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第一回 知名
书名:太祖长拳 作者:文字侠 本章字数:4572字 发布时间:2023-02-13

第一回 知名

到一幽僻处,突然蹿出一只白额大虎,猛扑二人。一修身当先,拳掌所至,虎扑之势立偏。那畜生落于一旁,就地翻滚,伸爪来掀。一修拳法相似,又是轻松化解。那虎啸声连连,愈斗愈凶,顷刻间扑、翻、掀、剪四项本能绝技反复已有三遍。高怀德看得心惊肉跳,一修却自沉着应对,始终从容不迫,抑且姿态飘逸,尖齿利爪连尾巴在内,丝毫沾不到他一片衣角,其拳掌则频频落于虎身上下,人兽之斗竟似儿戏一般。

久之,虎势见挫,气焰顿歇,虽不及初时狠恶,但后劲十足,一时并无退却的迹象。其实,以一修的身手屠之何难,可出家人轻易不肯杀生,故每一拳每一掌俱只痛彻肌肤而不伤脏腑。畜生野性未驯,岂会知趣,兀自逞凶不已,急得高怀德一旁直叫唤:“大师戏而忘焉!”

一修且战且道:“非与游戏,实不忍妄害生灵,意欲疲之。”高怀德道:“俟其疲惫,恐人已为贼所污!”一修道:“我岂不知,奈何踌躇难定。”此刻他虽斗得潇洒,心中确实委决不下,外松内紧,深在两难,的非旁人所能理解。但听他说话时哈哈一词似已无暇出口,或可推知其言不假。

高怀德暗忖:“这和尚恁的不分轻重。”呼曰:“但自思量,人畜孰贵!”一修道:“众生平等,一视同仁。”高怀德心中叫骂:“迂腐之见,不可理喻!”再也顾不得惧怕,操棍壮胆,潜至虎后,趁其全神贯注于彼,照准头颅奋力一击,登使七窍血涌,毙于当场。齐眉棍之前已不甚坚固,亦同时折断。

一修口宣佛号,傻眼呆视。高怀德半讽半赞:“大师卖弄的好拳法,斗虎如斗婴,却不及我来得痛快。”一修缓过神道:“此乃‘罗汉伏虎拳’,本自源于驱虎赶豹之技。不意致死,哈哈,诚然罪过。”此时“哈哈”复出,脸上殊无喜色,尽写悔意。高怀德道:“大师勿忧,等救出人来,一场功德足以弥补。况打杀老虎的是我,非大师也。只可惜坏了棍棒,此去恐不得力。”

一修道:“要棍棒不难,哈哈,这便予你一条新的。”就拔戒刀,纵身劈向径边一株大树。人、锋掠过,冠落一旁,着地后俯身于近根处再施一刀,两头俱断,遂得一木柱,粗壮尚未可用,于是托在左掌,以刀速削。但见寒光频闪,碎木片片而下,直如厨师做刀削面一般。只是面团再大亦轻,这木柱却重百倍不止,且有一人多高,他托而急削,上不抵肩,下不靠地,左臂定力之强,可见一斑。

因要救人,也不多站,且行且削。稍顷,树皮尽去,月色之下,光亮如鉴。再削一阵,可以拳握。高怀德惊而抚之,从头至尾不觉刺手,叹道:“好刀法!好做工!”一修道:“此刀法源自厨艺,我寺火工多会之。哈哈,因有偈曰,‘一粒米中藏世界,半边锅内煮乾坤’,哈哈,故名‘少林乾坤刀’。”高怀德赞叹:“偈句妙谛、刀法名目,亦俱是好的。”一修就此递给:“刀法是我少林的,偈谛却出自峨嵋。”

高怀德欣然执过,止步奋臂一振,“喀嚓”崩折前段,惊愧失声:“欲试轻重,竟致如此!”一修道:“想是本处树木内质尚不够紧实,哈哈,不宜为兵器。也罢,高施主但凭长拳制敌,虽无寸铁,亦足取胜,哈哈,勿生自轻之念,以至惧怯。”高怀德昂然道:“空手便空手,何惧之有!”一修嘱咐:“须得记住,敌众我寡,先礼后兵,哈哈,见机而动,擒贼擒王。”高怀德道:“我晓得了。”

将欲起行,一修警觉。陡见林中又出数虎,虽隐隐约约尚在远处,但大虫们速极迅猛,短程之内远赛奔马,既是给盯上了,岂得轻易逃脱。二人索性不走了,背相依靠,决心力战。正骇然间,却见群虎来得并不十分迅速,稍近时一个个直立起来,原来都是身披虎皮猎装的本地庄客。这几个下半夜出来巡山,之前又忙在别处,不曾回过本庄,只听说要有压寨夫人了,因此俱不认得和尚、高怀德,亦未详闻此间事,眼下围迫逼近,只怪他俩打死了庄上的守山夜猫,要二人前往赔罪。为首的竖起拇指,神情万分倨傲:“我家二庄主新婚在即,两位如能卑词以谢,或不见责,然若抗拒,生死难料。两位是自己走呢,还是要吾等用强?”

高怀德就待发作,幸被一修按住,转谓敌众:“哈哈,小僧正欲拜庄,相烦大王领路。”那为首的只是个小头目,平日纵在玩笑间,也万不敢自称大王,这会是外人称呼,自是受用无比,捻须而道:“嗯,却是和尚识时务。”便自前引,使二人居中,余者在后看押。乌云时或掩过皎月,几枝明晃晃的双股、三股钢叉不住的在两处脊背上弄影,一行人跨岩涉涧,愈走愈险,径来虎威山庄。

进到庄内,一路摆设极多。除开十八般兵器,更有豹皮、狮鬃、牛头、马面、犀角、鹿茸、猪獠、象牙、熊掌、鱼翅、鹰喙、雕羽等。独无虎物,想是忌杀。比至一间斗室,烛光昏暗,霉气刺鼻,座皆坏朽不堪,却与二人暂歇。

方自并肩坐定,一修突然开口大笑,哈哈声连绵不绝,一时灯火尽灭。众贼俱悚,重又点燃,虽已胆寒,犹有喝问者:“兀那和尚,你笑什么?”一修佯怒:“我乃少林高僧,笑尔等有眼无珠,不识人物。哈哈,岂不闻‘哼哈二将’之名乎?却把这等偏暗下贱之所接待我俩,无礼至甚!”袖袍挥过,又是一片漆黑。

贼众多知其名,交头接耳,深怀忌惮。即令不知者,亦不敢妄动,只欲点灯。一修一掌拍塌桌案,声如巨雷:“黑便黑了,点什么破灯!先叫你家大小二庄主来此黑中厮见,我待问他,哈哈,这算哪门子的待客之道!”

二人因打杀老虎被押至此,岂能算客。但贼众被一修先声夺人,以奇技和威势唬住,一时尽懵,个个不知所措。当下有人飞报庄主,其余怕黑,也都纷纷退出。一修悄谓同伴:“贼来但杀,勿与多话。”高怀德附耳轻应:“擒贼擒王,我理会得。”两人就此默坐,静候敌至。

未久,二庄主同入,便是先前夹战高怀德者,暗里只见身形,未识面貌,齐问:“何人放刁?”高怀德应声上前:“是你爷爷在此!”一修更不言语,双掌起处,飞身就袭二人。他俩急自背后掣出盾来,合力相拒。双掌分别击中两盾正面,二人共声呼痛,右腕皆已脱臼,忙换左手执定兵器。

一修不容稍歇,旋再发掌。二人将盾平侧,边锋应对。一修假作不见,掌盾极近时倏然变化,仍是击在正面。二人四腕俱伤,不敢与抗,转身跃出斗室,分头疾逃。一修戒刀在手,追上其一,半招“混沌初开”,白刃直透后心,回视那一个,既远且为众庄客所阻。适逢高怀德扯断两条桌腿打出,群相大乱,一修趁时使出“乾坤一掷”,飞刀穿过人丛,中间不伤片毫,再透贼首后心!

众见首领偕亡,一哄而散。高怀德擒住一个,问得黄衫少女幽禁之处,即往救出。携之同归斗室,一修正自掌灯看盾,面带愁色,悔叹不已。高怀德问:“贼已除,岂复何忧?”转视双盾,面上各镌一虎,一坐一扑,栩栩如生,近边处还锲有半圈异域文字。一修指曰:“此藏言也,因知二贼艺承密宗,哈哈,故实堪忧。”

高怀德孤陋寡闻,犹自茫然,未知所忧何来。一修道:“西藏吐蕃有一武学门派,属释教密宗,不奉掌门、教主,但设十人分掌事务,哈哈,悉称法相明王,简谓法王,皆由武功深湛兼擅权谋机变之士担当。门中有镇派绝学掌法一套,曰‘波洛克默掌’。另有无上心法若干,哈哈,俱载修习内功之妙谛。以上十人尽会,且再各通一项神兵奇刃。哈哈,哪十件兵刃,刀、斧、杖、靴、头箍、念珠、袈裟、人骨、毒针、飞轮。他二人盾上铭刻藏文,武功正似飞轮,哈哈,确是密宗传人。”高怀德惊问:“人骨也做得兵器!”一修道:“做得,却是将那生辰相符之少女先迎为圣女,烧化之后取其股骨制成。此亦密宗法器之一,我等听得恐怖,彼自历代因习,连那被烧圣女之家人亦视之为荣耀。”

高怀德听得一阵寒,身上起了鸡皮疙瘩,忙道:“且不说这个,只说这两个贼厮,佛门中人焉能猎生,或许大师错疑。”一修道:“哈哈,密宗不忌杀生。况观二人服饰,乃在家居士样,非比丘也,必是俗家弟子。哈哈,小僧实不该急切诛之,以至获罪于西方圣教。”高怀德问:“难道任由他们胡作非为不成?”一修道:“本当生擒回寺,交由方丈师叔暂且监下,然后转付西方,明证其罪,哈哈,方不失胡汉和睦。”

高怀德不平道:“他自家人处置自家人,难保不会从轻。既在中土作恶,便该就地伏罪。昔盛唐之世,胡人往来极多,但有作奸犯科的,尽由当地衙门惩处,未闻还而治之者。今趟杀便杀了,看他甚脸色。”一修道:“岂止看脸色,我少林至此虽无灭门之虞,哈哈,却也要麻烦不绝了。那密宗武派,有个极其极端的门规。凡为师徒,便是父子;同门之间,情若手足。弟子为非作歹,哈哈,纵是弥天大罪、滔天恶行,也不容外人擅处,必欲亲审,即令当事受害者,亦不得私自过问,哈哈,只管听他自家人发落自家人。”

高怀德怒且不屑,说道:“这等门规,毫无道理,理它做甚!”一修道:“虽不近情理,哈哈,却也有个好处。按说十人掌事,固然益于公允,但也易起争端。该派始创于隋唐年间,哈哈,略晚于我少林,中逢吐蕃变乱,国家四分五裂,密宗佛教亦渐凋零,却犹自上下一心,精诚团结,哈哈,共度难关,兴盛不衰,一向如今,宁不怪乎?揆缘推因,哈哈,盖系此门规之力。现小僧不幸犯之,宜速归寺,禀明方丈师叔,哈哈,早做提备。”语讫,收起二盾,匆忙告辞。

高怀德道:“大师尽管放心上路,香炉的事就着落在我身上了。”送至庄外而返,回来时巧遇马厩,只有两匹壮驹,想是贼首生前所乘,便都牵出,又搜得些冷食,与黄衫少女一起吃了个饱。休息片刻,离庄下岭,沿途复获香炉,还于破庙。

黄衫少女燃起一撮青丝为香,先拜佛像,后念观音。礼毕出庙,高怀德问:“只有佛像,何来观音?”黄衫少女道:“我有一妹,春夏两季在家读书,秋冬则到江南东海之畔的梅岑山夏枯师太处学习武艺。那里是观音道场,因此全家都敬奉观音菩萨。今夜幸得高僧救难,定是菩萨显灵,故虽无像,亦感恩拜谢。”高怀德不信神,只说她心肠好,送人家饼吃,好人有好报。

下至山脚,转上大道,正欲上马,忽一人自西头转出,飞奔到前。高怀德问:“大师何以见回?”一修道:“行色匆匆,忘求一事。”高怀德问:“什么事?”一修道:“小僧冒昧,有请高施主他日登游宝山,哈哈,来我寺传授长拳之技。”高怀德笑道:“少林武学,博大精深,冠绝天下,岂需高某教授。”一修道:“哈哈,此言差矣。海之为深,不拒涓涓细流,广纳百川之故。向者达摩祖师东来,哈哈,所携技艺尚不满十。后经历代高僧研创,更兼十方英雄补益,少林武学始有盖世盛况,得享隆誉。哈哈,今亦不拒施主。”

高怀德道:“然则贵寺绝艺无数,吾长拳与之相比,委实难登大雅之堂。若来教授,徒自献丑。”一修道:“哈哈,施主勿谦。我寺武技堪称绝艺的,至今只有六十四项。其次众多,哈哈,尚有不及施主之长拳者。我寺僧众数千,不提那不练武的,纵在武僧之中,亦是贤愚不齐,能窥上乘武学堂奥者,哈哈,百未见一,多习其次。中有譬如‘罗汉十八手’之类,哈哈,基础拳法而已,健身、教演犹可,一旦临战,哈哈,内功精深之人尚能强展其威,等闲之辈未必堪使。吾观施主长拳,难易适中,利于实战,哈哈,虽不登绝艺之列,亦足占一席之位。故特求教,哈哈,望勿推却。”

高怀德尚自犹豫,一修又道:“施主若肯应邀前来,非止少林之福,哈哈,施主亦得扬名。然凡事不可相强,但视缘分。哈哈,施主自取,小僧去也。”高怀德道:“且慢!大师急于还寺,吾在庄上觅得良马,”递上缰绳,“权与大师助程。”一修称谢执过,上鞍再道:“百世之名,实盼君来。”高怀德道:“容某三思,或许得闲便来。”

这时,黄衫少女轻启朱唇:“小女子既蒙大师襄善扶困,深荷厚恩,无以为报,还乡途中当力劝之。”一修欣然辞行,作诗一首,拍马疾驰高吟:

哈哈!

重逢未知否,薄饼已相酬。

今夜无欠恩,明早有归程。

但盼西方白,东边乃缘分。

拂晓何不至,马快月见迟。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太祖长拳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