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龙沟俱乐部位于西川省北部地区,原本是一处天然林场,通常不让随便进入的区域,在后来旅游开放之后,独龙沟林场华丽转身为独龙沟风景区,这一处风景区吸引了大量本地自己外省游客慕名观赏风光,一些外国游客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为目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有雪山高耸入云端的别样美感。
但是这一切美好被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打破,地震发生之后,原本美好的景象被这突如其来的灾害弄得支离破碎,曾经植被茂密的地方因为地震撕扯出一道又一道伤口;原本清澈的溪水变得浑浊不堪;原本能通向景区的公路因为地震引发的滑坡泥石流中断,救灾物资进不去,重伤员出不来,独龙沟从风景区变成一座孤岛,游客们把目光转向天空,希望生命与希望从天空中降临。
幸好独龙沟在这之前开通直升机观光业务,引进了两架3000万元的美国进口轻型多用途直升机,机组人员受过野外急救训练;景区内各个站点有医务工作人员,部分危重伤员就是通过这两架直升机从景区纵深地带运送到一些距离最近的县城医院去进行进一步治疗。
然而,轻型直升机受油箱容量小使航程受限,加上来回飞行产生的油耗,只能充当景区纵深到景区医院空中交通毛细血管作用;景区医院的容量有限,加上一些周围县城医院设备因地震受损无法使用,因此伤员只能运送到蓉都治疗,但景区到蓉都距离将近500千米,陆地运输显然行不通,此时此刻,架设空中接力通道成为转运独龙沟被困人员的重中之重。
栗堃机组同直升机一起在完成震中文兰和九顶山堰塞湖抢险救援任务后再次起飞了,这次不再是一架直升机单打独斗,而是两个机组并肩作战。为了增加伤员容量,机械师拆掉一侧的黄油箱,留下另一个保持续航能力。
栗堃计算了一下从独龙沟到蓉都的距离,果断决定纵深地带的伤员由独龙沟景区的两架直升机运送到距离景区临三十千米的临时保障点;自己这架直升机负责将伤员运送到200千米处的西川航空护林平川分站;白云飞机组负责将伤员直接运往蓉都,而安置工作就交给西南军区卫生部,或西川省医疗系统负责。
两架直升机再次起飞,向着指定地点飞去,透过脚下的观察窗能清楚看到一些公路尽管在当地军民共同努力下渐渐恢复畅通,但永远不及余震、暴雨、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其他次生灾害来临之快;一些土壤裸露的地方经不住暴雨冲刷,将峡谷底部的村落、公路、农田等设施无情掩埋;此时此刻,直升机成为了运送物资、转运伤者的重要交通手段。
两架直升机在平川分站降落了,一下飞机,栗堃和白云飞机组的成员清楚看到当地负责人脸上的焦急形态,平川县党委周书记告诉栗堃和白云飞所有机组成员:“我们在你们来之前我们接到独龙沟风景区报告,有大量游客被滞留,那边已经派出两架轻型直升机将一批人从纵深地带运送到了独龙沟风景区游客中心,一部分伤员也已经运送到我们这边进行医治,但县城医院一些救护设施被地震损坏,重伤员只能空运到蓉都进行治疗,他们的直升机也没法飞这么远,还好陆航团的同志们来了,而且现在伤员情况已经非常不稳定,你们在空中救援这方面比较专业,我想先听听带队干部的意见。”
“指挥部的命令刻不容缓,我的意见是我们机组负责把人从独龙沟地面保障点运到这儿,另一个机组负责葱这儿把人运到蓉都,这样避免因为直升机航程受限而耽误时间,云飞,你们是什么意见?”
“我没问题,按照这个方案来就是了。”白云飞斩钉截铁的回答道。
“行,这样我们密切配合,对了周书记,我们这边航油怎么办?”
周书记说:“这你们不用担心,我和军分区司令传达了这个情况,独龙沟和平川分站有他们的一到两部加油车,能保障你们的油料补给,直升机直接在这边加油就行,你们只管放心的飞。”
直升机向着独龙沟地面保障点飞去,透过前挡风玻璃,栗堃能清楚看见高耸的雪山映入眼帘,旋翼下流淌的河水正是源自于雪山融水,一些江河的支流注水很有可能来源于雪山融化;而在执行九顶山堰塞湖飞行任务的时候,注入堰塞湖的水就很有可能来自于这些雪山冰川。
独龙沟风景区的危险同样在于两山夹一沟地形区当中,直升机受到空管部门以及自身最佳性能限制高度在3000米,飞行航线只能建立在崇山峻岭的峡谷中,弯多故窄,最宽处不足300米,最窄仅100米,高速转动的旋翼直径是21米,这就意味着栗堃机组的操作必须精确无误,稍有不慎就有撞山之险。
好在独龙沟游客中心还有一处空旷的平台能满足直升机起降,是一处80×80的正方形广场地带,因为吸取五年前的教训,除了给两架轻型直升机提供永久场地之外,13吨级的中型直升机起降的临时场地,这一处场地设计的非常巧妙,场地外围多出了15—20米的缓冲距离,进而满足直升机下降和起飞航线的建立,同时避免旋翼尾桨的碰撞。
透过前挡风玻璃,栗堃能清楚的看见前方建筑物顶端的红十字标志,标志下边写着西川省人民医院独龙沟分院十一个醒目的大红字,除了广场东侧是升旗台之外就没有其他威胁直升机安全的障碍物了,这应该就是临时起降平台。
栗堃一点一点操作直升机下降,尽管旋翼翼尖距离障碍物有45米的安全距离,但栗堃仍然感觉到旋翼仿佛贴着建筑物高速划过一样,稍有不慎就会有触楼之灾,加上平台上大量灰尘被旋翼高速旋转带来下洗气流吹散,直接影响着栗堃和何聆韵对周围的判断,只能通过观察窗来确定是否着陆在广场正中心位置。
好在广场正中心花朵标志非常明显,反复确定位置后,直升机安全降落在花心位置,高速转动的旋翼仿佛迎着阳光绽放的花朵,在阳光照射下反射着耀眼光芒。数十名伤员迅速从医院大门口转运出来,机械师立刻下机指挥,12名重伤员很快就坐满整个狭小的机舱,机械师安顿好之后,直升机再一次起飞了。
直升机起飞后往北飞行了一段距离后通过一处互通式峡谷调转方向,向着平川地面保障点方向飞去,这条航线是死亡航线之一,因为飞行航线是宽度不足300米的狭长山谷;旋翼下是湍急的河流,没有一处可供生命起降的平台;航线气候属于亚高原气候,除了云雾缭绕之外,南方暖湿气流和北方寒流碰撞出一股无形的漩涡,直接影响着直升机飞行。
一股山风猛然冲击过来,栗堃和何聆韵不约而同的意识到了危险:“不好。是峡谷风切变!”直升机像一条被扔进洗衣机的裙子一样,随着扰动气流不断颠簸,飞机升力突然改变,栗堃和何聆韵手心里早已沁满汗水,轰鸣声在狭长的山谷中回荡,震撼人心。正当机内伤员们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的时候,直升机早已安全降落在平川县地面保障点,这些伤员很快会被转移到另一架直升机上,直接运送到蓉都接受进一步治疗。
由于油料充足,直升机降落后并没有关车,而是再次起飞,目标还是独龙沟临时地面保障点,这次飞行搭载了大量食品,尽管直升机在高海拔山区运力受限,但终究架不住往返次数多,这一次直接运送了肉类蔬菜和大米,还有几十箱面包和方便面;同时送来了柴油、木炭等平时发电做饭用的燃料;考虑到景区医院库存药品告急,直升机一次性运送了数吨药品、设备以及其他器材;有一些游客急于向家里报平安,由于通信车临时出现故障,运送了数十部海事卫星电话,这些海事卫星电话一下飞机,就成了被困游客们向家人倾诉的重要通道。
直升机运送物资的量足够安置点一个月的用量,能坚持到地面公路完全打通;伤者和一批批游客被接走,这个过程让一些资深军迷联想到越南战争后的空中撤退过程,当时,美军大量士兵还有越南难民就是通过直升机运送到航空母舰的甲班上,这些难民中大多是美军士兵在城市街头泡过的姑娘以及生下来的孩子、战争中和家人走散的、还有其他情形的人。
直升机一降落蓉都机场,被救游客脸上早已挂满喜悦,尽管旋翼烈风会吹乱头发甚至让人站不住脚,一些组团来的游客纷纷在直升机前留下珍贵影像。对于一些少不更事的孩子来说,这场惊天解难会被永久记录,而幸运的是他们第一次零距离接触飞机,第一次乘坐直升机。但窗外的景象并不是孩子想像中的蓝天白云、和小鸟相伴,而是面目疮痍的大地、破败的山体、还有污浊的河流之外,还有许多纵横交错的高压线。
转运任务仍在进行中,因为在风景区还有大量游客正等待着出山,他们的亲人也在焦急等待他们报平安的消息,每一次起飞,栗堃和白云飞机组人员衣服上早已写满了家人的联系方式、自己的姓名等等,经历了十几天甚至几十天的苦苦等待,终于迎来直升机的降落,意味着能早一点和家人团聚。
当栗堃驾机降第二批游客运送到平川分站后,直升机的油料已经无法支撑再次起飞,只能先加油后起飞。
风景区这边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风景区管理负责人得到消息,九名徒步游客在风景区的纵深地带被困,但欣慰的是这五名徒步游客的自救意识很强,并没有在峡谷谷底逗留,而是选择在一处小山头地带固守待援,因为小山头地带的净空远远要比峡谷地带要好很多,但小山头的条件无法满足直升机着陆,只能以单侧悬停的方式进行救援。
考虑到货仓只有一名机械师和警戒员,平川县消防大队也随即出了三名消防队员跟随直升机前往救援,因为有了他们的加持,就能更好的救出被困驴友。
直升机再次起飞了,为了能快点找到被困的九名游客,飞行高度被压在100米,在山谷中冒险穿行让人看起来十分惊险,就在这时,机头突然猛抬,犹如鹈鹕捕食一般,几乎贴着一处小山头飞过,如果栗堃没有及时拉升高度,直升机会和前方的小山头迎面相撞。
为了尽快找到被困者,直升机舱门被打开了,随机消防队员佩戴望远镜观察两侧的山头地带,而正前方位置搜寻由机长、副驾驶负责,机械师负责观察仪表的运行状态,栗堃相信机组成员和三名外援消防员的能力。
栗堃透过前风窗看见远处冒出红色的烟雾,这很有可能是被困人员发出的求救信号,因为直升机在声音非常大,很远距离都能听见声响,直升机向前飞了一段距离,发现烟源就在前方一处小山头上,说明那些驴友很有可能听见直升机的声音,准备等待垂直救援。
由于下方人员太多,长时间悬停吊救会耽误时间,发动机会因为高温而停车,但山头面积太小,直升机无法直接着陆,只能选择一点点盘旋下滑,采取单侧悬停方式进行施救。
直升机开始不断的盘旋下滑,栗堃和何聆韵同时紧握操纵杆,机械师和救援人员一同观察飞机所处位置,从而确定是否可以实行单轮悬停,当直升机慢慢进入高度悬停时,栗堃让一名消防队员以索降方式落地,落地指挥直升机接地。
消防队员一边做手势,一边通过对讲机不断告诉栗堃直升机所处高度和位置,栗堃在一点一点调整高度,考虑到有伤者抬着无法通过侧门进入机舱,只能采取后双侧机轮悬停着陆在山头制高点,通过后侧的跳板舱门进入机舱,这一招类似于美军部队的“支奴干”直升机在阿富汗地区的一种做法。
然而,美军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支奴干”直升机纵列双旋翼式布局取消了后方尾桨,在尾门处登机时避免撞到尾桨的风险,但米171直升机是单旋翼带尾桨布局,这就意味着在后双轮悬停着陆时驴友登机必须十分小心,只能从左后侧或者右后侧登机,一旦碰撞尾桨不仅会带来血光之灾,悬停的直升机也会失去平衡和方向而导致机毁人亡。
这一步竟然成功了,直升机两个后轮稳稳放在平台上,依靠着旋翼升力悬停在山头上,两个人同时紧握操纵杆,机械师十分默契的打开尾舱门,九名徒步者很快在消防队员引导下通过尾舱门进入机舱,当耳机里传来:“所有人员已经登机。”的声音时,机械师果断关闭舱门,栗堃和何聆韵同时操纵,直升机缓缓抬升悬停高度的同时加速,这就能更好的让气流流过旋翼抬升飞行高度,减轻对发动机的负担。
在平川护林站机场的白云飞还在焦急等待着栗堃的消息,一边在直升机前踱着步子一边去念叨着:“栗堃,你小子可千万别出事儿,你小子悄默声结婚了连我都瞒着了,你了真不够意思,你还欠着我一顿大餐。”
就在这时,一阵低沉的风噪声响起,顺着噪音方向看,一架直升机正在不断接近机场,那是栗堃的703号直升机,庞大的机身渐渐出现在白云飞视野里,三个机轮相继接地后,直升机开始缓缓滑行,白云飞也马上登机请求起飞。
急需出山的游客和伤员被直升机纷纷运往蓉都,然而有一些游客纷纷自发留下承担志愿者的工作,考虑到留守人员在景区内的生活所需,直升机在保证运送急需出山的游客之余,运送了数十吨的大米、蔬菜和肉类、以及各种药品和医疗器械,还有大量的帐篷被服等生活必需品、医疗和防疫专家也乘直升机进入景区,这样一来,留守人员能坚持两个月的时间,能够撑到公路完全打通。
两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随着返回营区命令的下达,飞行队已经飞行了数百架次、转运受灾人员数千名、运送物资数千吨,虽然无法和西南军区陆航旅相比,但对于这支年轻的特种飞行队来说,是一场空前的考验。
与此同时,边境地区的贩毒势力被全部捉拿归案,小部分零星势力转交当地的公安武警负责清剿,空中任务由当地公安警航的直升机负责。
两个月的救灾时间,随着灾区的秩序陆续恢复正常;灾区交通基本恢复,部分道路难以修通地区的空中救援任务也移交西南军区陆航旅负责,战鹰特种航空队和火龙突击队也接到了撤回营房的命令。
考虑到时间问题,蓉都机场在举行了简短的欢送仪式之后,直升机群就起飞了,向着营房的方向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