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节:互助互爱
书名:好日子在后头 作者:一声笑 本章字数:2855字 发布时间:2023-02-10

       文革时期遗留的派别斗争,在菏泽军分区时隐时现,大弟弟荣泰这派不得势,满腹才华被排斥。


       1979年已经提升为副营级干事,1981年3月荣泰遭受打击,被下派到舜县武装部任干事。


       这时大弟家的女儿盈盈刚满4岁,因为荣泰工作调动尚未办妥,妙龄仍留在菏泽工作,荣泰只能先请假,将一部分家当收拾好运到客车站,央求师傅帮忙给搬到车上,然后抱着女儿坐客车来到舜县。


       从菏泽到舜县,只有一条年久失修的柏油小路,坑坑洼洼,黄土漫天,不到100公里的路,客车要颠簸近四个小时。


       舜县是妙龄的娘家,妙龄的大哥和三哥住在舜县北关街。荣泰雇了地排车,将家当暂时先运到北关街。


       三哥嫂子看见荣泰运了一车东西,抱着孩子有求于他,心有不满,说了没两句话,拿把扫帚满院子打的鸡飞狗跳。


       荣泰一看这情况心里很是不舒服,这亲兄妹之间有困难了不应该互相帮助吗?谁家没有个困难时候啊,三哥有心挽留,无奈有点惧内。


       荣泰只能硬着头皮去大哥家。


       大舅哥两口子都是教师,很热情的招呼荣泰,并抱过盈盈说:“跟舅舅在这住下,等爸爸妈妈回来接你。”


       荣泰将孩子和家什安顿妥当,一刻不停又坐上回程的客车。盈盈临走时痛哭的情景一直在荣泰心里萦绕。


       放不下爱女的荣泰回菏泽没几天,又回去看女儿。


       盈盈乖乖巧巧的,脸上似乎有哭过的痕迹。荣泰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想着带着女儿出去逛逛,给女儿买点好吃的。


        不知不觉抱着女儿来到舜县影院。正好影院放映动画片《小狐狸找妈妈》,荣泰带着女儿去看。


        昏暗的影院里,小狐狸一声声叫着“妈妈,妈妈”,盈盈一下子想起许久没见的妈妈,“哇”一声在影院里哭起来,两岁多的孩子,哪顾得什么面子,哭的大雨滂沱,怎么劝也劝不下。


       荣泰赶紧把她抱出来,走到水果摊零食摊想转移一下注意力。谁知道怎么哄也不行,就是一个劲“妈妈妈妈,我要找妈妈。”


       荣泰被缠的实在没有办法了,心里也疼惜女儿,回去给大哥招呼了一声,就带着女儿坐上返回菏泽的客车。


       颠簸近四个小时才到菏泽,盈盈终于见上日思夜想的妈妈,笑的像花儿一样灿烂。


       后来荣泰在舜县武装部负责县里的征兵工作,妙龄也在多方努力下调到舜县公安局工作。


       那时候当兵退伍国家包分配工作,就等于端上铁饭碗了。但每年征兵的名额有限,老百姓为了送孩子当兵争破头,想尽办法找门路。


       妙龄是舜县人,凡有点沾亲带故的都来找妙龄。后来求当兵的人越来越多,应对不暇,连附近的邻居,为了当兵都纷纷送礼求助。荣泰秉公办事,拒收礼物。


       符合条件的尽量帮助安排,不符合条件的说明道理尽量劝退,不伤害他们的利益,让他们服气。


       荣泰掌握原则,又不失人情味的工作作风得到亲朋好友的赞扬,感激他的人逢年过节还是要送些羊肉、鸡蛋、烟酒类礼物。1986年荣泰提升正科级,并担任政工科科长。


       在舜县武装部这段时间,虽然地方小,但摆脱派别斗争的尔虞我诈,可以轻松呼吸,自由工作,与世无争的生活也是一种幸福。


       过去那些年,市场实行计划经济,物质流通困难,不是本地生产的东西很难买到。


       我家的人爱吃大米,莱芜本地不生产大米,为买大米付出多少艰辛的往事像演电影一般历历在目。


       记得大约74年,荣泰因工作去济南开会,知道大姐家买不到大米,准备背上二十斤大米去济南开会,开完会再从济南去莱芜给大姐送大米。


       这二十斤大米虽然不算太沉,但奈不住路途遥远辗转反侧,从菏泽坐汽车到济南,从济南汽车站背到会场,从会场再背到旅馆,走时从旅馆背到济南火车站,到莱芜颜庄火车站下车,还要背着大米走七八里路才能到我家。


       远道没轻载,布袋里装米本来就难背,再加上繁多的折腾,累的荣泰焦躁不已,感觉得不偿失,比上次从菏泽来送缝纫机还麻烦还累。


       我很过意不去的说:“吃上你用汗水浸泡的大米,该怎么谢你。”


       荣泰说:“我分大米一个人吃不完,知道你们特喜欢吃大米,想着顺路送来,谁知道这么麻烦。”


       休息一会又说:“看到你们高兴,也不觉累了。”


       但这件事带来的疲累真是让他至今记忆犹深。


       金坚每次出差去济南,也要想法设法买大米,济南市里不好买,要坐半小时汽车去东郊历城买。


       金坚晕车,不知那次晕的那么厉害,坐上车一会晕的受不了,只好下车步行一段,再坐车。倒腾好几次才把大米买回来。


       就算买大米再难,也不想老是麻烦别人给捎回来。


       荣慧在莱阳部队常分大米、苹果等,吃不了惦记捎给大姐,那时没有快递,捎东西很难。


       那天荣慧得知济南军区电影放映队到莱阳军区放电影,之后再去莱芜部队驻地放电影。


       莱芜驻军的地方离莱钢十几里路,荣慧想利用这个条件,和电影队商量捎大米的事,那时候交通不方便,人们都能理解,电影队小伙热情答应了。电影队到了莱芜驻军地,电话联系我们去拿大米。


       十几里路不算远,山沟里不通车,金坚知道自己自行车车技不好,只能无奈借辆自行车,能骑就骑不能骑就推着走。


       电影队小伙热情帮助把沉甸甸的米布袋放到自行车后座上,大约有五十斤。金坚谢过小伙们骑车上路。


       装米的布袋是软的,放在后座上一颠簸,米来回流动,本来车技就不好,这下更骑不稳。下车整理一下再骑。骑不了就推着走,推着比骑更困难,东扭西歪,十分吃力。


       就这样金坚骑骑走走,十几里路走了一上午才到家。


       辛苦和汗水换来的亲情大米,吃起来格外香甜。


       荣慧又一次托电影队捎来大米和一筐苹果,这次是捎到莱芜城里,离莱钢四十多里路,坐公交车去莱芜才行。


       我找班上的孙长锁帮忙,和金坚坐车去莱芜,那时没有出租车,两个人好不容易才把东西搬到公交车上运回来。


       到八十年代初期,国家开放市场经济,我厂行政科不断从外地采购鱼、肉类食品,改善山沟工厂职工的贫乏生活。特别到春节,大量采购各类肉食、猪头、猪蹄、鸡及各类海鱼等,按副食本供应。


       物质一年比一年丰富,品种越来越多。


       那时大部分家庭都没有冰箱,都是放在室外自然冷冻。那几年隆冬时节,天气确实很冷,鱼肉放在外面冻着,吃到正月底也不化。后来知道荣泰在舜县,很少有鱼吃。我想怎么能给他们捎些去?


       我到厂运输科打听,真的心想事成,运输科有几位司机是舜县和曹县人,每逢春节他们都找个往他们家乡去的差事(拉废钢或送料),顺便回家探视。我求他们顺路帮我给荣泰捎东西。


       这几位司机有的脾气挺好,热心不讲条件;有的毛病多。我用装苹果的大条筐装满各类鱼肉,装车同时送给司机一些烟酒茶类礼物。


       那些司机都是晚上出发,到舜县时凌晨三四点钟,司机到武装部敲开荣泰家门,他俩在睡梦中被叫醒,觉得司机跑了一夜车,应该留他们吃饭,有的司机觉得自己快到家了不好意思打扰,有的司机真想吃饭。


       荣泰俩人赶紧忙活做饭,还把他们家的羊肉、香油、酒等装箱托司机给我家捎来,不忘再给司机送点礼品。


       这样麻烦了司机,方便了我们,司机两头都得到好处。


       后来每逢春节前,司机也愿意帮我们这个忙,有时主动找我们问捎东西吗?就这样我们两家来回交流好几年。


       直到市场繁荣,舜县也有卖鱼的,很多东西在本地都可以买到,行政科也不再供应那么多东西,逐渐不再麻烦司机,我很感谢司机的帮助。


       后来还托司机给荣泰捎去小孩推车,和自己做的钢丝床。后来又托去莱阳的车,给荣慧捎去同样的钢丝床。


       这不仅是兄弟姐妹的物质互相交流,也是手足情深的惦记和关爱,同时平衡各家供求,加深各家的感情,提高生活质量,是那个时代的烙印。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好日子在后头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