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太白经天(2)
书名:风尘三尺剑 作者:剑虹 本章字数:2545字 发布时间:2023-02-24

大唐高层权力斗争日趋白热化,留在长安之常驻使节及西市上化装成商贩的突厥间谍,亦嗅觉灵敏地捕捉到蛛丝马迹,相关情报飞报至大漠突厥王庭。颉利可汗觉得,一旦大唐“内斗”尘埃落定,其中一方胜出稳定局面,则对突厥不利。于是颉利可汗再度无视前一年与大唐天策上将、秦王李世民达成的新和约,撕毁和约兴兵寇边。这一回,他们在灵州遭遇大唐声望仅次于天策上将李世民的名将李靖的顽强狙击。四月二十日,灵州都督李靖在境内硖石出阵迎敌,此一役打得极为惨烈,唐军从清晨血战到黄昏,最终突厥人不得不丢下两千余具尸体落荒而逃。突厥整顿军马后,五月转攻盐州乌城,发数万骑围困乌城。


乌城被围消息传报至京师时,正值武德皇帝借张亮一案打压、削弱天策府势力,将房玄龄与杜如晦革职驱离天策府,秦王世民告病休假,因此虽兵部接到消息后也立即上报了天策府,失去皇帝信任的天策上将李世民并未就此事召众将佐商议或对父亲有所建言,皇帝也未就此事垂询于他。

太子建成自然不能眼睁睁看着二弟秦王世民借此机会重掌兵权,于是急忙以秦王身体抱恙为由,上表举荐四弟齐王元吉为帅,领军应对突厥。


五月最后一日,宫中来人传圣人口敕,言因突厥寇边,盐州乌城被围,要秦王务必出席明日朝会,共商应对突厥之策。

此前秦王已经得到宇文士及以及封德彝透露消息,由于太子举荐,朝廷正商议由四弟齐王元吉领军挂帅,父亲此时通知自己出席朔日朝会,怕也只是知会一声他这个名义上“掌国之征伐”的“天策上将”一个结果而已。


六月初一,武德皇帝于太极殿临朝。

果然,群臣依礼仪参拜毕,皇帝便开门见山说了下边境军情,随后问道:“齐王往日多随秦王征讨,如今,该是单独出外历练的时机了。秦王以为如何?”

父皇的不信任已经如此明显,难道自己还要廷争这个主帅之位自取其辱?世民忙应道:“齐王愿领兵出征为国效力,如此甚好!定会旗开得胜,建立殊勋!”

“为保此次出征大捷,齐王还请求,调天策府帐下诸将襄助,并调拨陕东道兵马以资北征之军。秦王这些年与突厥接仗最多,天策府帐下将士勇猛善战,又有对敌经验,如若能随同北征,定是如虎添翼。秦王,你可舍得?”

世民顿时明白,元吉之用意,是要将我彻底架空,成为个光杆“天策上将”啊,口中只得道:“天策府诸将、陕东道兵马理应为国效力,只要于北征有利,臣定当全力配合!”

武德道:“如此甚好!封卿,诏敕拟好了吗?”

中书令封德彝出列奏道:“中书省已经按照陛下之意拟好诏敕,只等陛下签署。”

“好!门下省可有异议?”

侍中陈叔达答道:“臣等无异议!”

武德现场签署了诏敕日期,盖上玉玺,传命道:“陈侍中给大家宣读一下吧。”

侍中陈叔达当庭宣敕,拜齐王李元吉为御北元帅,节制长安以北诸州府兵及关中十二军中的天节、天纪两军,调天策府尉迟敬德、段志玄、侯君集、程知节、秦叔宝、张士贵六将元帅府帐前听令,并调陕东道大行台所属府兵一万马步军,由行台仆射屈突通率领,限期至军前听令。

武德命散朝后,门下省附署后即刻传达、执行,并快马驰送洛阳陕东道大行台。

 

时已过正午,群臣散朝后三三两两自太极殿中走出。

封德彝抬头往天上望了一眼,不觉一惊!对身旁左卫大将军杨恭仁道:“怪了!朔日午间月现,且还是满月,此等异象,恐非吉兆!”

杨恭仁顺着他目视方向望去,只见太阳金轮之侧,一抹淡淡的银轮悄然显现。周围大臣们闻言,也纷纷举目上观,月初午间日月同辉,这般诡异景象立时引来众人议论纷纷。

“那不是月亮!”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发话的是司天台太史令傅奕,傅奕语气平淡地道,“是太白金星。”

众臣愕然!武德宠臣裴寂更是心头一怔!面色瞬间惨白。

太白经天,又称“金星凌日”,按古人说法,此等奇异天象,主当朝者更迭。《汉书·天文志》载:“太白经天,天下革,民更王!”王莽篡汉之际,据载就有太白金星现于长安城上空。

裴寂心中对这些记载是知道的,此刻他心里直打鼓:如今太白金星现于青天白日,什么意思?难道预示秦王果真身负天命?

他忽地抬眼,目光从秦王身上掠过,又扫视着一众文武百官,警告众人道:“太白昼现,此乃天象示警,是我等政事宰辅辅政无方,未能助陛下安邦抚民之故。然此事关乎国运,陛下下敕之前,众臣僚不可妄议,以免扰乱朝局。诸位务必谨言慎行!”

众臣面面相觑,对这位首辅的心意均已明了,当下轰然应诺。唯太史令傅奕冷眼旁观,未作任何表示。

 

世民回到弘义宫,立刻召集天策府众将齐聚议事厅,公布了圣敕,神色冷峻对众人道:“圣命既下,我亦无话可说。诸公俱是朝廷命官,值此大敌当前,理当效命,为君父分忧。都回去准备吧。齐王定于六日午后起程,最迟六日卯时三刻前,诸位需前往安化门外昆明池报到领命,否则自担军法。”

众将闻言,议事厅里登时沸反盈天。

程知节怒目圆睁,大声吼道:“我等跟随殿下多年,下汾晋、克东都、平山东,如今竟成那鸟帅麾下小卒?俺老程不干!”

段志玄眉头紧锁,忧心忡忡道:“以往与突厥战事,多由秦王殿下为主帅提调诸军。齐王领兵,恐不是突厥对手。若败于敌寇,非但北境黎民百姓遭殃,我大唐社稷亦危矣!”

长孙无忌神色凝重,缓缓开口道:“齐王此次既领敬德诸将,又调拨陕东道行台精锐之师以壮其军,理由看似冠冕堂皇,实则暗藏奸谋。如今太子、齐王不顾社稷安危,谋算殿下,殿下再不当机立断,恐怕一切都来不及!我等岂能坐以待毙,眼看大业功败垂成?请殿下当机立断、勿再犹疑!”

众人皆劝道:“请殿下速作决断,先发制人!”

世民为难道:“君父在上,皇命难违!且同气连枝,怎忍下手?世民若先人发难,忠孝共手足俱碎,千秋功罪,青史斑斑,今人、后世当何以目我?”

 尉迟敬德一听此语,着急起来,说道:“都已经刀架在脖子上,殿下还顾忌这些!人情谁不畏死?今众人誓死追随殿下,此所谓天授。天与不取,必有祸殃!殿下一向杀伐决断,如今奈何存仁爱之小情,而忘社稷之大计?临阵犹豫,丧失战机,最后丢掉的可是身家性命啊!殿下纵使自轻,亦不为宗庙社稷考虑?殿下若再不能听众人之言,敬德亦不能留居殿下左右,与殿下一同交手受戮,只能辞别殿下,从此窜身山林草泽!”

无忌也道:“殿下不从敬德之言,事今败矣!无忌亦当辞去,携王妃一同亡命山林!但无忌力薄,恐无力一并照拂承乾、青雀等人,为了承乾、青雀,殿下也得当机立断啊!”

众将议论纷纷,皆劝秦王早作决断。

世民双手虚压止住众人喧哗:“都不要吵!让孤再好好想想!”

全场肃静下来。


上一章 下一章
看过此书的人还喜欢
章节评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添加表情 评论
全部评论 全部 0
风尘三尺剑
手机扫码阅读
快捷支付
本次购买将消耗 0 阅读币,当前阅读币余额: 0 , 在线支付需要支付0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应支付阅读币: 0阅读币
支付金额: 0
立即支付
请输入回复内容
取消 确认