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沿海那几个县的经历就不那么令人愉快了。这一次齐莹是和小赵去的。
第一天到董县。董县是宁海下辖的一个县级市。依山傍海,经济发达。城市虽然不大,但建设得错落有致,别有风韵。随处可见具有异国特色的“天地楼”,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可是一入住饭店感觉就不那么美好了,刚进入房间不到十分钟,骚扰电话就进来了,之后骚扰电话不停,搅得人心烦意乱。
终于电话再一次响起时,齐莹对电话里的人说:“如果真想见我就下来。”然后她到隔壁把小赵叫了过来,在屋里坐着等,看看给她打骚扰电话的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一会,一个脸儿微微泛红的男人下来了,一进屋,看到小赵在屋里,赶紧说:“走错门了。”
“你在屋里等一下我,我出去一会。”齐莹对小赵说。
齐莹跟着那男人出了门,眼看他走进了208房,里边4个男人在打牌。人模人样的,倒也不象乱七八糟的人。
齐莹在门口问:“刚才是不是你们有人打了电话过来?”
“是204房间的人打的。”里边的人答道。
齐莹又到了204房间,里边有两个30多岁的男人,都象有正当工作的人,长得都挺周正。
齐莹走了进去,在床沿边坐下。
“听208房间的人说,你们打了电话。”
其中一个男人挨着齐莹坐下, “做一个晚上多少钱?”男人问。
齐莹和他们聊了会,问他们从哪儿来。
他们也很坦诚,说是湛江某个国营单位来出差的。
“这些要自己出钱吧?”
“不用,都是可以报销的!”
齐莹好奇:“如果报销怎么报法?”
“打入伙食费。”男人说。
齐莹说:“我不做这个,不过可以介绍女人给你们,介绍一个多少钱?”
“100元一个。”
“好啊,你们等我消息。”
出了房间,齐莹心中直呼大开眼界。真没想到,这些出公差的“公家人”,还有这种爱好消遣。
跑完业务,晚上齐莹和小赵到董县逛这个地区名声在外的“红灯区”,沿街遍布大大小小的美容院、发廊,门口站满了打扮妖冶,大脸盘,身材丰满的女人。
小赵说:“好多是四川妹。”
难怪这些美容院都取些“川韵美容院”、“小四川发廊”之类的名字。齐莹不由得想起出差时听到过的一句顺口溜:一打贪污受贿,二打川军川妹。
和小赵聊天,小赵对齐莹说:“感觉你有时候挺神秘。”
“有一种说不出的魅力。”
“哈哈哈,不会吧……”听到小赵对她的评价,齐莹不由笑出了声。
出差前,齐莹到自考考试中心报名,没想到手续还挺麻烦的,要单位开具证明,还要盖章,折腾好一阵总算办好。
齐莹报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和《中国现当代文学选》两门,这两门一共占16个学分,她希望自己能一次性通过。
到指定的教材书店买书,到了书店一看,和师专时用过的课本一样,省去不少钱。办好事情,齐莹去找了《西南州教育报》的总编黎总。
“你那封信我收到了。我们是有编制的,可要人权在州教委人事处,现在卡得很死,不给我们这边进人,我时常有很无奈的感觉。”黎总说,“差的人出不去,好的人进不来。”
齐莹听懂了,想调动,还是得“上边”有人,有关系,或者有钱,这些她都没有,所以她目前也不想再做无谓的努力了。
收到了师专收发室的来信,告诉齐莹94年11月收到《青春与健康》杂志寄来的36元稿费,94年12月收到《湖北教育报》的15元稿费,都已由何鸿财代领了。
齐莹真的没想到何鸿财会这么无耻,她为师专有这样的人感到悲哀和耻辱。他不光用欺诈的手段,落井下石让齐莹多交了不止2000元的改派费,让她刚参加工作,处境那么艰难之时就背上了沉重债务,还厚颜无耻地领了她的稿费!
她觉得这个社会太黑了,手中有点实权的人利用工作之便不知中饱了多少私囊。
她想不明白,这个社会难道就没有不需要给人送礼送钱就能凭自己的本事出头的机会吗?她痛恨这一切,但又无能为力。
从沿海几个县出差回来后齐莹遭遇了“黑色星期五”,她的自行车被盗了,才买了一年啊,花200多元买的,当时还是借了师姐袁莲的钱买的,还了好长一段时间才把钱还完。想到这,齐莹真的心痛死了,也恨死了这些贼。
洪山县的那位书店老板又来青凤出差了,call了齐莹,邀她到洛安的一个风景点玩。
“就你一个人吗?”
“还有几个老板,我们要到洛安县谈生意,到时县领导也会来。”书店老板说,“你把你朋友一起叫过来吧。”
齐莹答应了,叫上了雷蓉,和书店老板,还有另位三位老板,一行6人,老板们各自都开着车,去了洛安。其中一位做边贸生意的陈老板之前吃饭时见过一面,听说是个百万富翁,玩好景点,就在洛安县城吃饭,不知老板们在谈什么大生意,吃饭时洛安县的县委副书记也来了。
齐莹和雷蓉就陪着吃饭,唱歌,聊天,齐莹推说自己不能喝酒,并且身体也不舒服,只是象征性地喝了小半杯酒就不再喝了,他们还算文明,也不硬劝。
吃饭时,陈老板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如果齐莹和雷蓉到他的公司干,他可以一人在银行存入10万,两年后钱归个人所有。
齐莹笑笑,打打哈哈应对过去了。她心中明镜样的清楚:这是要包养她们吗?让她们出卖自己的青春,两年10万,且不说她们愿意不愿意,妙龄女子的两年大好青春在他眼中就值10万?这个价开得太低了吧。果然生意人啊。
回到青凤已经是晚上一点半钟了。
连轴转的出差,应酬,加上自行车被盗,齐莹体力和心理上有些吃不消,从洛安回来第二天就生病了,感冒,还有点发烧。
周一她还是坚持上了班,带着病汇报了工作,然后取钱,寄信,存钱,领了8月的工资加奖金,还是可怜的350元,但又能怎样?她又不想“傍大款”,只有咬牙坚持了。
出差回来后的这一周,虽然暂时不用跑各单位和书摊,但还是那么忙碌,抄信封,装订文件,送杂志到邮局,去印刷厂取样书……整个一个“打杂的”,齐莹的心理真不平衡---难道她的人生价值就体现在这里?
有时她真想一走了之,可是又不得不考虑住处等实际问题,一个人在外闯荡真是太难了,她多么想找个稳定的单位调进去啊,她太累了……
到贩黑车的市场花120元买了辆二手的破旧自行车,又花了15元买了把软锁,8月没法给家里寄钱了。想到这,齐莹心中一阵悲哀。爸爸9月就办退休了,可开诊所的本钱还没筹够。
齐莹想起了之前那个做边贸生意的百万富翁陈老板,试着call了他,他很快复了机。
齐莹开门见山,说:“有个事想请您帮忙,看看您方不方便,如果不方便就算了。”“美女的事就是我的事,你尽管说!”
“是这样的,我爸爸呢,9月份要退休了,他想开一家诊所,现在本钱还缺一点,我想借您1500元钱,会给您写个借条的。会尽快还您。”
“小事,没问题!”没想到陈老板挺爽气的,一口就答应下来。
齐莹怎么也没想到困扰她这么久的借钱事宜这么快就解决了。
到了陈老板公司,是一家规模很大的边贸公司,在青凤城北。
齐莹写了借条给他,明年6月还。
“你点点。” 陈老板将装着1500元钱的信封递给她, “你考虑一下吧,到我的公司上班,做文秘,我这里很欢迎你这样会写文章又会公关的人才。”
齐莹笑笑:“给我一段时间,我好好考虑一下。”
出了门,齐莹立刻到邮局把这1500元寄给了家里。
爸爸的信中说,诊所计划9月底开张,已经叫哥哥想办法寄2000元过来,家里亲戚答应借2000元,齐莹想,家里压力实在太大了,开这样一间诊所,各种货架,药柜,各种配套设施……没有一万元的本根本开张不了,可她又不能帮家更多的忙,她的能力实在太弱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