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公鸡中的战斗机
书名: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作者:奈何吖 本章字数:3566字 发布时间:2023-02-15

冬日天黑得快,春风院这边止住哭声时,床榻上的七小姐微微睁开眼,看着窗外已经暗淡下去的天色,心里叹了口气,这是唐清月穿越来的第一年零好多天,这具身体的应该是将近一岁半的年纪,但具体有多近她已经记不清了,因为她自从落水高烧,每日都在床上躺着,根本分不清是躺了半个月,一个月还是更久远。

唐清月是胎穿,婴儿嗜睡,所以她这一年多的时间大部分都是在睡觉,但灵魂毕竟是个成年人,所以她也断断续续的拼凑起自己投的这胎。

这家也姓唐,老爷叫唐大为,娶了世代簪英的杨家嫡女为妻,两人育有二子二女:大少爷唐永安,年十四,小小年纪已长得玉树临风,性子温和,去年已经考出秀才了,长兄风范十足;二小姐唐如月,年十二岁半,作为家中长女的她是个性子高傲的小丫头,琴棋书画样样拿得出手,如今已经开始接触账本,学着管家了。四少爷唐永宁,今年八岁,性子活泼,已经入书院读书,六小姐唐梦月,五岁,是个小碎嘴子,每次唐清月见到她就没见过她嘴巴停下来过。

府中姨娘四人,分别是上峰所赠的舞女,香姨娘,育有三小姐唐筱月,今年十岁,据说诗书颇好。

太太杨氏的陪嫁丫鬟,秋姨娘,育有五少爷,今年七岁半,是长得最像老爷的一个孩子,小小年纪,往那一站就给人饱读诗书感觉。

唐清月的生母柳氏是唐老太太亲自聘进门良妾,娘家只是德州普通耕读人家,与卢家有一份诛九族也砍不到的姻亲,目前已死,已下葬。

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春风院的李姨娘,她家本是范阳当地的富户,与在范阳乡下长大的唐老爷是青梅竹马,后其家产被族亲算计,家破人亡,在逃亡路上遇到了赴任途中的唐大为,在了解事情原委后,老太太感其遭遇和早年间对唐大为的照顾,默许了唐老爷抬她入府为妾庇护他的做法,并亲自写了封信去范阳卢氏的祖宅让他们联合地方政府与乡长帮李氏伸冤。可惜李家的资产早就让那些族亲挥霍的差不多了,好在是为父母正了名声,立了排位。但也正因为老太太的看重以及她与唐老爷青梅竹马的情分,杨氏也最忌惮她,好在李氏至今未曾有身孕。

再说唐家的发家史,唐家本事京郊普通的农户人家,家有良田近百亩,突然有一日祖坟冒青烟,出了一位名满京华的登科状元郎,就是唐老爷的祖父,老爷子人品端正,为官清廉,在一次外任中为百姓鞠躬尽瘁,于是死于一场泥石流,尸骨无存,享年三十岁。皇帝感其苦,追封正二品光禄大夫。因此在京城名不见经传的唐家才得以娶到世家大族范阳卢氏的嫡女,但是那位状元郎一辈子都在为国为民,未能好好教导生母早逝的嫡子,但毕竟读书的基因在,所以唐家太老爷也是高中进士,入朝为官,可惜官运一般。他自持生父廉洁功绩,坚持以家族兴旺为己任,可能力不足昏聩有余,不仅宠妾灭妻,还把嫡亲的儿子扔到千里之外的庄子上自生自灭。

唐老太爷宠妾灭妻,却娶了一个好老婆,虽然他自己不承认,但唐府卢氏的名声可是好的当当响。世家出身,闺中就有饱读诗书,知礼守孝的名声,十六岁嫁入唐府,次年生下嫡子,管家理事一把手,且能屈能伸,在满京城都知道她夫婿宠妾灭妻的时候,她挺直了腰杆,人前与夫君演绎缠绵恩爱,善待妾室,保全家族名声,人后精心谋算,忍辱负重,终于等到唐老太爷身死,一举歼灭心怀鬼胎的妾室及其儿女性命,且做的毫无痕迹。

立雪堂里,唐老太太和唐大为的谈话别人不知道但唐清月是清楚的,她刚穿来时有个奶嬷嬷几十年前曾在唐府做事,知道些内情,被发买出去后,几经辗转又回到了唐府,但时过境迁且容颜已改,无人认识她,她曾与柳氏私密的说起过这段往事。

外人只知道唐老太爷是与妾室及其儿女一起去京郊外游玩时遇劫匪,这伙劫匪劫财劫色且杀人灭口,当时这起事件还惊动了已故的上一任太子,彻查之下竟然是三王爷意欲夺嫡而豢养在京外私兵,本是由三王妃的娘家弟弟监管,可惜这个弟弟是个只知胸脯四两的色鬼,私兵养成了地痞流氓,还没等派上用场就已经暴露,上一任太子凭借此事成功除掉了一个野心勃勃的弟弟。

可事实是,太子早就发现三王爷豢养私兵,且发现唐老太爷为其党羽,当朝皇后娘娘与唐老太太是闺中密友,知她在唐府处境艰难,于是想了个一石二鸟的法子。皇后第一时间将卢氏诏进宫中,把一切都摊开告诉她,并且直白说,若事发自己与太子绝不会留唐老太爷的性命。皇后只问一句,“家族还是夫君?”

笑死,一个宠妾灭妻的渣男还是一个好名声的、干干净净等着儿子继承的唐府,这还用选吗?卢氏就差仰天长啸天赐良机了,她没有任何犹豫,纵容,甚至蹿都唐老太爷带着那妾室一家子去郊外游玩,让他们大张旗鼓的出城门,所有人都知道唐老太爷的宠妾灭妻。

唐老太爷身死后,有人骂活该,更多的是可怜卢氏,于是唐老太太就在众人怜悯的目光中迅速将不足十五岁的唐大为从乡下接过来,主持葬仪,该摔盆摔盆,该打幡打幡,众人这才发现,卢氏嫡子竟然已经考到秀才了,这才多大年纪?且这个孩子仪表堂堂,谈吐得体,待人接物老成持重,一看就是从小精心教导过的。人们不禁称赞起来,卢氏才是宜室宜家的好主母,虽被丈夫冷落但管家理事从不出错,还把自己的儿子教导的这般好。

而卢氏则在宫里一哭一跪,扮演了一个深爱丈夫的孤苦女人,成功将刀递到太子手里。皇后与太子成功除掉一个对手,且不被皇上怀疑,大获全胜。而卢氏除掉了碍眼的丈夫,恶毒的妾室,挡路的庶子庶女,接回了儿子,得了好名声,一举N得,简直不要太开心,那段时间卢氏做梦都能笑醒。

一扫多年晦气,卢氏并没有大张旗鼓的宣扬自己过得有多好,而是关起门来与儿子守孝,悉心培养与儿子多年来失散的情感,教儿子官场之道,督促儿子每日读书,直到唐大为三年孝期已满,参加秋闱,春闱,过殿试,高中二甲第二名。皇帝在放榜时亲自表扬了他的文章有由其祖父风骨,更赞扬了其母卢氏的高洁贤良,一时间沉寂三年的唐府再次回到大众视野。

孤儿寡母撑起唐家门楣,有母如此儿子也不会差。卢氏凭借这股东风成功为儿子求娶到世代簪英的杨家嫡女。这些年唐府添丁进口,门风端正,唐大为仕途顺遂,都有其母卢氏的手笔。

所以,李姨娘觉得老太太牛X只是觉得她是内宅的一把好手,但唐清月觉得她牛X,是从整个官场后宅,乃至整个朝局走向的预判上的综合评价,这样走一步看三步的能力是唐清月上下两辈子都没有的,虽然这辈子才一年半……

当然,唐老太太不可能直白的告诉唐大为自己设计杀了他父亲时有多开心,她只是隐晦的说你父亲的死是被算计的但都是皇后和先太子的干的,自己事后发觉也是担惊受怕,这才拉着你在府里深居简出三年,如今时过境迁,且你父亲当时本就有错,仗着你妈我和皇后还有几分薄面才使得你能这么快的升迁回京。

唐老爷听后深信不疑,毕竟若无母亲奔走自己当年不可能轻易从京城出去外放为官,当时唐老太爷的死是接下来十余年诸皇子夺嫡的开端,这些年他远在天边也能听到京城里夺嫡的凶险,光是陛下病危就有三次,京城里受牵连的官员至少有三分之二。直到前年,常年征战在外,手握兵权的七皇子突然冲出来,将一片混沌的京城彻底肃清,再多的甜言蜜语阴谋诡计也比不上手握兵权的铁血手腕,老皇帝也终于如梦初醒般的发现自己真的老了,于是下旨册封七皇子为太子,并令太子监国。

已过而立之年的七皇子简直就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代表,他的几位兄长和弟弟在十多年的明争暗斗里几乎将京城所有官宦世家清洗一遍,等他带兵回京时已经没有几个世家大族有能力和他作对了。他这个太子做的简直不要太快乐,放开手脚的提拔新人,培养自己的势力,推行新政。

唐大为是在太子监国后第二个月回到京城,经历五任外放回京做了个五品的通政司参政,当年的那些同窗里和他年龄相仿的很少与他同品级,与他同品级的也大多还在外放熬资历,以他的资历若无母亲打点恐怕他还要在外轮转两任,也就是六年后才能回京,如今正是太子用人之际,且陛下身体已经沉疴多年,恐怕就在这两年了,若是此时得了太子器重,将来何愁没有大好前程。若六年后再回京人家早就一个萝卜一个坑的站好了位置,他要晋升可就费劲了。唐老爷到如今这个年纪深知在一个大家族里能有一位有见识的老祖宗有多重要,更何况自己的老娘可是公鸡中的战斗机。

到底是亲生母子,两人聊至悲痛之处不禁泪流满面,两人多年不曾敞开心扉这般彻聊了,痛哭之后明显感觉彼此之间关系更加亲切了。

在王妈妈第二次打水为主子们洁面后,唐老太太也适时的露出些疲色,叹了口气,“至亲至疏夫妻,今日你亲自去把道理与你媳妇说明白了,若她想明白了,明日就恢复她的请安。如今满京城的官员都盯着太子,你这些年为官小心谨慎,从未有什么行差踏错。可防人之不可无,往日无利益竞争尚要留三份小心,如今京城竞争激烈,更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柳氏之事就是个警示,若三年前你就与太太将道理说开了,何至于有今日之祸?好在你第一时间知道找我解决,李氏也机灵,这件事才得以遮掩过去,下次你可还能有这般的运气?我到底有些岁数了,总有力所不能及的时候。如今这情景,你,同你的好太太必须拧成一股绳,同进同退,家族才能兴旺。”

唐大为拱手郑重应答。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