自己留在菏泽。


       有一天吃午饭,菜刚端上来,盈盈就拿筷子扒拉扒拉找肉吃,荣琪就教育她:“盈盈,等一会大家都吃饭的时候你才能吃,这不是吃独食吗?这习惯不好要改。”


       盈盈听了扭头用眼睛白瞪小姑,上来就打了一巴掌。


       荣琪气不过的说:“这孩子怎么这样?天天看你,一点感情没看出来还打小姑?”


       这个时候荣泰过来说:“哎呀小孩子懂什么啊,让她吃去吧。”


       荣琪一听大哥这么惯孩子,心里感觉又委屈又生气,站起来一声不吭往外走。


       走了没多远碰见一个院里的邻居肖凤英,跑过来拉着荣琪的手说:“你这是去哪里?听说体育场有个杂技团表演可好看了,咱们去看看吧!”


       荣琪听了不由自主地跟着她往体育场走去。到了那里,正好刚开演,她俩使劲往前挤,坐到了最前边。


       杂技表演非常精彩,荣琪乐的开怀大笑,最后小丑头顶着棍,棍上是摇摇欲坠的碗来到观众席道谢,一低头碗都掉下来,眼看要砸到荣琪她们身上,吓得荣琪大叫一声,没想到碗都被线拉着根本掉不下来,真是虚惊一场。


      看完杂技和凤英开开心心回家来,一看大哥和嫂子脸色非常难看,荣琪预感到自己闯祸了。


      大哥气呼呼的说:“明天就把你送走,还是让咱妈来吧,你说你招呼也不打跑没影了,把我们都急死了,就差没报警了。”


      荣琪看哥哥嫂子这次是真生气了,把妈妈叫来,一切又恢复到原来的样子,妈妈天天累的筋疲力尽,爸爸从厂里回家,见不上妈妈,连口热乎饭都吃不上。我来这里是为爸妈分忧的,是为了减轻妈妈负担的,我必须坚持做下去。


      荣琪赶紧给哥哥求情:“对不起,大哥,我不耍小脾气了,别送我回去,我以后学做饭,我给你们做好吃的。”


      从那以后,荣琪干活更加卖力了,跟邻居大妈大婶学做饭,学蒸包子,做的有模有样的厨艺越发精湛。


      邻居一位大妈过来教荣琪蒸包子,连声夸赞她说:“你这小姑子真是乖巧懂事又能干,你不知道俺家那小姑子,让婆婆给惯的,我们跟婆婆在一起住的时候,那手什么活都不让干,我让她干点活,你猜我婆婆怎么说?‘俺姑娘能干活吗?俺姑娘68年去北京串联,见过毛主席,俺姑娘还向毛主席挥手了,所以她这个手可不能干活。’”


     天真活泼、热情奔放、充满幻想、不安现状的荣琪,在这清净环境中看看孩子,每天都很无聊,大哥理解她安慰她,弄些电影票戏票给她,晚上下班后,让荣琪去看电影看戏。荣琪说:“那段时间看了不少电影和戏,是最开心的。”


     荣琪学会蒸馒头蒸包子,还能炒个花样菜,哥嫂下班回家,能吃到小妹做的热乎乎的饭,非常高兴,鼓励夸奖小妹。


     小荣琪得意洋洋的也有一种成就感。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好日子在后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