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杨氏将唐清月穿戴整齐,自己也穿了件绛紫色绣杏黄如意绕枝长比甲,与穿着墨绿色官袍的唐大为一道去给唐老太太请安,婆媳俩有如从未发生嫌隙般亲热,老太太亲切的问了杨氏的几个孩子近况,还亲热的抱了抱“乖巧”的唐清月,由于唐清月不再摆烂,老太太很是满意着实夸赞了杨氏几句,杨氏毫不心虚的受了。杨氏也积极的汇报了家里各项事务的进展和处理结果,这样的事情她是做熟了的,老太太满意的点点头,唐大为在一旁偶尔插上几句,屋内一片祥和的气氛。
最后老太太表达了自己年岁已高并隐晦的表达了自己不想早起和不喜热闹的心情,定下了杨氏只需五日一请安的规矩,唐大为和杨氏连连告罪,抱着孩子起身告辞。
唐大为很满意杨氏今早的表现与她亲热的说了几句话便匆忙去上衙了,杨氏也很满意今晨的战果,以至于在半个时辰后的妾室请安上心情颇好。李姨娘看杨氏红光满面的样子全然不见前几日的拘谨勉强,就知道昨夜老爷定是与她达成了什么共识。
李姨娘并不生气,自从她给唐大为做妾室那天起她就知道唐老爷有一门“高攀”了的亲事,有一个家世背景比她好百倍的当家主母,所以她并不会蠢到去和杨氏公然作对,也不会背地里挑衅,更不会异想天开的做取而代之的美梦,她只是默默的看着杨氏犯错,然后适时的在唐大为面前表现她的贤惠体贴、懂事明理,她懂得利用自己优势,她最大的优势就是唐大为心中对她们儿时感情的珍视,所以李姨娘永远都会在唐大为面前维护儿时的美好,这样无论唐大为如何尊重杨氏,在心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而这份满意会带来诸多好处。
事实证明李姨娘的这套策略是明智的,她成功在杨氏犯错时捡漏到唐家祖业田地铺子的管理权,虽然并不长久,但这足以证明自己在老爷和老太太心中的分量,连带着下人也越发尊重她,她不再是范阳落魄商户孤女,渐渐有了自己傍身的田地产业。
杨氏依例询问了几句哥儿姐儿的日常生活及学业情况,然后看着一旁由嬷嬷抱着的唐清月,笑着看向李姨娘,开口道,“今儿清丫头的精神头好多了,老太太看了也很高兴,可见你照顾的用心,清丫头交给你照顾我也放心了。”
这句话既表明了自己已重得老太太的重视,又假意表示自己在老太太面前替李姨娘说了好话。
果然,李姨娘“感激地”笑道,“是清姐儿自己身子骨好,这才好的这般快,我不曾生养过,往后还需各位姐妹们多提点。”
杨氏“满意的”点点头,端起杯热茶优雅的吹了吹浮叶,“你呀,本就是个细心的,若你不是个好的老爷又如何敢把家里的田地铺子交给你看管?”
杨氏看起来不经意的提起自己丢失掉的部分管理权,笑里藏刀,试探的意思很明显了。
李姨娘早有预料,立刻“局促不安”起来,“太太快别取笑我了,明明是老爷体恤太太这两年辛苦,这才拨了几个‘不相干的’给我‘代管’,想让太太您松快些,如今已是腊月,年底这府里府外多少事务可都等着太太您的决策呢!您是大家族出来的,这些年何曾出过差错?妾身如何能和您比,不过几个简单的账目妾身就手忙脚乱起来,若不是太太您这两日忙着,老爷又嘱咐了我们不能打扰您,妾身怕早就哭到您面前求您指点了。妾身如今日日惦记着这年什么时候能过去,太太您空出来手来将这些祖宗‘请回去’呢!”
李姨娘这话说的有几分风趣,众人不免轻笑起来。
唐清月在一旁听着直道厉害,怪不得杨氏明明最忌惮李姨娘,却从未对她真做过什么,瞧瞧这话说的,一个字漂亮!即抬高了杨氏又贬低了自己,将责罚变成了唐大为对杨氏的体贴和看重,把祖业的田地铺子说成不相干的,还交代了自己年后就会将这些事务交还给杨氏的决定。唐清月在心里暗暗佩服,再反观柳姨娘,虽然老实,但是嘴笨,不会说话也不会保护自己,所以她再老实也不讨杨氏喜欢,秋姨娘敢把主意打到她身上却不敢动李姨娘。
杨氏听了这话更加满意的点点头,脸上的笑意真诚了几分,“你啊,也太谦虚了,你家是商贾,从小是看账本长大的,这些东西交给你不过看几日,有什么问题你只管来找我就是。你也是这府里的老人了,老爷愿意给你几份体面,你且安心受着吧。”
李姨娘又感激的说了好些话,众姨娘也跟着说笑了几句,直夸的杨氏心花怒放,这大半个月的坏心情一扫而空,最后杨氏看时间差不多,板着脸说了几句要看紧门户仔细教养哥儿姐儿,不要给老爷添麻烦之类的话便结束了今日的请安。
李姨娘带着唐清月回春风院时唐清月已经有些累了,但她撑着没睡,自从柳氏出事这近一个月,她没白天黑夜的睡,作息全都乱了,如今可不能这样了,小孩子是觉多,但也要睡在该睡的时候。
婆子将唐清月放在榻上李姨娘看她还没睡有些意外,毕竟这大半个月唐清月清醒的时候都不多,如今看她这么有精神便生了几分逗弄的心思,唐清月也配合她,该傻笑傻笑,让喊什么就口齿不清的喊几句,李姨娘觉得好玩终于有一点养孩子的体验感。末了,李姨娘发话再请郎中来给七小姐改改药方,平日里要盯着她多吃些东西,这个年纪的孩子但凡身体康健都是白白胖胖的。
于是在唐清月决定不摆烂的第一天,成功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了自己的饮食并大大减少了喝中药的次数。她不是不觉得中药苦,而是在喝中药的时候有一种自己尚在上辈子的错觉。上辈子为了考研头发大把大把的掉,唐母找了个头发花白一步三喘的老中医给她开了半年的中药,她都快要喝免疫了。如今梦也该醒了,她不能继续沉浸过去,她要为自己的未来做打算,这种苦药还是少喝的好,毕竟在古代被扣上个病秧子的帽子可不是什么好事儿,所以她还是健健康康的好。
接下来半个月,唐清月都努力吃饭,慢慢的开始能自己走几步,有一日被婆子牵着绕着院子走了大半圈,正巧碰到唐大为来李姨娘院子里吃完饭,看到唐清月之前瘦小的脸庞长了点肉,也比之前活泼多了些。唐清月在看到唐大为的第一眼便“高兴”的想要跑过去,幸亏被牵着才没摔倒,嘴里还“爹爹,爹爹”的喊着。唐大为开心的抱着唐清月逗弄了半天,心里对李氏也更加满意,顺手赏了李氏些好东西。
其实唐府并不十分有钱,毕竟唐家族上世代务农,唯一的一点家底还是唐大为祖父为官时攒下的,到了唐老太爷手里虽然没挥霍但也没增值,只能算守成,家里真正有钱的是唐老太太,像唐老太太这样钟鸣鼎食家里出来的大小姐嫁妆本都厚厚的,后来杨氏进府,她家虽不想老太太那样是传承百年的世家大族但也是为富一方的满门簪英,所以她的嫁妆里好物件虽然不及老太太多,但是现银绝对是很多很多的。唐大为也精明,为官这些年从南到北的外放,除了本分为官做出些业绩来晋升,最多的就是增田置产。但京城米盐价贵,他要养这么一大家子还要保证家里的生活质量不下降,手里的这点产业肯定是不够的。
唐大为作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自不能天天向老娘老婆伸手要钱,好在京城经过着十几年的夺嫡纷乱被抄家没组的不在少数,如今国库充盈,太子便把大部分京城商铺的经营权放出去,这一决策被回京任职的唐大为刚好赶上,他当机立断买了几处黄金地段的铺面,又在近郊买了两处庄子,加上之前的祖业,唐家现如今在京城总共有铺面七处,其中黄金地段五处,还有两处虽地段不是特别好但是经营的不错,收益也可观,近郊庄子两座,良田二百亩,水田一百亩,旱田四百亩。杨氏及老太太的私产另计,如此才算应付府里正常运营,每年还有不少盈余,以做家中婚丧嫁娶、填家置产之用。
大概是李姨娘看唐清月这么乖巧,为她挣了不少东西,所以除了府里过年照例给唐清月做的两身新衣外,李姨娘自掏腰包给唐清月另做了套新衣并打了点金银首饰。
唐大为看唐清月身上的衣服料子便知道李姨娘是用了心了,温和的表示自己给她银子是让她用来傍身的,小孩子长得快,做这么好的衣服没两天就不能穿了,没的浪费。李姨娘更加温柔的表示,正因为自己所有皆是老爷给的,所以才不能藏私,清姐儿是老爷的骨肉,是府里的正经主子,自然要好好对待。唐大为听了大为感动,直夸赞李姨娘有慈母之心,明礼懂事。
唐清月看着两人的甜蜜,心里表示,很好,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