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喧闹后的退场
书名:追云的人 作者:言握瑜 本章字数:4538字 发布时间:2023-02-05

 

 

 南京下了两天两夜的雨,气温只有2℃。已经凌晨3点了,雨势渐小了,不过依然能清晰地听到窗外雨打树叶的声音。


    宿舍里,只剩江明桢一人。她把台灯调亮了一点,裹紧身上的被子,继续看书。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这是“初唐四杰”之首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句子。江明桢正在查注释,背诵这篇骈文。高三的时候,她是可以全文背诵下来的,现在却觉得陌生,有些句子都读不懂是什么意思了。正应了那句话,高三是她知识储备最顶峰的时候了。


    她之所以现在想背诵它,是因为昨天中午,她在超市休息的时候和一个干保洁的大爷聊天。大爷得知她是大学生过年不回家出来打工的,学得汉语言文学专业,就聊起了古诗词。


    大爷66岁了,能通篇背诵《滕王阁序》,江明桢只背诵了辛弃疾的《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真是自愧不如。


    江明桢问他,以前是做什么工作的,是不是语文老师?


    大爷说,他年轻的时候是造船厂里的技术工人,有一个女儿,在厂子里当会计。他发现女儿女婿自从大学毕业后,就再没有读过一本书,没有学过一点儿新知识。


    他对女儿说,学习是一辈子的事,离开学校了,也要读书。


    女儿反驳道:“学习是学生时代该干的事,我现在都毕业了,又不用考试了,还读书干什么?浪费时间。工作了就是为了不读书,好好享受生活。”


    大爷也知道,有的人的确是离开学校以后,为生活奔波,就再也不读书了。他无法说服女儿女婿,便开始督促上初中的外孙子读书,他言传身教,自己学了不少知识,古诗词更不在话下。


    凌晨4点,雨停了。江明桢确定已经定好了闹钟,她得赶紧睡觉了。早上7点起床,还能睡3个小时。


    这个寒假,江明桢在离学校不远的一个超市里当收银员。这份工作还是辅导员张老师托大四的一个学生帮忙找的,按小时算工资,一个小时7元,每天干9-10个小时。过年前的几天,超市的人流量大,要干12个小时,中午吃饭可以休息半个小时。


    江明桢十分珍惜这份工作,自从她熬过来电子厂里两班倒的工作时间后,收银员工作的12个小时,并不算累。最主要的是,这份工作体面,不丢人。


    张老师还向学院领导申请,为江明桢这样过年不回家的学生提供寒假宿舍,水房也正常供应热水,还安排了宿管员值班,有任何困难都可以向学院领导提。


    学院领导也批准张老师为这些学生准备了过年红包和各种年货零食,宿管员阿姨还时不时地为江明桢带个午饭或是晚饭。江明桢十分感激他们的照顾,没有感受过有血缘关系的家人的爱和温暖,却在他们这里感受到了。


    腊月二十八。


    音乐学院的校园里空荡荡的,职工公寓里只剩林尚川一人,但他并不觉得孤独。至少,他还在南京,一直陪着明桢。


    两天前,他去那家超市看过明桢,明桢在收银台忙得不可开交,也没有时间说上几句话。他把一些吃的交给明桢就走了。


    母亲多次催促他,让他带明桢回无锡,她要按明桢的口味准备年夜饭。他遗憾地告诉母亲:“妈,明桢是北方人,有习俗,没结婚之前不能在男方家过年,等过完年吧。”


    母亲听到这个理由,心里有些不高兴,南方人和北方人的差异,何止在这一点,但她没有表现出来。林尚川本想等到大年三十的下午才回无锡,明桢让他今天就回去陪着父母。

  

    明桢要来送他,他特地换了一件浅灰色大衣,梳了头发,擦了皮鞋,对着镜子,仔细看了看眼角是不是有皱纹了。


    林尚川看见了明桢,她在楼下,不肯上来。他马上跑下楼。


    “明桢,外面风太大了,现在只有2-3℃,到我房间里去。”


    “我不上去了,我们就在外面说说话。”


    “为什么?外面这么冷。”


    “现在校园里都没人了,你住的公寓楼里也没人了吧。”


    “就剩我一个人了,你在怕什么?”


    明桢听得出林尚川的语气是在质问她,难道是怕他会对她做什么事情吗?她可从没往这方面想过,急忙解释道:


    “就算现在只剩下我们两个人了,没人会看到我们,可这里是你工作的地方,我们还是要注意,我的存在,不能成为你职业上的污点。”


    “在你眼里,我们是污点?”


    明桢不知道林尚川这是怎么了,怎么总是曲解她的意思,这种反问让她害怕。


    “南之,对不起,我不是这个意思,是我用词不准,你别生气。我的意思是,你是大学老师,你的职业身份决定了你和普通人不一样,你的名声,你在师生心目中的形象都太重要了。你的感情问题,家庭生活都应该是极其保密的,不能让师生知道,更不能让他们私下议论。上次你生病时也一样。所以,我现在不能去你的房间,万一被别人看见了,你就多了一个让别人诟病你私生活的谈资,这是我最不想看到的。”


    “明桢,你怎么会这么想?你觉得我会在乎这些吗?”


    “你是大学老师,就该在乎。我为什么这么想,是因为我的几个高中老师。他们课讲得好,但我认为他们不是好老师,学生们都太了解他们的私生活了,他们在私生活中的行为和素质真的让人大跌眼镜。他们其实不配‘为人师表’这四个字。”


    “你说的问题,关键不在于老师的私生活本身,而是他们做人的品质。”


     明桢这才反应过来,好像是这么个道理。


    “明桢,你放心,你担心的事情不会发生,我也不怕让师生知道你。”林尚川走上前,双手握着明桢冰凉的手,注视着她的眼睛。


    “你不要生我的气了,好吗?”明桢眼里的泪水在打转儿。


    “没有。你不要哭。”这一刻,他很想把明桢拥入怀里,弥补他刚才对她说话的语气,可他不确定明桢是否也这样想。


    “南之,你东西都收拾好了吗?早点去车站吧。”


    “没什么东西,我就回家几天,过完年会很快回来的。”


    “不用这么着急赶回来的,你已经陪我这么多天了,回去多陪陪叔叔阿姨,替我向他们问好,不用担心我的。我今年住在学校宿舍,有宿管阿姨在的,她的孩子在国外,家里就她一个人,大年三十我和她一起过,你放心吧。”


    “你空的时候记得给我打电话,不许忘了。”林尚川摸摸明桢的头,为她抚平被风吹乱的头发。


    “是,知道啦。南之,我不送你去车站了,我还要赶回去上班,你路上多注意安全哦。”


    “好,快走吧 ,你不能再吹冷风了。”



    大年三十。


    一大清早,刘峰就带着祭祀的东西来李言旌家了。陈发发很喜欢刘峰,他一点儿都不觉得这个大哥哥陌生,跟他有说不完的话。李言旌也奇怪,他们才第一次见面,难道是因为他们都是男孩子?


    刘峰进门后就没闲着,他和陈发发一起打扫房间,贴春联。李建科很欣慰,刘峰是个好孩子,以后由他来照顾两个女儿,他很放心。


    一切收拾完后,家里留下陈发发看家,李建科抱着小女儿,刘峰和李言旌拿着鲜花贡品,他们一起去给陈淑琴扫墓。


    在墓碑前,小女儿哭闹个不停,她才9个月大,但一定感知到了墓碑下面的人,是妈妈。李言旌抱着她,怎么哄也哄不好,也跟着哭了起来。母亲拿性命换来小女儿的生命,可她离世之前都没来得及看孩子一眼。



    李建科安慰她:“旌儿,别哭了,今年大年三十,叫上你妈回家过年。你们在这儿哭,你妈也不会安宁。”


    李言旌止住了哭声,小妹妹哭得憋气了,李建科和刘峰正要带她回去了,李言旌没有走。


   “刘峰,你赶紧陪着我爸回家去,妹妹不能冻着。我再待一会儿就回来。”


   “你一个人,我陪着你。”


   “我爸一个人照看不了妹妹,你跟着先回去。”


   “旌旌,那你早点回来。”



    整个墓园,只有李言旌一人。


    她坐在母亲墓碑前的台阶上,流着眼泪。以前她看见墓地都是躲着走,会联想到鬼魂。可现在,身后躺着的是自己的亲人,她最想见的妈妈,一点儿也不觉得害怕,守着妈妈,她内心很安宁。


    她就这样坐了两个小时。该回去的时候,她拿出手机,很想给林尚川打个电话,她的孤独和想念想跟他诉说,该不该打呢?即便不说这些事情,今天大年三十,拜个年总还是可以的吧,她内心很矛盾。


    这个时候,正好手机响了。


   “喂,旌旌啊,我是明桢,过年啦,你在干嘛呢?”


   “明桢,你今年过年又在哪里?你都不跟我说,我很担心你。”


   “我在超市当收银员,工资挺高的,放心,没事儿。”


    李言旌因为刚才的想法,此刻面对明桢,心里顿感愧疚。明桢比起她,已经活得很辛苦了。


   “明桢,我......”李言旌还是没有说出口。


   “林尚川回无锡了,他家在无锡。”

  

   “哦哦,原来林老师是无锡人啊。”李言旌不知道明桢为什么要说这句话,但她也算知道了林尚川的近况。


   “明桢,我跟你说啊,我觉得刘峰真好,我和我爸今天还带他给我妈妈扫墓了,我妈算是认他了,以后他就是我们的家庭成员了。”


   “真的呀?旌旌,他终于俘获了你的心。”


   “他真的很不错的。我爸也很喜欢他,过年我还要去他家,见他的父母,我们的事就算是定了。”


   “挺好的,旌旌,希望我们都越来越好,一切都会过去。你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找林尚川哦,他能做的一定会做的。”


   “知道了,明桢,你在外面一定照顾好自己,注意安全。有林老师在,我还放心一点。”


   “我其实更放心不下你。我就一个人,不用管家里的事情。”


   “我现在也经常念那句话,‘一切不幸命运的救赎之路最终是自己。’。”


   “没错,这是我们的人生格言。”



    李言旌和明桢聊完,挂了电话,她打消了给林尚川打电话的念头。明桢已经在她面前直接叫他的名字了,而她,永远只能称他,林老师。


    她面对着母亲的墓碑,哭着说:“妈,我想你了。”


    大年三十下午,刘峰跟着父母去乡下的小叔家看望爷爷奶奶,今天是他们家一年当中最热闹的日子。


    刘峰的三个姑姑都是携全家过来的,满院子的人,忙着拜年,忙着准备年夜饭,孙子孙女们你追我敢。爷爷奶奶看着这一大家子共18口人,笑得合不拢嘴。


    除夕夜,家家户户竞赛式的放烟花,美轮美奂的烟花图案照亮整个天空。人们想通过烟花鞭炮,驱散今年冬天被流行性感冒笼罩着的阴霾。那些痛苦的,无奈的记忆,都随着烟花的绽放,消失不见。


    普通人家对幸福的诉求很简单,他们只要能吃饱穿暖,家人平安就可以了。他们不关心,也没有精力去关心国家大事,他们只想做个平常的老百姓。遵纪守法,勤勤恳恳,对每一项政策都做一个认真的执行者,就这样过平凡的日子,他们就满足了。


   

无锡的除夕夜,绚烂的烟花绽放在夜空中。在这阖家团圆的时刻,林尚川站在窗边,望着夜空中的烟花。


    杨宛茵叫他过来看《春节联欢晚会》,林墨亭提醒她:“明桢现在可能一个人。”她也想到了,这个女孩子也真是让人心疼。


    “南之,你给明桢打电话了没有?不要让她一个人。”


    “打过了,她现在和宿管员在一起。”


    “希望明年她跟我们一起过年,跟我们家的亲戚一起到饭店吃年夜饭。”


    新年钟声即将敲响,林尚川从房间里拿出小提琴,为父母演奏了一首《今夜无眠》。母亲很喜欢这首歌,她对林尚川说过,用小提琴演奏这首曲子,要有气势,要有大爱情怀,不能有悲怨的感情。


    他演奏第一遍的时候的确是以家国情怀去表达感情,到第二遍的时候,不知不觉充满了思念和哀怨之情。他停了下来,跟父母说了晚安,回房间去睡觉了。



    大年初五的零点,烟花爆竹再次响彻夜空,招财迎神。


    初六这一天,陈发发的父母从郑州回来了,去的时候三个人,回来的时候两个人。他们花光了身上的钱,脑瘫的小儿子也离开了人世。


    他们伤痛,但时间很短。对于一个照顾了生活不能自理的脑瘫儿子八年的人来说,孩子的离去,是一种解脱,孩子可以不用活受罪了。他们带着陈发发回家了,这一年,是结束,也是开始。


    喧闹的时光终将过去,一切又将回到宁静。过了元宵节,喧闹退场。


    刘峰爷爷奶奶家又只剩下老两口和两个孙子,小叔夫妻二人要外出打工了,大年三十的热闹场面又变得遥远了。学生也快开学了,汽车站,人又多起来了。为了生计奔赴远方的人,又走向那川流不息的人海茫茫。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追云的人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