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灾防御总指挥部
微秘里方维民应道:
“是,总指挥。”
何应星郑重指出:
“但是有一点,绝不能人不慌自慌外不乱内乱。
这就用上一位先人的话了,攘外必先安内!
先稳定好内部,特别是党员积极分子。
让他们起好带头作用,上下形成一股劲,全国的乱局必须要由全员来治理和防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携手渡过这次难关。”
“是,总指挥,我们已经考虑了几套防范的方案,具体应如何设施要看社会恐慌的程度和具体混乱情况而定。”
“好,方局长,就拜托你了。”
“总指挥——”
方维民不知该和何应星说什么好。
“不说了,有什么需要御蛛行动组总指挥部协调解决的就及时沟通,我们同舟共济一起去共同应对吧。”
“是,总指挥。”
山雨欲来风满楼,一波未平一波起。
何应星刚刚舒展开的眉头又皱在了一起,刚刚放松回暖的心情又一下子飞起了六月雪。
社会恐慌比恐怖分子要危险一百倍。
它无疑会给国家的应对计划雪上添霜,给御蛛一号行动带来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
王助理摸了摸杯子对何应星说:
“总指挥,咖啡又凉了。”
何应星没有理会王助理的话,而是自言自语说:
“该来的终于来了。”
王助理放低声音问:
“我们还要对国民继续保密吗?”
“纸里是包不住火的,实情迟早会大白于天下。
但现在还不到时候,就让它慢慢煲吧,火候到了汤自然就熟了。”
何应星若有所思地:
“现在我最担心的是第二行动组那里,也不知道他们现在有没有新的进展。
你现在马上给我接通发射基地的专线。”
“是。”
王助理应了一声,熟练地按下了专线的语音号码。
几声“嘟嘟”后里面传来了一声清脆的女声:
“喂,您好。”
王助理似乎觉得微秘里的声音与印象中的不太一样,客气地问:
“是杨组长吗?”
“杨总正忙,请问您是哪位领导?”
微秘里声音是那么水灵清脆,听上去像是一个年轻女孩。
王助理以命令的口气:
“我是天灾防御总指挥部,请你马上给我接杨组长。”
“好的,请您稍等。”
接下来是好长一段时间,“漫长”的等待使人倍感焦虑。
桌子上的咖啡已没有了一丝热气。
何应星在屋子里焦躁不安地走了无数个来回。
在他们的焦灼的等待中,杨月那熟悉而悠棉的声音终于从微秘里传出来:
“总指挥吗?我是杨月。”
王助理一听迅即把微秘端递给何应星,压低声音:
“总指挥,杨组长接通了。”
“杨月组长吗?我是何应星,你那里怎么样,现在的进展情况如何?”
“是这样,总指挥,我们刚刚对各种金属和现代复合材料的实用性和抗热性进行了研究和论证。
传统意义上的耐高温材料,包括耐火材料和耐热材料,有无机化合物,也有高分子聚合物材料,都不能满足要求。
耐火材料通常是指能耐1580℃以上温度的无机物材料,一般用石英砂、粘土、菱镁矿、白云石等作原料而制成。
耐热材料需要化合物的硬度高、脆性好、耐化学腐蚀性能好,而且熔点在1500以上。
可选择金属与非金属化合物或非金属间化合物两类。
前者如钨、钼、钽、铌、钒、铬、钛、锆等难熔金属,以及稀土金属的硼化物、碳化物、氮化物、硅化物、磷化物和硫化物等;
后者如碳化硼、碳化硅、氮化硼、氮化硅、磷化硼、磷化硅等。
总指挥,我这样说是不是太罗嗦了?您在听吗?”
“继续说下去,,你别忘了,我当年也是正牌的理工科生啊。”
“是的,总指挥,因为耐热材料按照耐高温的时间,又分瞬间耐高温材料和较长时间的耐高温材料。
其中瞬间耐高温材料在1000~10000℃,耐热时间由几秒到几分钟不等。
我们结合这次核动力较短时间爆发作用的实际情况,作为这次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向和突破口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综合论证。
燃烧室的工作环境尤为严酷,室内燃烧温度有可能高达8000°C以上,任何材料在这样的高温下都会软化以至熔化,首先是要对燃烧室进行冷却才能保证火箭的正常运行,而对耐热材料的要求尤其苛刻。
传统上一般燃烧室用钼、铌等难熔金属制造。
某些大型液氧-液氢发动机燃烧室内壁,用铜、银、锆合金制造,以增加冷却效果。
外壁用金属镍电铸成形,为了增加冷却效果。
内壁还采取用高硅氧纤维增强树脂作烧蚀材料。
还有发动机喷管喉部。
一直以来宇宙空天上采用热解石墨、碳纤维增强碳材料作喉衬,为了提高抗烧蚀性能。
而且在此基础上关键部位还必须采取高间隔热措施,采用陶瓷纤维和纳米微孔隔热材料,纳米二氧化硅和红外线阻隔材料的隔热性能最好。
陶瓷纤维有晶体纤维、含锆纤维、高铝纤维等还要按科学比例掺入。
纳米微孔隔热材料是世界上一直以来应用最广、最好的高温隔热材料。
固特节能,隔热性能甚至是传统陶瓷纤维类隔热材料的3~4倍。”
何应星认真地听着杨月的具体介绍,一针见血地问:
“这些金属和复合材料能解决问题吗?能确保载弹火箭体顺利到达目标吗?”
“由于时间上的关系,在燃烧室,我们经过仔细研究认为除给它按科学配方加设隔热层外,考虑到它承载的负荷超重,决定为主舱再搭载两个副舱。
舱壁仍然采用钼、铌等难熔金属制造体。
在它的内壁安置临时改造的超大型液氢发动机来加大冷却作用。
并且在改变喉衬新材料的情况下适当增加发动机喷管数量,进一步排疏内燃室的内部压力。”
何应星迫不及待地问:
“嗯,这样就能解决问题吗?核产生的高热能自损现象怎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