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手扶拖拉机到孙雨晨家,是一件拉风的事,也是前世不曾有过的事。
我们三个乘风而歌,一会儿一曲《大海航行靠舵手》,一会儿一曲《打靶归来》,最后,压轴的还是我的神曲《大海》。
我们的小合唱伴着拖拉机的叭叭声,爬上有些蜿蜒的山路,历经半个小时后,终于到了孙雨晨的家。
只不过,与记忆里有偏差的是,此时的房子,着实破旧。
茅草顶,灰土墙,偶有刷白的几块,上面写着那句“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经典标语。
作为重生者,看着眼前的一切,我却突然感到一种莫大的讽刺。这标语刷在孙雨晨家的墙上,实在太应景了。穷,是肉眼可见的,教育,或许能改变命运,可有几个人真正地在意过,孙雨晨和她的哥哥、姐姐为了读书的事,一直纠结到了九十年代。最终,是以成全孙雨晨一人上学为代价,让这事不再成为一家人的心病。
我很清楚这在前世里发生的一切,我也知道,这依然,会是如今的孙雨晨,最大的一块心病。她那打动着我的忧郁,其实应该也源自于此。她喜欢读书,她想上学,她想上进,但她又很懂事,懂事的孩子,总是更懂得牺牲和成全。
这说来,其实也是她们三姊妹的共性。
大姐为了让她和弟弟能上学,主动辍学去了广州,或许挣不到多少钱,但至少不再给家里增添负担。而前世里,初二的时候,她哥哥主动地放弃了学业,父母也摒弃了重男轻女的思想,让成绩优秀的她继续完成学业,最终坚持到了大学。
这也是这个时代里很多家庭的真实写照。
在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时候,光凭田地里刨出的几个钱,支撑不了整个家庭。更可况,她家还有个不太靠谱的父亲。我记得,每次问起孙雨晨时,她都会支支吾吾,闪烁其词。我在前世里,没见过他几次,只听传言说他不务正业,游手好闲。至于是怎么个不务正业,我却不甚了了。
不过,她家的风水,照我来看,还是极好的。
屋子旁边,一条自山顶流下的清泉是终年不绝,在这暑热里,更添了一份凉气。屋后,是一丛丛的山竹,虽没遮天蔽日,也算是送了一片绿荫护着她家了。站在屋前向下一望,心气自然地雄壮起来。
“阿姨,你家这风水真好啊,依我看,要出大贵人!”
我煞有其事地对着孙雨晨妈妈说,她正洗着菜,这情景,跟前世里某一回尤其相似。
“啥,风水好,你还懂得这个啊?”
她甩了下头,惊讶里有些不信,也有些逗趣的意思。
这是将近中年的孙雨晨妈妈,与前世里我几年后所见的,差得不远。她温和、朴素、善良、热情,虽然没读什么书,却比一般的农村妇女明事理。
风水这玩意儿,农村人都信,即使她没多少文化,也会在骨子里有一种迷一般的信仰和崇拜。
“哈哈,知道一些!阿姨,你看啊,其实很简单,你家后面有山,前面有路,这就叫既有靠山,还有出路。而且依我看,这条路日后必将贯通东西,成为一条主干道。到时候,富贵不远了!”
我说得很是得意,让孙雨晨在一旁乐了,看着我,眼里透出少女独有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