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夷各族也是抓到机会,轮番出动。让攸侯喜疲于应对。将士们不但要与可恶的东夷人战斗,还要与饥饿、疲劳与困乏作斗争。
经过三天异常艰苦的行军,攸侯喜终于带领大军从邑东前线回到了攸国都城。大军经过大大小小的战斗几十次,损失非常惨重。
一经清点,攸侯喜几乎损失了所有辎重物资,三万在邑东前线作战的大军安全回来的人数也只有七成不到。很多将士们因为匆忙撤退毫无准备,再经过三天三夜连续强行军,万分疲劳,在行军的路上就睡过去了,纷纷倒在路边,都被东夷之人抓去了,成为了东夷人的奴隶。
攸侯喜这次非常匆忙的撤军,好像也被东夷之人闻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氛,故他们也是不遗余力地追击他的撤退大军,使他遭受了这么多年来最为惨重的损失。
攸侯喜看着损失惨重的大军,与伤痕累累的子弟兵们,平时爱兵如子的他,眼泪在眼中打转。纣王大厦将倾,不前去救驾,将违背君令,还没有前去救驾就遭受到了如此大的损失。攸侯喜的心中真是困惑,真是凄凉啊!
第二天纣王催攸侯喜勤王的诏令再一次到来,攸侯喜还没有来得及让将士们稍事休息,纣王派来的使者就逼迫攸侯喜不顾将士们的疲惫,点起能够勤王的二万兵马,让攸侯喜亲率大军,前往朝歌勤王。
他们前脚刚开拔出攸国,后脚就收到攸国都城被人方妘车率领攸族、條族、修族与蟒族等十几个部族前来围攻了,其他诸夷的队伍也正在向攸国云集,如果不回去救援,守城的将士一定顶不住了,城池一定会被攻破了。
本来已经异常疲惫的将士们听到此消息,再也没有心思往前走了。夷人们烧杀掳掠,无所不为。如果攸国的国都被妘车等东夷人攻破,很多将士的妻儿老小都在其中,就算能够救得了纣王,将士们也会成为无家可归的人,更何况还不一定能救得了纣王。于是大军中的中下层军官与士兵们都要求先回攸国解除了攸城的危机,稍作整顿之后,再前往朝歌救驾。攸侯喜与一些高级将领们也没有办法说服底层的官兵们,大军只能打道回府,先去救自家的城池,先保证将士们的家人不受夷人们烧杀掳掠。纣王的使者则以攸侯喜违背纣王诏令,要治他的罪,此时的攸侯喜进退失据,如风箱里的老鼠,首尾难顾,两头受气。
但是攸国大军不愿意前往,以保住根据地要紧,纣王的使者以杀头罪要挟各位将士也无法改变中下层官兵的意愿,攸侯喜只得率兵回来驱赶了正在围城的东夷各族。这样一折腾又花去了三天的时间,并且底层将士们还非常辛苦与疲惫异常,更加不愿意前往朝歌勤王了。
攸侯喜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被东夷之人粘住分不开身。他带兵出城与妘车等人决一死战,这次攸侯喜反而吃了更大的亏。妘车等人得到了从攸侯喜处抢来的十万支箭后,人方夷人人手一把弓。夷人有了足够多的利箭之后,把攸国将士射得无处躲藏,一场对战下来死伤惨重。后经清点,攸侯喜又损失了五千兵力。
从来没有取得如此大胜的妘车等人方部落之人,倒是士气大振,他们想一鼓作气把攸侯喜彻底打败,让殷商大军彻底地滚出他们东夷的地界。故妘车、條虎、修豹、花顺宁等人第二天一早就领人在攸国城下挑战。妘车还让攸侯喜出来再与他大战三百回合,不要做缩头乌龟。攸侯喜刚刚被人方的弓箭射得大败,现在再出去与他们交战也是凶多吉少啊!闭门不出又使士气越发低下,前往朝歌救驾的时间由此变得遥遥无期。
纣王的使者则是不断地给攸侯喜压力,真是把攸侯喜逼得有些进退失据了。为了能够早日前往朝歌勤王,攸侯喜只能开出非常优厚的条件给东夷各部落,奈何他们分散成几十个部落,每一个人的要求都不同,并且谈到后面都认为攸侯喜软弱可欺,都狮子大开口,根本没有办法满足他们所有人的要求,这个示弱的想法也落空了。
比秀才遇到兵还难缠,真让攸侯喜头大。最终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攸侯喜给妘车等几股比较大的东夷部落开了出自己都觉得耻辱的条件让他们撤兵。对于其他势力一些小点的东夷,攸侯喜则是没有办法再去理会他们了。
攸侯喜对守城的将士们说:“小股的东夷,他们要攻城就让他们攻吧,我再多留一点人给你们来参加防御,你们这些人对付小股的,拿着落后武器的东夷人还是足足有余的。”
搞定了妘车等人的攸侯喜,又竭尽全力地做通了将士们的工作,告诉他们如果大商亡了,所有人都会成为无家可归的孩子,大家只有竭尽全力去救驾,保住了大商,才能有家可回。
前来围城的东夷之人实在太多了,攸侯喜又只得多留了一万人下来防御东夷人的进攻。这次出发时,只有从大军中挑选出一万最为精锐的将士前往朝歌勤王。
由于没有得到好处,那些小股的东夷人部落现在改变了攻击的方向,他们不去攻城了,他们把气撤在了前往朝歌勤王的这一万人身上。他们打不过这一万精锐的将士,但他们不断地骚扰他们,让他们每走一步都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让他们不能很好地睡觉,不能很好地吃饭,队伍每天像个乌龟一样地向前爬动几里路。
就这样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物资在不数地消耗,人员在不断地减少。攸侯喜的每一步路都异常地艰难。各种前方的,后方的坏消息不断地传来,攸侯喜的心情也是差到了极点。但是纣王的紧急救援诏书一封接一封地到来,把攸侯喜压得喘不过气来。攸侯喜自问,这是什么世道啊,要尽一份职责都这么难,果真是天要亡我殷商,天要亡纣王了吗?
攸侯喜步步为艰地顶着东夷人的破坏阻挠,向着朝歌前进,希望尽快抵达朝歌为挽救殷商贡献出他们的一份力量,哪怕流尽他们的鲜血都在所不辞。
途中路过几个诸侯国,他们都劝他,天下大势已定,攸侯你就回去吧,你回去做好长期防御或是归降周人,准备周人下一步的行动吧。你一个人现在带着不到一万疲惫之师赶往朝歌,就算你们到达了朝歌,也已经是强弩之末,杯水车薪,是救不了纣王的。
攸侯喜无言以对,再次看着他手下这些疲惫异常的将士们,想起这支多年在东方征伐东夷的雄狮,突然间变成了强弩之势末,心中有无限的感慨,也有无限的伤悲,泪水再次流了下来。真是感慨世易时移,殷商辉煌不再!于是他作了《悠哉岁月》诗一首问上帝神鬼,他将怎么办。
悠哉岁月兮
吾心困兮
忠君兮为民兮
吾将取舍兮
悠哉岁月兮
吾心求兮
悲欢兮离合兮
吾将求索兮
悠哉岁月兮
吾心问兮
上帝兮神鬼兮
吾将进退兮
将士们每天都在与东夷各部落进行大大小小不同规模的战斗,每天都要维修被破坏的桥梁道路,早也已经走不动了。妘车等几个大点的东夷部落收取了攸侯喜的好处费之后,被别的东夷部落要求分赃。分完赃后,没有剩下多少好处,现在又来攸国打劫了。
通往朝歌前方的那些决定归顺周人的诸侯们见商人大势已去,也封锁了关隘,切断了桥梁,不再愿意开放国土让攸侯喜的军队通过了。
后方不稳,向前又攻不动,没有理由往前走了,将士们说赶紧地回去吧!攸侯喜见如此之状,也只得痛下决心,放弃前往朝歌勤王,让大军打道回府了。
将士们听到撤退命令之后,多日来的压抑情绪终于被放开了,一万大军,人人使尽全力,把怒火撤到了阻止他们前进的东夷人身上,他们无不以一当十,把东夷没有统一指挥的各族人打得大败。
众人顺利回到了攸国。回去之后,攸侯喜下令,坚守城门不出。只不过殷商没有了,他们就像一群无家可归的孤儿,心中非常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