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伤者已经清醒了,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这里的伤病员多,医护人员少,大家不可能一直守在这里。
况且都是一些受伤轻的伤员帮着照顾照顾重伤的伤员。在这里陪着的护士对着病床上的伤员轻声的说:“同志,你现在也醒了就要躺在床上好好休息,我先去忙别的了,有事情你就喊我一声。”
躺在床上的伤员虚弱的嗯了一声算是回答了。护士跟秀花才放心的离开,不一会儿有位护士不知道从哪里找了一个小铃铛放在伤者的手旁边。
“我放在你旁边一个小铃铛,如果你有事情就摇一下铃铛,我们就会过来了。”来人说完后就离开了。
伤者是一位非常体谅别人的人,虽然他不知道自己昏迷了多久,但他通过大家走路的声音、还有伤员的呻吟声就知道战争还在继续。
此时他太累了,在战场上他不知道有多个夜晚没有睡好觉了,也不知道有多久他没有像现在这样舒服的躺着睡觉了。
他躺在那里努力的想把眼睛睁开,可此时他太虚弱了,此时此刻他连睁开眼睛的力气也没有了。
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呢,他多么的想自己能站起来,再上战场去啊,他多么的想他的战友们,不知道他们此时去了那里?
可他现在连睁开眼睛的力气都没有,只能躺在那里干着急。他在大脑里努力的想着他在家里的妻儿,此时她们不知道怎么样了。
现在战争还在继续,他已经离开家有好几年了,他的孩子不知道还能认识他吗?他又还能认识他们吗?
在那个战争的、少医缺药的年代,他的孩子们不知道还安全吗?还健康吗?他的父母兄弟姐妹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这些是他至亲的亲人现在他躺在这里才想起了他们,在战场上他是一分钟都没有时间想的。在战场上他的战友们也跟他一样,他们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打仗上。
其实现在在家里的亲人们,大家都非常的担心他,他们在老家里每天都过的食不裹腹的日子,每天都在受地主们的压迫。
他们虽然都是目不识丁的庄稼人,但是他们都敞想着在不远的将来能过上温饱的、人人平等的生活。
所以他们才让家里的壮年去参军,因为他们知道只有这样大家才能过上大家向往的生活。
秀花每过半个小时就过来给伤者喂一次水,她毕竟是从现代穿越过去的,对照顾病人方面她更会明白些。
伤者也很配合的喝几口水,可还是没有睁开眼睛,用现代的话来说,现在的伤者他太虚弱了,需要补充营养。
可在那个坚苦的年代了,他们是一点营养补品都没有的,就连平时的鸡、鸭、鹅或者猪肉都没有的。
秀花看着虚弱的伤者她急的是束手无策,只能干着急。她在空闲之于走进了离这里最近的一个小村庄。
这里的人家的房子都是用石头砌成的,房子都矮矮的,院子也是用石头砌的,他们用木棍简单的做了一个门。
尤于战争他们除了去田里劳作大多时候都会待在家里,这里的女人会在家里纺线,织布来贴补家用。
当然这里的一些年轻的男人也去了前线的战场,现在这个村子里大多就剩下了一些妇女、老人和孩子们。
现在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饥肠辘辘,每天只能靠着挖一些野菜,吃一点窝窝头来充饥,窝窝头大人几乎不舍得吃,他们省下来留给老人跟孩子吃。
秀花在村子里转了一圈也没有发现任何有营养的东西,她在心里想:“现在别说是一只鸡了,那怕有一枚鸡蛋也行啊。”
秀花就这么漫无目的的走着,突然有一只母鸡刚下完蛋,从一个院子里咯、咯的叫了起来。秀花眼睛一亮,心想终于能找到一只鸡了。
可在她两手摸了摸口袋后她愣在了原地,现在她的口袋里比脸都干净,她不知道怎么跟老乡去开这个口。
她自己在想早知道自己当时就把口袋里放上一些现金了,可她又转念一想,即使她现在身上有现金在这那个年代也不能用啊。
她现在真想去跟主人开口要一枚鸡蛋,但她又不知道怎么说。直到这家的女主人从院子里走了出来。
“你在我家门口有事情吗?”女主人问 秀花鼓了鼓勇气说:“你好,我想从你们家借一枚鸡蛋可以吗?”此时她的声音是那么的小,她红着脸不好意思的问。
女主人犹豫了一下问:“你是谁从哪里来?”就在这时女主人的一个孩子从院子里走了出来,他说:“娘,我认识她,她是队伍里医疗队的。”
秀花本不想说的,孩子确说出了口。这家女主人似乎明白了什么,她没有作声,转身回到了院子里。
她从鸡窝里摸出了刚下的那枚鸡蛋,又从屋子里拿出一枚鸡蛋急匆匆的走了出来递给给了秀花。
“同志,我这里也不多,你就拿着吧。”她说秀花看着她们娘俩都瘦的皮包骨头了,就知道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
秀花摇了摇头说:“老乡,你拿回去给孩子吃吧。”那位妇女坚持的说:“同志你就拿回去给伤员吃吧,让他们补一点营养。”
孩子也在一旁懂事的说:“婶子你就听我娘的把这两个鸡蛋拿回去吧,给伤员叔叔们吃吧。”
在他们娘俩的坚持下,秀花含着泪拿着这两个来之不易的鸡蛋,秀花激动的说:“大嫂,我替伤员们谢谢了。”
一路上秀花走得特别的沉重,这两个鸡蛋在现代来说没有什么,可在那个年代就非常珍贵了。
她知道队伍里的纪律非常的严格,在队伍里的纪律是坚决不能拿群众的一针一线,秀花拿着这两个鸡蛋直接来找队长了。
她一边走一边在心里想,这如果在现代的话就好了,她可以用自己的钱给那位大嫂了,可现在还得麻烦队长。
秀花终于找到了正在忙碌的队长,她把事情的来咙去脉跟队长说了一遍,队长听完后语重心长的说:“我们不能要群众的一针一线,这是纪律!”
说完后他又说:“你把鸡蛋放好,跟我一起把钱给老乡送去吧。”秀花急忙说:“好。”他们两个人一起来到了那个老乡的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