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书名:若能在你的眼泪中闭关 作者:盗米 本章字数:2049字 发布时间:2023-02-09

本来是一个很有前途的人,只因为没压制住自己的欲望和管好裤裆里的鸟,就自毁了前程,回农村老家种地去了,可谓一朝就回到了解放前。

雄隆明事后,既有些后怕,也有些庆幸。

时隔多年以后,他才明白,当初他之所以没有堕落,不是因为自己抵挡住了诱惑,而是那时候尚且年少的他,在男女之事上根本就没有开化,什么都不懂。

部队里的女兵本来就少,有些部队里一年到头甚至难得见到一次女兵,所以当时部队里就流传着一句话,只要是女人,就算是母猪也赛过貂蝉。

对于没经历过男女之事的男人来说,可能还好,但对于那些已经经历了男女之事的男人来说,在纪律严明的部队里,女人的诱惑力可能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后来,野营拉练结束,部队回到营房后,团里、营里和连队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就是只要有拉练途中驻过的村庄给某个人来信,一律截留。

他们第二招待所也收到过来自驻训地某村庄的来信,雄隆明作为文书,信件一般都会经过他的手,一看就知道出问题了,及时找到当事人了解情况,发出警告,不准他回信与人家继续联系,这事就此打住。其实你不给人家留下地址或给人家写信,是没法相互联系的。

对于在七十年代当过兵的人来说,部队里面的紧急集合和野营拉练可以说是最具特色的两大军事训练,当然也是最让人难以忘怀的事情,非常有效的培养和提升了我军的实战能力。

总之部队的生活,会让你切身的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累和苦。

但对于军旅生活的难忘和留恋,相信每个士兵都是挥之不去的。

当兵得到了什么?

有过从军经历的战友,无论在部队的时间长短,都会有同样的感受: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吃苦!同时,学会了服从、忍耐、担当、勇敢、节俭、宽容、努力、自律、自立、拼搏、珍惜、从容、勤劳、较量、合作、自信、执着、积极、务实、奉献……

只有吃过部队的苦和累,才能练就出军人的优秀品质,所以说部队就是一个锻炼人的大熔炉。

除了各种必要的训练之外,作为文书,雄隆明一般都只需要坐在办公室里值班办事就行了,那时候没有什么书看,雄隆明只能通过各种军方的杂志还有报纸来学习知识。

他依然保持着新军训练营里面的习惯,只要是他认为好的文章,必定是要在日记本上抄写一遍的,不到两年,他已经抄写了整整三个大日记本,同时还有两个日记本的笔记以及两个日记本的日记,加起来不少于二十五万字,就连他自己都无法相信,自己是怎么一笔一画抄下来写下来的,现如今,他写出来的文章,早已今非昔比,不比那些专业的人逊色多少。

招待所里的黑板报每一期都是他出的,他在上面写些文章,照着报纸杂志画些画。钢笔字和粉笔字写得越来越好,在很多战友的眼中,他早已是个名副其实的才子。

陈指导员等领导便经常让他写文章和稿子,他有多篇文章早已在青海海军内刊上面发表过,也为连队和招待所赢得过不少荣誉,因此他很快就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

1971年年初,他因为表现优秀突出,经过举荐、投票以及申请,因为上面的领导对他本来就有关注,所以他破格成为当时第二招待所里最年轻的党员,甚至是整个青海海军这一批新兵里面最年轻的党员,这是无比光荣的事情。

成为党员之后,他终于转正,成为了招待所里最年轻的正班级文书,所有人都看到他的未来一片光明,前途一片坦荡。

这一年,他才刚满十八岁。

一切都似乎可期。

说到这里,可能好多人会觉得入党岂不是很容易?这么说吧,无论在地方入党还是部队入党,都对一个人能否符合党员的标准有个考验过程,从建党之初到现在,从一开始对入党都是非常严格的。

因为党内一旦出现“叛徒”或激进分子,对党所造成的损失是特别巨大的,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然而到现在这样的和平年代,相比建党之初就要容易得多,毕竟队伍庞大了,偶尔出现对个把党员的失察,也不可能造成某个组织或队伍的涣散,但在部队就不一样了,毕竟还要坚持党指挥部的组织原则,也就是党员有决定枪杆子往哪里打的问题,每个党员都有一票表决权,因此说部队入党比地方要相对严格得多。

严格在哪里呢?一是名额限制。一般来说,义务兵的入党比例控制在1-3%左右,士官的入党比例控制在3-5%左右,当然对特定单位也会有所倾斜,干部入党没有具体名额限制,而是成熟一个发展一个,需要说明一点的是,干部和战士的“入党志愿书”是有区别的,批准部门通常会在“入党志愿书”上编号,或者盖上“干部专用”、“义务兵专用”、“士官专用”等印章以示区别,不然就会出现投机取巧的现象,这是决不允许的。

二是思想工作表现。这里包含两层意思,也就是思想要健康、工作要突出。思想上就是要有正确的入伍动机,一般都是通过官兵的日常表现出来的,比如对党的认识、对人生及社会的看法、对部队工作的态度等。工作中那就主要看表现了,一般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比如完成某项艰难险重的任务、立过功、受过奖、取得某项科研成果或发明等,其实也就是谁突出考虑谁。

三是组织考察。主要包括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对象两个过程,一般分别都有1年的考察期。入党积极分子需要党支部研究讨论,并由党支部会议表决记载,也就是当年不是入党积极分子的,不能确定为培养考察对象,即不能正式填写“入党志愿书”,上级也都会随时检查,防止突击发展。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