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路边的羊毛衫摊位
书名:草根的仕途之大潮奔涌 作者:山山得酒 本章字数:2022字 发布时间:2023-02-15

 

 

走了不少企业和村,看到的情况很不理想。


干部精气神正如张梁所说的,都有点垂头丧气,被失败主义的思想所笼罩。


干部的精气神问题,陈小东不怎么担心,大家受打击了,肯定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只要带领人们干成一件足以骄傲的事,立马会昂扬起来。


但到底干什么事,既要能成功,还要能改变镇里的面貌,一下子陈小东觉得无处下手。


对于失败了多次的地方,如果想出一件事,结果还是干成了失败,那只能更加糟糕,无论是对于柳泉镇还是他个人。因此,要干什么事,必须想清楚了。


谋划好了,必须尽全力去干,而且能改变乡镇的整个面貌,实现柳泉镇脱胎换骨般的变化。


这个点到哪里找呢?


照桃源的模式?新上项目?


柳泉镇前期的铝合金厂还欠了银行一大笔钱,再新上项目,没有个千把万肯定不行,资金上是个问题。


农业上发展效益农业是条道路,但对于整个产值的增加的贡献是有限的。


陈小东苦思冥想,连做梦都在考虑这个事。可一下子,还是没有头绪。


还是继续去企业和村看看吧。


这天,陈小东路过G35国道叉口时,看见有人在路边有五六个摊位摆摊卖羊毛衫,觉得好奇,便停下来取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


摆摊的都是老人,弄了个睡觉用的竹榻,羊毛衫都堆在竹榻上,也没遮风挡雨的顶棚。


陈小东问年轻人怎么不来摆摊,老人说在家里赶制羊毛衫呢。


这样的摊子也不需要什么成本,两条长凳一个竹榻而已。


逢到下雨天,就不出来摆呗。


从老人的口里,陈小东得知,柳泉镇家庭作坊很多,都是以加工生产羊毛衫为主。夫妻两人买了2台编制羊毛衫的横机,在家里生产羊毛衫。


他们本就是农民,没有上下班概念。农村里都起得早,早晨五点多点就起床了。起床后就坐在织机前干活,晚上干到9点多点收工。


他们生产的羊毛衫成本低廉。厂房不需要,就是在自家屋子里。


除去原料成本,还有是织机上一些成本,钩针需要经常换,机油。其他没什么成本。他们不计较能挣到多少。能挣到一分是一分。


摊位上的羊毛衫,都比县城商场里,比柳泉镇供销社里卖的便宜。商店里卖30元一件,他们只要25元,甚至在便宜个一二块也卖。


单个人一天能生产个2件,夫妻两人则有4件了。按照每件挣5块钱算,一天能挣20块钱。


这得益于柳泉镇的工业基础差,好多壮劳力都进不了厂当工人,就买台横机在家里鼓捣吧。


一鼓捣,还挺好,时间自由,收入还不少。


让他们上厂子里上班,都不乐意,在家里弄台机子,鼓捣鼓捣,厂里的收入早超过了。


慢慢的,照着做的人多起来。


陈小东问老人,现在开家庭作坊的多不多。


老人说很多,不仅他们村里,周围其他村里也有很多,几百户总有吧。


家庭一家人既是生产者、又是销售者。至于设计什么的,则根本谈不上,只是在市场上有点什么的,依样画葫芦。


生产的普遍的档次不高。羊毛衫上稍微有点印花什么的就生产不出来了,只能生产整件一个颜色的。大家都是大路货。


问他们怎么销售的,说是自己外出去兜售。海川、临近的几个县、加海、东海省会、明珠市都会去。


一般的家庭作坊夫妻档,都是2个月出一批货,生产的量本就不多,随便去摆个摊卖上几天就完事。


有的家庭则随生产随卖。


图省事的人家连海川都不去,就在国道线边摆了个摊,卖给过路的司机。


来来往往的司机不少已经知道了此地可以买到价廉质量也还可的羊毛衫,不时会有车停下来购买,有些是人家托他带的,有些是家人要买,有些头脑灵活的则是捎回去加价卖了,顺便做些小生意。


有些家庭人员多,织机多买了几台,还雇了几个人帮忙。相对生产的量就多,他们是和省城、明珠市的百货公司取得联系,给它们供货。


因此,这些个家庭作坊,没有什么库存的货。


这个情况,在桃源镇没有,是柳泉独有的。


陈小东心念一动,能不能在这上面动点脑筋做点文章呢。


再办个羊毛衫厂?镇里已有了一个 ,再建一个似乎无此必要,再说,乡镇企业的成本能比家庭作坊低吗?他马上否定了这个想法。


把它们集中起来生产,更没必要。


它们在家里,成本低廉,厂房就是自家的房屋,有的还是畜舍,上班人员就是家人,很方便,集中起来,它们肯定不愿意。


那么它们有没有利用价值呢?有的话,怎么把它们利用好?


陈小东心里存了念想。


他让分管工业的副镇长启红敏统计下全镇共有多少户羊毛衫家庭作坊户。


启红敏发动各村做了统计,很快的,数字上来了。


启红敏告诉他,共有263户,从业人员562人。主要分布在三个村,泉东村、鸡脚村、黄云村。年产多少件一下子统计不上来。有的见政府在统计,有顾虑不肯说;有的说说不准,农忙时停工,生产了一批就到市场上卖了,自己都没统计。


启红敏说,事实上做的快的人一天可以生产出4件来。


陈小东粗略的框算,1个人一天生产2件,500多人就是1000多件,一月就是3万多件,一年就是36万多件,相当庞大的一个数字。


这还是保守的算法,实际的数字可能远多于这个。


启红敏说目前还有不少家庭正打算购进横机生产羊毛衫,估计到年底,数量还会大大增加。因为家庭作坊的成本优势太明显了。


启红敏开玩笑说不调查不知道,一调查自己有些心动。


自己都想去买几台横机在家里干呢。每天忙死忙活的,不光是累,还干的觉得窝囊,自己干挣的收入还比当个工办主任要高不少呢。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