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书名:童年在乡村▪一年又一年 作者:桔子树 本章字数:4219字 发布时间:2020-07-14

  持久的干旱过后,紧接着,无情的洪涝就跟上来了——

  夜里,狂风大作,电闪雷鸣,大雨滂沱。妈妈和姐姐赶紧从床上爬起来,急急忙忙拿着盆子、水桶之类的东西,接住从屋顶上渗漏下来的雨水。外面下着大雨,屋里下着小雨。又停电了,屋子里伸手不见五指。我不敢独自在家,只好翻身起床。灶台上,煤油灯的火焰被墙缝里灌进来的风吹得摇摇晃晃。

  幸好,姐姐手里握着一个开着的电筒。

  “妈妈,爸爸和弟弟呢?”

  “外面的雷雨声更大,他们睡在大门口,哪能得到安宁?走!我们去外面看看——”妈妈回答,打开房门,倾盆大雨“哗啦啦”地落下来。

  我跟着妈妈和姐姐沿着走廊来到大门口。

  姐姐喊道:

  “爸爸,爸爸——怎么没人答应?”

  蚊帐里,二哥拖着倦怠的声音回答:

  “爸爸到外面去了。”

  我们母女三人站在大门口,向外望去:一片漆黑,风声伴着雨声,如同千万匹野马在狂奔。震耳欲聋的响雷声,似乎就要把大地炸开花。半空中,树根一样的闪电,格外耀眼。借助闪电的亮光,我清楚地看见匍匐在鱼塘埂子上,向前挪动的爸爸——他头戴斗笠,身上披着塑料薄膜。

  闪电过后,又是一片黑暗。

  我大声喊道:

  “爸爸——外面很危险,快回来!”

  黑夜中,传来了爸爸的声音:

  “涨洪水了!我得先打开鱼塘的排水口,再去稻田排水。地上滑得很,没法走路,为了安全,我趴在地上前行。你们都回屋睡觉,别管我!”

  雷电交加,狂风肆虐,洪水“哗哗”地流着。

  我看着爸爸在外面,心里感到很不安。

  “妈妈,这样的天好可怕!我担心爸爸,万一……”

  一道耀眼的闪电划过漆黑的夜空,我看到了妈妈忧愁的脸:

  “小孩子,别乱说!雷公只打坏人,爸爸是个好人。我相信,苍天有眼,他一定会平平安安的回来。”

  姐姐喃喃地说:

  “妈妈,爸爸一个人在外面,我确实放心不下。”

  “是啊!我马上去把稻田的缺口打开(排水泄洪)。不然的话,我们投放的那些鱼苗就会跑掉。秀芝,你带着丽文回家睡觉吧!待会儿,我还得去看看地里的苞谷、棉花、红苕。”

  妈妈三下五除二地戴上斗笠,穿好长筒雨靴,踩着湿漉漉的田间小路,慢慢地向前走去。尽管妈妈是那么的小心翼翼,可还是摔倒在地好几次——雨后的泥地,如同抹了菜籽油一般滑溜溜的。妈妈摸索着在黑夜中行走,摔倒又爬起来,爬起来又摔倒。

  我和姐姐都像外婆那样,双手合十祈祷:

  “求求菩萨保佑——爸爸妈妈能够平安顺利地回家!”

  我跟姐姐推开房门,发现灶台上的那盏煤油灯不知什么时候被风吹灭了。姐姐闩好门,带着我走进里屋休息。

  天亮了,风过了,雨停了。

  姐姐刚做好早饭,爸爸妈妈就回来了。他们浑身上下湿漉漉的,膝盖上,胳膊肘上都粘着湿软的黄泥巴。妈妈手里提着一串用一根细长的青草穿起来的芳香四溢的山珍——鸡枞菌!

  “陈兴隆,湿衣服穿在身上容易得风湿病,我们赶快换一身干衣服!”妈妈说着,把手里的鸡枞菌轻轻地放在地上,“秀芝,我们口渴得很,快去准备两碗米汤!”

  爸爸妈妈换上干干净净的衣服,一人手里拿着一碗米汤,“咕咚,咕咚”地喝着。

  妈妈长长地叹了口气,说:

  “暴风雨过后,损失很惨重——有些大树被连根拔起,苞谷大片大片的倒在地上,棉花铃子被风吹落了一地,水稻被淹了!我看到河里一片汪洋,洪水声“哗啦哗啦”地响个不停,闪电声噼里啪啦,狂风吹得树枝东倒西歪。我在黑夜里摸索着走路,心里还是很怕。……唉——这种情况下,再怕也没得办法。打开缺口泄洪,两双手总比一双手来得快!我回来的时候,看见路上的草丛里,到处都是泥鳅、鳝鱼……”

  “妈妈怎么不抓住它们?”我问道。

  妈妈眉头一皱,不耐烦地说:

  “我又不吃无鳞鱼,难道说你还不晓得?”

  五个人沉默了片刻。

  “只要遇到涨洪水,就应该先近后远——第一时间先给鱼塘排水,再去稻田排水。雷雨天,待在外面非常危险!为了安全起见,最好是不出门。……为了不被雷击,我蹲下身子,匍匐向前。”爸爸若有所思地说。

  一场大暴雨过后,屋后水声潺潺,房前流水淙淙。村民们一个个都跑出家门抓鱼去了:有人拿着搪瓷盆,有人扛着鱼笱,有人提着水桶,有人背着笆篓,有人提着箢篼……

  仲夏时节,惹人生厌的蚊子越来越活跃。粪池里,蚊子的幼虫(孑孓)黑压压的一片,让人看了心里不由得发麻。如果任由它们生存发展下去,那该会是怎样的一种现象呢?有人视而不见,有人往粪水池里倒农药,有人往粪水池中扔进艾草、菖蒲、苦楝叶……

  我们家是怎样把这些人见人厌的害虫变为财富的呢?首先拿一个特制的长柄漏勺,然后把漏勺伸入粪水池中,舀起一网兜干巴巴、活蹦乱跳的孑孓虫。接着,将盛有孑孓虫的漏勺拿到鱼塘中。鱼儿们一尝到这些鲜活的虫子,就成群结队地游过来。鱼儿们争着抢着吃这种天然的饵料,吃到高兴处,“噗通,噗通”接二连三地跳进漏勺里,漏勺的长柄在我的小手中震颤不停。这时候,只要将漏勺柄轻轻一抬,就可以轻而易举地舀起一网兜沉甸甸的鱼儿。我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孩子,却是既怕脏又怕臭,尤其怕见到臭烘烘的粪便。因为打捞孑孓虫喂鱼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这时候,我就无所畏惧了。

  人们都厌恶孑孓,自从爸爸养鱼之后,我们都喜欢上了孑孓虫儿,常常把孑孓当鱼饵。

  我真的记不清有多少次了,爸爸挑着粪桶,扛着他特制的那把长柄漏勺,从陈家走到唐家,再到张家……不多一会儿工夫,他就挑着满满一担沉甸甸的孑孓虫儿回来,倒进鱼塘里,倒进水田里。鱼儿吃着鲜活的虫子,长得又肥又胖。爸爸为人们消灭了吸食人畜鲜血的害虫,村民们都很高兴。后来,他们也效仿爸爸打捞粪水池中的害虫喂鱼。这时候,爸爸捞不到足够多的害虫当鱼饵,他就带上几只大口袋,依旧拿着长柄漏勺,到处去打捞翠绿色的细碎的浮萍当鱼饵。

  午后的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聒噪的知了伏在大树上,没完没了地吹着夏天的号角。当人们躲在阴凉的家中呼呼睡午觉的时候,爸爸又戴上草帽,带着好几个编织袋,扛着长柄漏勺,独自走向那些爱生长细碎绿萍的水田和蓄水池。

  有一次,爸爸走了很远,打捞起的浮萍太多、太沉。爸爸不仅把他带去的口袋装满了,还把他向当地村民借来的口袋也装满了。爸爸拿不动他冒着酷暑,一勺一勺打捞起来的浮萍。正好有个熟人要去水牛公社买酒烟——那人将会路过我家对面的乡村公路。于是,爸爸就请那个人帮忙,给我的妈妈捎个信,让妈妈速速赶去搬运爸爸收获的“战利品”。当妈妈赶到目的地,爸爸因劳累过度,倚靠着路旁的草树睡得正香。爸爸妈妈挑回来的几大袋浮萍,足够鱼儿们吃上好多天了!

  爸爸总能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这样的事例真不少!后来,我也像爸爸一样……

  到了收割稻谷的时候,稻田里除了金灿灿的稻谷,还有不少活蹦乱跳的大鱼。自由自在地生活在稻田里,吃着天然食物长大的鱼,口感跟野生鱼没有丝毫的差别——不管是鲤鱼,还是草鱼,都格外的肥嫩、鲜美!稻田鱼不仅售价高,销路还很紧俏。我们家的稻田鱼,往往是来不及拿到集市,就被人们抢购一空。与此同时,村民们在爸爸的带领下,尝到了稻田养鱼的诸多好处:稻养鱼,鱼养稻,经济又环保。种植水稻和稻田养鱼,二者和谐共生,相得益彰。通过多次的实践证明,“稻田养鱼”不是一举两得,也不是一举三得,而是一举多得——节省了鱼食,节省了工时,节省了肥料,节省了农药……

  爸爸尝到了养鱼的甜头,又在我们家大门前的另一块水田(秧田)里挖起鱼塘来。为了提高挖鱼塘的速度,爸爸妈妈不仅自己动手挖地,还花钱请人挖地。不久,鱼塘挖好了。爸爸一丝不苟地将鱼塘消毒、蓄满水,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放入鲤鱼、草鱼、白鲢鱼、花鲢鱼。

  爸爸为了更好地看守自家喂养的那些鱼,就在大门前的竹林下,用干稻草和原木搭了个简易的茅草棚。我们管它叫“竹林小屋”。爸爸买来一圈花线(电线),装上灯泡,接通电源,照亮了他的竹林小屋。每当爸爸失眠的时候,他就拉亮电灯,安安静静地看书、看报。

  爸爸妈妈不但种田、种地、种果树,而且养猪、养兔、养鱼、养鸡、养蜜蜂……不久,我的爸爸因长期劳累过度,加上睡眠一直不好,又生病了。爸爸要治病,我们三个孩子要读书。因此,里里外外的活儿全都落在妈妈一个人的头上。

  屋子里,爸爸侧身躺着,把一只胳膊肘支在床上,用手托着后脑勺,不由自主地打嗝儿。他的脸被火辣辣的太阳晒得又黑又黄,嘴唇上的胡渣像松针一样翘着,紧蹙的额头拧成了肉疙瘩,看上去非常痛苦的样子。我在想:爸爸一方面是在操心他的病,另一方面是在焦虑繁琐的农活儿……爸爸的身体什么时候才能康复?妈妈实在是太累了!她总是早出晚归,风里来雨里去,不畏严寒,不畏酷暑,去田地里劳动。如果妈妈也像爸爸一样累倒在床,谁来支撑这个家呢?也许,我就不能继续读书。……求求菩萨保佑,爸爸的身体能够早日康复!如果我能够做一名医生,那该有多好啊!

  爸爸生病治疗期间,我们一家子的日子过得真是度日如年……谢天谢地——终于有一天,爸爸的病有了明显好转——我们心中的一轮太阳又升起来了!

  一天夜里,妈妈正在喂猪。突然,大门外传来“轰”的一声巨响。

  “雷管爆炸的声音!咦——是不是我娘家喂养的那条大麻狗被人炸了?陈兴隆,快去看看!”妈妈大声喊道。

  妈妈拿起手电筒,朝外面跑去。我和爸爸二话没说,赶忙跟在妈妈身后。小路上,手电筒的光,这里一束,那里一束——大家都在寻找被炸的狗。不远处,有人在尖叫,有人在奔跑,有人在呐喊,有人在大声呼唤自家养的狗……

  妈妈的耳朵辨别声源的方向,总是有着惊人的力量!就在通往外婆家的小路上,我们发现被雷管炸死的大麻狗,正被陈克权得意洋洋地拖着往回走。

  妈妈厉声吼道:

  “喂——快把狗放下!兄弟,等一等!这条狗是我家的——我一眼就认出来了。”

  顿时,陈克权收住脚步,转过头,露出狐狸一样的脸。

  “嘿嘿,大姐,这条狗是我帮你捡到的哟!是不是……应该请我吃狗肉呢?”

  妈妈怀疑地问:

  “兄弟,为什么别人没有捡到,偏偏你的运气就这么好?!”

  “哦,这个嘛……我从这儿路过,无意间,看到有条狗被雷管炸死了。嘿嘿,见者有份嘛!”

  爸爸想了想,语气中肯地说:

  “兄弟,假如我们来迟一步,恐怕连狗毛都看不到。……你喜欢吃狗肉,但不能忘了把狗养大的主人家哦!你得跟主人商量一下,看看如何分狗肉?”

  不一会儿,大舅舅举着火把小跑过来,低头一看,吃了一惊:

  “哈呀——果然是我家的大麻狗被人炸死了!这条狗听话,很通人性。……唉,可惜了!太可惜了!”

  妈妈难过地对大舅舅说:

  “小强,你和陈克权商量一下,把狗肉分了。”

  陈克权把狗拖回家,倒挂在大树上,动作麻利地剥去皮毛,开肠剖肚……然后砍下大麻狗的前腿,分给大舅舅。外婆一家子信仰佛教,没人愿意碰狗肉。大舅舅只好提着他分得的狗肉来到我们家。我们一家子也不愿意吃狗肉,妈妈只好廉价将狗肉卖了出去。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